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1.恩格斯说:“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欧洲“这一萌芽”最早出现于( B )
A.12世纪 B.14世纪
C.13世纪 D.15世纪
2.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
A.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B.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C.14世纪地中海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D.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3.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工业革命的种子”指的是( A )
A.手工工场 B.封建庄园
C.班田制 D.井田制
4.1338年,佛罗伦萨有两百多家手工工场从事呢绒生产,约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对“两百多家手工工场”叙述有误的是( B )
A.工场内有分工协作
B.产品大部分自产自销
C.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D.雇佣工人发展成为工人
5.(思维拓展题)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为起飞创造前提”大致相当于( D )
A.奴隶制经济 B.封建经济
C.手工作坊 D.手工工场
6.为了更好学习,小明做了如下笔记,据笔记内容看,他学习的主题是( D )
A.采邑制 B.分封制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7.如图是英国某手工工场分工合作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B )
3
A最早出现于14世纪
B.体现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C.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受雇于工场主
8.(教材素材改编题)16世纪初,英国伯克郡有一个著名商人,在他的工场里,雇用了200个织机匠,100个梳理工,200个纺织工,50个剪羊毛工,40个漂染工。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D )
A.工场规模大 B.商人经营有方
C.织机匠效率低 D.工场分工合作
9.约翰是16世纪初欧洲的一个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C )
①在庄园里有自己的份地 ②可以受雇于手工工场主 ③可以在自己家里为工场主生产 ④租地建农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如图是荷兰一农场图,2014年习近平访问荷兰时,提出学习荷兰农业经验。近代早期欧洲就出现了租地农场,对租地农场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英国是租地农场典型的国家 ②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生产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④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面是一首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
都是榨自穷光蛋……
多亏广大穷人早晚忙,
我们才能发家致富住高房,
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
为了极少工资把活扛,
他们劳动我发财,
受到咒骂又何妨……
(1)如何理解“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什么特点?
(2)呢绒商和“穷光蛋”是什么关系?歌曲体现了呢绒商怎样的心态?
答案:(1)呢绒商人的财富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分工合作。
(2)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唯利是图,贪婪等。(言之有理即可)
12.(综合探究题)14—
3
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用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请回答:
概括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共同之处:都使用雇用的劳动力,都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