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语文必修2大考卷(人教版20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语文必修2大考卷(人教版20份含答案)》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专项训练 古诗文阅读部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七)‎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 家(其十)‎ 华 岳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①妻早办午炊烧。‎ 日斜枵腹②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注】 ①祝:义同“嘱”。②枵(xiāo)腹:空腹。‎ ‎1.两首诗都是田园诗,二者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二者都写出了田家农忙时的景象。范诗中的“儿女”昼耕夜织,连“童孙”“也傍桑阴学种瓜”,可见其忙;华诗中的一家人拂晓出门,日斜归家,可见其忙。异:范诗表现的是田家乐,而华诗表现的是田家苦。范诗中的田家生活辛劳却平静,诗的后两句极具情趣。华诗中的田家生活辛劳不堪,却连衣食都无着落,流露出作者的怜悯和同情。‎ ‎2.有人认为华岳《田家》(其十)末句“尚有生枝炙未焦”“颇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末句的“尚有生枝炙未焦”和前面的“拂晓呼儿去采樵”形成对比,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末句作者用“生枝炙未焦”这个鲜活的生活细节来表现田家的贫苦,作者的悯农情怀“见于言外”。‎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3.词上阕中的“皱”字,用词妙绝,请结合词的思想感情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皱”用词妙绝,原因有二:一是对一池春水而言,写出了风吹起水波,像起皱的丝绸一样光滑闪亮;二是将景与情融为一体,这里的“皱”不但指水波,也是指主人公触景生情,心里也荡开了情感的涟漪。‎ ‎4.全词是怎样体现主人公的“闲”情的?请简要分析这闲情是因什么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中写出了主人公把水中鸳鸯引到香径逗玩,时不时还要摘枝红杏把玩,还在楼上看鸭子斗架,连簪子都从头上掉下来了。这样的闲情是因为女主人公的丈夫不在,没人陪伴,闲得无奈而生的。‎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鉴赏能力,第3题考查炼字技巧及表现手法,第4题主要是考查词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褪:向死者赠衣被。‎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B.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C.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D.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起的。‎ B.“高祖”,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乾隆。‎ C.“拜”,举行仪式,授予官职。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如:《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四年卒”。‎ 答案:B 解析:乾隆,为年号;乾隆帝的庙号为高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答案:C 解析: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译文:'‎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译文:'‎ 答案:(1)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拿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使——如果”、“以——拿”、“啖——使动用法”。)‎ ‎(2)每当敌军中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炫耀在众人面前耍威风,秦王就命秦叔宝前去击败他。(“夸——夸耀”、“辄——就”、“取——击败”。)‎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凭吊她。‎ 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士兵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替我去做这件事?”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叔宝与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于是分了一千个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弃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叔宝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叔宝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明月快速返还,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 ‎(秦琼)跟从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了裴仁基。仁基向李密投降,李密得到叔宝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又到了,幸亏叔宝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后又归附了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跟属下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而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人。”于是相约一起去西边,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投奔高祖。‎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炫耀,秦王就命叔宝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可以抵挡他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 后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退隐,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 现代文阅读部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壶碎 李敬泽 ‎ 这个故事忘了是谁告诉我的。酒桌闲扯,很多话原本无主。‎ ‎ 话说,一位老先生,其名甚响,不过这故事与他名姓无关,姑且称之为某先生。某日,某先生访友,该先生平生不爱钱不好色,唯独爱书,访友为的也是访书。主人多的正是书,房间里四面都是书柜,某先生一柜一柜看过去,忽蹬梯忽俯地,直把人家作自家,差不多忘了还有主人在。‎ ‎ 忽然,哗啷啷一声脆响,正所谓银瓶乍裂水浆迸,某先生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定睛看时,碎了一地的是一把紫砂壶。想是方才因抽书忘情,将书柜里摆着的一把壶拂落下去。‎ ‎ 这时,该先生才想起主人,抬起眼,只见主人微笑:“先生欠了我一把壶,日后要拿一瓶好酒来还。”‎ ‎ 宾主相视一笑。主人顾自取了笤帚簸箕扫去碎片,先生顾自看书。‎ ‎ 那一日,宾主尽欢。临去时,漫天大雪。‎ ‎ 如此而已。‎ ‎ 此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书房主人年近四十。在大学里教授已是正的,啸傲江湖、踏花蹄香,抬眼望便是千里万里的锦绣,一把壶岂足挂怀。‎ ‎ 转眼又是数年,某日,教授闲翻杂志,见一篇文章谈的是制壶名家顾景舟,也是一时无聊,信马由缰往下看,看着看着,教授坐不住了。‎ ‎ 忽想起,那把壶,原是有题款的,正是顾景舟制。‎ ‎ 站起来,几步冲到书柜前。书柜在,书也在,壶自是不在了。教授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劈头就问:那壶是怎么回事?‎ ‎ 这是越洋电话,打给他父亲。教授的父亲也是教授,老教授正随着老太太在美国的大儿子家住着。多少年后,老爷子归天,众弟子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老爷子抬成了文化泰斗,回忆文章连篇累牍,老爷子被描得白衣胜雪,活活就是最后一位民国大师。其实,老爷子的大学只在民国上了一年,剩下的全在新中国。退休后一屋子书留给了小儿子,住到美国去,主要爱好就是推个小车在社区里转悠,把邻居扔出来的沙发电视什么的搬回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先是藏于车库,渐渐竟“登堂入室”。大儿子力陈中美文化之差异,苦求老爹入乡随俗,由着美国人败家去,老爷子只作没听见。‎ ‎ 话说那日,小儿子半年多不来电话,夜半三更冷不丁“电”一下,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爹娘问茶壶。老爷子半天没醒过神来,胡天胡地想不起这一壶到底是哪一壶,最后把“紫砂”“宜兴”“顾景舟”凑到一起,老爷子才忽然想起——‎ ‎ 那是“文革”期间,去宜兴出差,朋友送的一把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放下电话,教授只觉得一颗心被人紧紧地攥住了。是!必定是了!当日打碎的原是一把顾景舟的壶。这一年,据杂志所说,这把壶值三十万,而教授的工资也不过每月三四百。‎ ‎ 教授一屁股坐到天黑,长叹一声,苦笑。又能怎样呢?难不成再找人家赔壶?罢了罢了,也是命该如此。‎ ‎ 然后,就到了今天,教授老了,这些年他过得不好,很不好。他成了一个愤怒的老货,恨官员、恨知识分子、恨富人、恨穷人,恨这个世界和世道,这个世界从他手里骗走了一把壶。谁能想到,一次微小的碎裂事故原来竟阴险地埋伏着漫长无底的坍塌。他忍不住,他一直注视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是迅速上涨的水,眼看着就从脚底漫过了头顶。他身处寂静的海底,却只见到高远的海面上漂浮着那把壶,顾景舟的壶。那把碎了的壶持续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 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某先生了。‎ ‎ 父亲留下的书,他卖给了潘家园一个书贩子,拿到了一笔钱。几十万吧,还算是钱。‎ ‎ 在空荡荡的书房里看着那堆钱,他忽然想起,那些书其实还远远不抵那把壶。‎ ‎ “骗子!”‎ ‎ 他喃喃骂了一句。‎ ‎ 那日,我在宜兴,微雨中访吾友葛韬陶庄,看各种壶,忽抬头。见墙上一帧旧照,一位老先生正在制壶。‎ ‎ 清瘦,身着旧时工装,凝神注目于掌中壶。‎ ‎ 心里一动,扭头看葛韬:‎ ‎ 这,是顾先生?‎ ‎ 是啊。‎ ‎ 哦,这就是顾景舟。‎ ‎ 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看着他,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 ‎ 竟无话可说了。 ‎ ‎(选自《文汇报》)‎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原本可以删掉,但作者还是交代清楚“忘了是谁”“原本无主”,以示负责。‎ B.小说开头提到教授家书多,与后面教授把这些书全都卖光形成呼应。而一屋子的书,反而远不如一把壶,说明现时的价值观是畸形的。‎ C.第6段写雪既是为了烘托两人内心的纯净和友谊的纯洁,也是情节转折点。‎ D.小说结尾感慨“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竟无话可说了”,无言胜有言,深藏着一种无奈、惋惜及失落。让人深思。‎ E.这篇小说叙述平淡,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其特色是注重对思想内涵的深刻挖掘。‎ 答案:AB 解析:A.不能删掉,看似闲笔,其实是暗示这种事情很普遍;B.是为了强调教授的心理不平衡,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10.分析画线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比喻,把“他的人生”比作“海底的一粒沙子”,形象地写出了教授看到碎壶不断升值时内心无尽的坍塌。(2)这是对顾景舟进行描写,突出了顾景舟的朴素淡泊,宁静专注,与市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浮躁、功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纯净精神世界的赞美。‎ ‎11.请概括文章9—17段中教授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轻松—疑惑—痛苦—无奈—仇恨 或者:翻看杂志时的轻松闲适,想起自己的壶有顾景舟题款对其真假的疑惑,得知壶为顾景舟所制后,放下电话后的痛苦,长叹苦笑中的无奈,再后来,因一把碎壶,他对一切充满仇恨。‎ ‎12.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以“壶碎”为标题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壶碎”起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②壶未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壶刚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但当知道壶的价格后,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物形象因此得到完全表现。因此“壶碎”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依托。③壶还是传统文明和价值观的象征,壶碎象征着传统文明的破碎和价值观的扭曲。‎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蔡元培先生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革命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来源于希腊哲学。 ‎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 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一句。交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 (节选自蒋梦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 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怪文,见解精辟,因而考中了举人。‎ 答案:选C项,3分;选E项,2分;选B项,1分。‎ 解析:A项,“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错误,蔡元培是投石子的人。“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完全错误。‎ B项,“完美融合”错误,原文意思是对比鲜明。‎ D项,对原文的反面陈述完全违背文意。‎ E项,是别人叙说而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著名学者。它对中西方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均有卓越建树。‎ ‎②有完美人格。他既有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又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 ‎③是大教育家。改革北大,使北大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 ‎15.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将蔡元培比作苏格拉底(类比),给予蔡元培极为崇高的历史地位。‎ ‎②蔡元培遇到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猜疑、指摘,他处境困难。‎ ‎③有很多人同情和支持蔡元培,历史将证明他的清白和功绩。‎ ‎16.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广博地学习和吸收中外文化精髓,可以使人思想崇高,趣味雅洁。蔡元培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特别对古希腊艺术了解透彻,这使他具备了诸多优点,平和包容,崇高雅洁,朴素谦抑,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意。他如果没有对中西文化的贯通理解,就难以成为“学界泰斗”。我们在学习中,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要重视,也要注重艺术修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高考链接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钱玄同:真的猛士 ‎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 ‎ 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 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 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 ‎ 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 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 ‎ 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 ‎ 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 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 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 ‎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论定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 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 解析: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 ‎18.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②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③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 ‎19.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②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20.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②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③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