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题 教材第 85-88 页。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
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纸 16 张。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调整或
反思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
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
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
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 4.
师:你能算出下面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第 85 页例 4)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 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
6+4+6+4=20(厘米)6+4+6+4=20(厘米)
生 2:因为长方形有 2 条长和 2 条宽,所以可以分别
计算 2 条长的和为 6×2=12(厘米),2 条宽的和为 4
×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 6×2+4×2=20(厘
米)
6×2+4×2=20(厘米)
生 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 2,即(6+4)×2=20
(厘米)
(6+4)×2=20(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 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 5+5+5+5=20
(厘米)
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
2=20(厘米)。
生 3:依据正方形 4 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
是 4 个 5 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 4×5=20(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
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
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
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
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
征有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2、教学例 5.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用手中的 16
张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拼
出多少种不同的图形,完成下面的表格。跟小组的同
学一起完成吧!
长
宽
周长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
(1)长 16 分米,宽 1 分米,周长 34 分米。
(2)长 8 分米,宽 2 分米,周长 20 分米。
(3)边长 4 分米,周长 16 分米。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
生:只有这三种拼法,周长最短的是拼成正方形,周
长是 16 分米。
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
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
特征进行计算。
生 2: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四、课堂作业。
1、长方形的长是 16 分米,宽是 6 分米,如果增加 15
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小丽有一条红丝带,用这条红丝带正好围成了一
个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红丝带
围成一个正方形,会围成一个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