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程标准
1.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英雄模范人物艰苦奋斗的精神.
考情分析
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中考预测
年份
考点
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8
新中国首部宪法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择题
8
2分
本单元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曲折.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五”计划是高频考点,也是复习重点,着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这个视角联系前后知识点,纵向联系,整体把握
三大改造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非选择题
17(1)
1分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非选择题
17(1)
2分
2017
“一五”计划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
非选择题
17(2)
3分
2016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重点
选择题
10
2
【考点清单】见《必考知识背记手册》的P20
典题聚焦
1.(2018·聊城中考)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5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解析】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是公有制经济成为主体,这与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关.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故选B项.
2.(2018·百色中考)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布后的第5次修订.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布于( A )
A.“一五”计划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宪法的颁布属于这个时期的成果.故选A项.
巩固提升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B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D.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2.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工业化的梦想,建国初期我国( D )
A.进行土地改革 B.掀起“大跃进”运动
C.进行三大改造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C )
A.鞍山 B.上海 C.长春 D.北京
4.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混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D )
5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C )
A.推进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的
6.陈云在一届人大上发言时说:“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是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如此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和平方法”是( D )
A.开展土地改革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制定“一五”计划 D.实行赎买政策
7.(2018·南宁中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B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 B )
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初步建立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B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亿元)
461
510
535
575
610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C )
5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2018·南宁中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C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13.1959年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有人分析出现这次困难的原因是“天灾人祸”.“人祸”指的是( D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年的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发展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5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9%;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哪一方面的突出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取得哪些重要成就?简要分析取得该成就的原因.
答:中国工业迅速发展.此外,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如宝成、鹰厦铁路建成,川藏、新藏、青藏公路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原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答: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答:“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要坚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言之有理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