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考情分析
年份 文本主题 材料特点 题型、题量、分值 涉及考点
2018 留学人才归
国
两则文字材料、一则图
片材料
选择题1道、简答题2道
;共10分
信息印证与判断
材料探究与概括
信息提取
2017 工具书、词
典
两则文字材料、两则图
片材料
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
简答题1道;共10分
信息印证与判断
信息提取
材料探究与概括中考考情分析
【考情总结】
考什么
从材料主题看,主要涉及传统文化、社会热点、公民道德、科技生活、读书与工具书的运用等;从
考查要点看,考点纷繁多变,主要有信息印证与判断、信息提取与概括、原因探究、材料比较、图文转
换、手法分析、观点阐述、语言运用、方案设计、畅谈感悟、创新表达等考点。福建省中考非连续
性文本考点中,信息印证与判断、材料探究与概括为必考考点,另外辅之以上所说的一个其他考点中考考情分析
怎么考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题量:共计三道题
分值:10分
命题形式:一道信息印证与判断的选择题,一道信息提取与概括的填空或简答题,一道材料探究、图文
转换、创新表达之类的简答题。命题老师对信息印证与判断的命题,会从选项与文本内容间的差异来设
置“陷阱”;信息提取与概括类的题型,命题老师一般从散点信息提取、图表解读、探究原因等角度命题中考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关注生活。这是奉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命题原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常联系社会生
活实际考查考生学用语文的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在对时事分析与生活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2.掌握命题规律。福建省中考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很成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必须加
强针对性训练,特别对信息印证与判断、信息提取与概括、图表解读、原因探究等常考题型的命题特点
和解题规律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在考试时做到有的放矢
3.精于答题。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在组织答案方面是很讲究的。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
完整准确,既不能忽视题干限制的要求,又不能遗漏答题要点。应结合命题人所给材料的语境,从实际内
容出发,具体、灵活地应答,将自己提炼、理解、感悟到的内容,到位地表达出来中考考点解密
[2018·福建]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
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一时间归国成潮。
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
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
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
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
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
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
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阅读提示
材料一:文字类。
总特点:归国成潮。
原因:(1)良好的政治环境;(2)强劲的经济实力
和庞大的市场份额;
(3)回到国内,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中考考点解密
材料二 下表是“归国潮”的相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二:表格类。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1)从2005年20%到2011年47.3%,得出结论:
归国人数稳步上升。
(2)从2012年55.9%到2014年85.4%,得出结
论:归国人数快速增长。
(3)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比例分别为
79.3%、78.1%、79.4%,一直在80%左右徘
徊,得出结论:三年一直保持在高位。中考考点解密
材料三 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
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
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
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
了新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
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
界“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
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
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
诸多战略决策。
材料三:文字类。
“归国潮”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一层: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
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归纳关键词句:国
家重点项目。
第二层: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
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归纳关键词句:为
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第三、四层关键词:组建“梦之队”、破壁垒,定
政策,推动战略决策。中考考点解密
例1 [2018.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3分)(考点1 信息印证与判断)
A.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迅猛增加。
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
C.众多海外留学生不愿在国外做“旁观者”,希望回到国内,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D.潘建伟与高徒回国,是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中考考点解密
例2 [2018.19] 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3分)(考点2 材料探究与
概括)
例3 [2018.20] 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4分)(考点3 信息提取)中考考点解密
考点1 信息印证与判断
例1 [2018.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题型变式】
1.下面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揭示满分策略】
解答“信息印证与判断”类的题型,首先要理解材料,了解材料写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有用信息,除了像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运用“一找二比三判断”的方法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解题角度 答题必知
排除法
阅读理解选项材料,得出每个选项材料的意思,把握每个选项中表数量、时
间、肯定、否定、程度等词语,注意概念范围的大与小、事件因果的偏与全,
句子语气的肯定或猜测,从而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比对法
将每个选项内容返回原文,找到选项与原文的关联句,进行仔细比对,寻找差
异,辨别正误。当找不到与选项对应的原句时,就要在弄清选项意思的基础上,
从原文中找出与其关联的段落,仔细比对辨析,从而判断选项正误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演绎答题思路】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关键点
A.近几年,80%
左右的留学生归国
,促使来华求学的
海外留学生数量迅
猛增加
找①:选项材料“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对应材料二,“近几年”即最近
阶段,表明对应材料二中“归国潮”经历的第三阶段
比①:“80%左右”与图表中“79.3%、78.1%、79.4%”比较
判断①:说法正确
找②:选项材料“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迅猛增加”对应材料一的“与
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比②:选项材料前后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判断②:说法错误中考考点解密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关键点
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
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
国潮”的主要原因
找:对应材料一“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
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
了强大的吸附力。”
比:意思表述相同
判断:说法正确
C.众多海外留学生不愿在国
外做“旁观者”,希望回到国内,为
祖国发展做贡献
找:对应材料一“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
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
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
比:意思表述相似
判断:选项正确中考考点解密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关键点
D.潘建伟与高徒回国,是中国
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
的一种具体表现
找:对应材料三“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
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梦之队’。”
比:表述形式不同,但意思相似
判断:选项正确中考考点解密
【失分警示】
①没有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材料进行对比,凭感觉判断,造成答案错误。
③判断选项正误时,不懂根据表达意思是否相同或相似来判断,导致判断错误。
【本题答案示例】A中考考点解密
考点2 材料探究与概括
例2 [2018.19] 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揭示满分策略】
考查角度一 表柱解读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一步:整体
认读,审清要求
读清题干要求,读清表柱的表头、关注表柱的每项内容,把握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观察
数据,比较归纳
(1)比高低,寻规律。仔细审读表格内容和备注,对表格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特别注意数据的变化,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2)做统计,找走势。根据表柱反映的现象分项规律统计结果,做数值上的综合统
计,总结出规律中考考点解密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三步:简要概括,归纳表述
根据题干的分值和字数要求等,对表柱反映的分项统计结果进
行合并归纳,分条总结答案中考考点解密
考查角度二 图文转换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一步:审读题图,把握要素
结合画面的构成、场景、细节解读图画内容,细心审清题目要
求,不漏掉任何限制条件
第二步:观察整体,合理想象
整体了解画面,把握主题或方向。揣摩各要素的含义,展开想象
,延伸画面
第三步:抓住特征,描述画面
抓住画面特征描述,只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要超越图画
所给的信息进行添枝加叶
第四步:筛选整合,组织答案 整合画面信息,按照要求,运用规范的语言组织表述中考考点解密
考查角度三 徽标转换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一步: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汉字、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的
抽象化变体
第二步:理清顺序,分析构图
根据题目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介绍
徽标的构图
第三步:由表及里,解析内涵 结合徽标中的图画元素和文字元素,分析其内涵和寓意中考考点解密
考查角度四 漫画转换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一步:观察画面 把握人、景、物、文字、题目等构成要素
第二步:合理想象 借助画面情境,加以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第三步:类比联想 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联系,探究其寓意中考考点解密
考查角度五 文字材料探究
解题步骤 解题对策
第一步:审清题目,弄清材料
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再通读材料,弄
清材料内容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
按照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材料。如果是多则材料,要找出它们
的关联性,提炼自己想要的信息
第三步:整合要点,准确表达
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答主要原因,再答其他原因;
材料是同类的,要先答共性(相同点),再答个性(不同点)。语言表
述力求简洁准确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演绎答题思路】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思路
第一步:整体认读,审清要求
关注表柱中的每项内容,把握答题方向。仔细观察每项数据,如三
个阶段的回流率、每个阶段的回流趋势、数据等
第二步:观察数据,比较归纳
将回流趋势进行纵比和横比,结合数据变化,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归
纳。如第一阶段:逐渐上升;第二阶段:快速上升;第三阶段:保持在高
位
第三步:简要概括,归纳表述
根据“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的表述要求,对归纳结果进
行分条概括中考考点解密
【失分警示】
①信息归纳无中生有。
②信息遗漏或缺失。
③答案表述啰唆无序。
【本题答案示例】第一阶段,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中考考点解密
考点3 信息提取
例3 [2018.20] 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揭示满分策略】
解题角度 解题对策
组合要点 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要点,再加以综合表达
整体归纳 提炼出所给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
提取中心 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
分层归纳 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中考考点解密
【阅卷人演绎答题思路】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思路
分层归纳
第一层: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归纳关键
词句:国家重点项目
第二层: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归纳关键
词句: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第三层: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梦
之队”。归纳关键词句:组建“梦之队”
第四层: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
策。归纳关键词句:破壁垒,定政策,推动战略决策中考考点解密
考场这样审题 答题思路
整体归纳+
提取中心
(1)材料共有四句话,概括四句话的要点:①国家重点项目;②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
活力;③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梦之队”;④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
政策……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2)提取关键词,添加词语,组合成通顺、流畅的答案中考考点解密
【失分警示】
①弄不明白材料意义。
②片面提取材料信息。
③整合要点不够全面。
【本题答案示例】 促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科技队伍的实力;推动
国家做出加快人才建设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