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1.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 )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2.假如你在网上搜索“毛泽东”“双十协定”“1945年”等关键词,最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应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3.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谈到国共两党关系的时候预言: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这个预言应验的标志是( )
A.“双十协定”的达成
B.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
4.我们家乡的一方沃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省(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在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某旅行社准备开通“锦州—天津—徐州—南京”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分别是( )
A.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9.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
4
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0.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各有特点,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1.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台湾
13.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14.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 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问题一: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
4
是什么?面对材料一反映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概括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问题三:材料三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这场战役解放的是哪座城市?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问题四: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16.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男子 孙中山 旧式婚礼 文明婚礼
材料二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 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 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 会亲(即订婚)
4 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 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 过妆(送嫁妆)
7 娶亲
8 回门 1自由恋爱2 订婚
3 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材料三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问题一:观察材料一的图片,可知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问题三: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
4
1.C 2.D 3.B 4.A 5.B 6.C 7.C 8.C 9.D 10.C
11.D 12.B 13.B 14.B
15.问题一:重庆谈判。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问题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问题三:渡江战役。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问题四:人民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统治腐败和不得人心。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得人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16.问题一:着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长袍马褂开始变为西装、中山装;剪去辫子;传统婚姻习俗开始改变。
问题二:简化婚礼仪式;实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平等。
问题三: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代中外交往的需要;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