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过关训练(共25套百色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过关训练(共25套百色版)》 共有 2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一单元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3.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考情分析 ‎2019年中考预测 ‎  本单元内容相对较少,近三年只有2017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淮海战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从民生角度而言,2019年应适当关注 ‎【考点清单】见《必考知识背记手册》的P17‎ 典题聚焦 ‎              ‎ ‎1.(2017·百色中考)如图是八年级小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摘抄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打响的一次战役,参战部队为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此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故选B项.‎ ‎2.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这一“军令”下达后( A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打响 C.淮海战役打响 D.渡江战没打响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发起,其目的是解放全中国.由此判断,这是发起渡江战役的军令.故选D项.‎ 巩固提升 ‎              ‎ 5‎ ‎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此行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 )‎ A.力争和平建国 B.为了引起国人的关注 C.签订“双十协定”‎ D.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1945年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代表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 ‎3.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对某一解放区的全力围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某一解放区”是指( A )‎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 ‎4.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 B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内战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 ‎5.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对解放区又采取了( C )‎ A.全面防御 B.突然袭击 C.重点进攻 D.重点防御 ‎6.(2015·百色中考)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列出了“转战陕北、挺进中原(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关键词,他探究的主题是( C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拉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B )‎ 5‎ ‎8.(2018·成都中考)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A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9.(2018·北京中考)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队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C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运筹帷幄,在其智慧超群的领导下,很多主力战将在前线指挥若定,英勇杀敌.既参与了辽沈战役又参与了平津战役的指挥官是( A )‎ A.林彪、罗荣桓 B.陈毅、邓小平 C.聂荣臻、刘伯承 D.粟裕、谭震林 ‎11.(2018·福建中考)“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 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实现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C )‎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13.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D )‎ A.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4.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最能够说明( C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5‎ ‎15.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D )‎ 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国共合作抗日 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材料二 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账、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北平),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材料三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请回答:‎ ‎(1)蒋介石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谈判,表明了共产党的什么立场?‎ 答:假和平,为内战赢取时间.表明共产党从全国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一意要和平建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答: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造成通货膨胀,官员腐败,不得人心.‎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它的颁布起到什么作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始终如一地维护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1949年是中国革命战争发生急剧变化的三年,是中国人民取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辉煌战果的三年.‎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8年开始的三大战役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根据材料二,说出“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一战役?开始于何时?其战果如何?‎ 答:渡江战役.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的政权垮台.‎ 5‎ ‎(3)上述战役的胜利,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近代怎样的社会性质?‎ 答:1919年的五四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一战略部署”和材料二中的“这一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这一军事行动的领导人都是谁?‎ 答:晋冀鲁豫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 ‎(3)材料二中的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哪年以来?‎ 答:从1927年到1947年.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4)这次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答: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