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直尺等。‎ ‎【情景导入】‎ 自从上次举行了龟兔大赛,小乌龟得了冠军后,小兔子深深地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所以它决定再和小乌龟赛一场,并请了老虎先生当裁判。听!虎裁判开始宣布比赛要求:“请小兔子沿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小乌龟沿长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方形跑道跑一圈,先跑完一圈的就是冠军。”这时小兔子不高兴地说:“这不公平,我跑得长,它跑得短,这不公平!”‎ 师:同学们,你能帮虎裁判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周长的知识,谁愿意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投影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进行新课】‎ ‎1.导入。‎ 每个小组有一些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探究。‎ ‎(1)想一想:小兔子和小乌龟跑完一圈实际上是求什么,怎么求?‎ ‎(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并加起来)‎ ‎(2)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哪组的同学想的办法多。‎ ‎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并计算。‎ ‎(3)班内讨论,学生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学生叙述思考过程:‎ ‎6+4+6+4=20(厘米);‎ ‎6×2=12(厘米)‎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2=8(厘米)‎ ‎12+8=20(厘米);‎ ‎(6+4)×2=20(厘米);等等方法。‎ ‎(4)小结:这三位同学的算法都能帮老师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为什么?‎ 第三种方法最好,只需要两步就可以解决问题。‎ ‎(5)学生再试着求正方形的周长,汇报计算方法及算理。‎ ‎5+5+5+5=20(厘米)逐边加起来 ‎5×4=20(厘米)4个5‎ ‎(6)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 ‎(7)那么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比赛公平吗?(公平)‎ ‎【课堂作业】‎ ‎1.判断对错。‎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 ‎2.完成课本第8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长和宽,在根据长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它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九第1~3题。‎ 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由于学生有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先独立计算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的周长,通过学生的汇报得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较哪一种计算方法更简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2.这节课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3.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