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敏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湖水中有一些活动的绿色小体,心想:这是生物吗?于是她取了一滴湖水,做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求证。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推论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表为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
种类数量/个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90
0
0
30
30
0
0
40
B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1
D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3.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 )
A.需要营养 B.进行生长
C.排出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空气、光照 B.温度、水分
C.水分、空气 D.光照、温度
5.右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A.EF段 B.DE段
C.BD段 D.CB段
6.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A.碘液、清水、清水
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7.要使显微镜下的视野从图1转换为图2,下列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8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光圈 ⑤移动玻片标本
A.②→③→⑤→④
B.③→②→④→⑤
C.③→④→①→⑤
D.⑤→③→④→②
8.某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细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记录如下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明亮的是( )
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与食物链和食物网无关
10.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11.从细胞结构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2.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花有输导、上皮、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13.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14.下图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
8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互不影响
15.右图为淡水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若浮游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DDT的污染,则大鱼体内将积累大量的农药DD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B.环境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C.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D.各生态系统之间互不影响
16.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是( )
A.形状相同 B.大小相同
C.颜色相同 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7.在肥沃的土壤上,往往会生长着繁茂的植物,而在贫瘠的土壤上却往往是植被稀疏,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
A.贫瘠的土壤上风沙太大 B.贫瘠的土壤上空气流通差
C.贫瘠的土壤上食草的动物较多 D.贫瘠的土壤上缺乏植物所需要的营养
18.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9.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如果丙全部被捕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变化如下图,则a、b、c曲线分别表示( )
A.丁、甲、乙 B.丁、乙、甲 C.甲、乙、丁 D.乙、甲、丁
20.调查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各项中比较安全的做法是( )
A.为了调查更全面,一个人要多到偏僻的地方观察记录
8
B.为了获取更详细的资料,要攀爬到大树上调查第一手资料
C.全组同学一起行动,合作调查
D.对于水中生活的生物,要下水捕捞后再调查记录
21.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碳素墨汁,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颗粒的结构最有可能是( )
A.伸缩泡 B.食物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
擦→[ ]→取→[ ]→盖→[ ]→吸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23.下面这些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占的比例,每一个图的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草→蜗牛→画眉→食雀鹰”这条食物链?( )
24.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剖开,发现胚为白色,胚乳为红色,这说明( )
A.胚成活,胚乳已死亡 B.胚已死亡,胚乳成活
C.胚和胚乳均成活 D.胚和胚乳均死亡
25.对右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B.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C.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D.生物体通过①过程和②过程形成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右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8
(1)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要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 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 ,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 ,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27.(12分)右面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出的甲、乙两个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图中标号,“ ”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图 。
(2)图甲: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贮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 。
(3)图乙:细胞核分裂时,[ ] 的变化最明显,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填“相同”或“不同”)。
(4)图甲与图乙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中没有 (结构名称)。
28.(10分)右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池塘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
(2)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A.腐生细菌、真菌 B.水绵
C.水藻 D.海鸟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下列哪一项不会随之出现? 。
A.甲壳虫数目减少 B.水藻大量增多
C.大鱼数目减少 D.小鱼数目减少
(5)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和 部分。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该生态系统能较长时间处于平衡状态,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 。
8
29.(10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以横轴中线为界,左侧铺上一层干燥的土壤,右侧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内,然后将纸盒置于一暗室内,10分钟后,用一小纸板沿横轴中线将纸盒隔开,再取出,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三次,统计干燥土壤侧和潮湿土壤侧鼠妇数,求三次的平均值,分别为m1、m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设置“左侧铺上一层干燥的土壤,右侧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的目的是 。
(2)实验重复三次,并且求三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
(3)如果m1明显大于m2,说明 ;
如果m1明显小于m2,说明 。
30.(12分)阅读下面《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地曾经发生了一次洪水,许多田地被洪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一位农民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来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这位农民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又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被它们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获得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田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
(3)该食物链中的蛇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5)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庄稼,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 。
8
期中测评
一、选择题
1.B 本题主要考查对观察这种探究方法的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如观察、调查、实验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等多种方式。
2.C 3.D 4.D 5.A 6.B 7.D
8.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9.A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项正确。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故B项错误。生物圈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如植物、各种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故C项错误。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故D项错误。
10.B 老鹰的行为对老鼠是一种刺激,老鼠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11.B
12.D 杜鹃是动物,杜鹃花是植物。杜鹃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杜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杜鹃,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杜鹃花,杜鹃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组织。
13.D
14.A 从题图可以看出,鸟以昆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15.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影响生物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16.D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7.D
18.C 植物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19.A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理解。根据食物链反映的食物关系,如果丙全部被捕杀,那么以丙为食物的动物丁也将会由于失去食物来源而灭绝,因此a曲线应该是丁。在丙被捕杀后的短时间内,乙会由于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甲会由于乙的增多而减少,之后由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甲和乙的数量趋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从图上看,b曲线是甲,c曲线是乙。
20.C 21.B
22.A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包括:擦片——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取材——取样品,展片——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盖片——盖上盖玻片,染色——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图中空格处应填滴、展、染。
23.D
24.A 由题意知,红墨水的色素分子不能进入胚细胞,可进入胚乳细胞。色素分子不是细胞所需要的,有活性的细胞膜一般不会选择不需要的物质,不会被染成红色。如果细胞被染色,则说明其细胞膜已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即细胞已死亡。
8
25.A 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故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①显微镜下的物像为倒像,观察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转变到视野②的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从视野②到③,细胞体积增大,应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③到④物像变得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发生物像重叠说明在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时,没有将薄膜展平。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而洋葱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答案(1)右下方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2)没有将叶表皮展平
(3)器官 组织(或保护组织)
27.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里贮存着遗传信息。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由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数目已经加倍且平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1)甲
(2)1 细胞膜 2 细胞核
(3)5 染色体 相同
(4)叶绿体
28.答案(1)3
(2)竞争 捕食
(3)A
(4)A
(5)分解者 非生物 太阳能 自动调节能力
29.答案(1)水(或土壤的潮湿程度) 作对照
(2)减小实验误差
(3)鼠妇适于生活在干燥的土壤中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30.答案(1)庄稼 田鼠 蛇
(2)庄稼
(3)消费
(4)生态平衡
(5)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