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话题阅读试题精选(共18套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三语文话题阅读试题精选(共18套含解析)》 共有 1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带一路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材料二 ‎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材料三 26‎ ‎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1.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播。‎ B.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C.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助推 "中医药"振兴发展。‎ B.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 26‎ C.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 D.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一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材料真实性,产生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 E.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3.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根据材料阅读,概括列出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 答案:1.B; 2.CD; 3.①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战略部署,严格要求,外交努力。‎ ‎②面对西医药几已无能为力的病症,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赢得民众口碑。‎ ‎③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沿线国家医药行业的认可,法律政策的准入。‎ ‎④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医药人才克难攻关,勇攀高峰,致力合作,不懈努力。‎ 解析:1.“一带一路”建设前已有中医药在各国传播,针灸在各国使用,材料原文没有说明是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 ‎2.A.材料主要反映中医药“一带一路”的提出、努力和成果等,“只有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强加条件。‎ B.说法过于绝对。‎ E.“同是间接引用”的判断,“用细节暗示”的说法,分析错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会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掌握彼此的语言,可以获得一种观察世界的新途径和新起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民心相通”。‎ 26‎ ‎   在全球化时代,欧美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语言战略,用以处理和解决世界市场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从而消除误解,减少冲突。以美国IBM为例,该公司不仅指定英语作为公司通用语言,同时还确定其他八种语言作为公司沟通语言的选择,为跨文化团队管理和沟通,以及本地化战略积极开展规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海外投资,都需要语言文化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71.3%,高于主权风险(46.9%)。近来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生存和发展境遇即表明,中国企业遭遇到的语言障碍,给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语言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先行!‎ ‎(摘编自光明网《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2017年5月8日)‎ 材料二 ‎ ‎   “一带一路”涵盖世界三大宗教、四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如何在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取得共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 ‎   在人类文化的基底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高远文明境界。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 ‎   历史上,每一个帝国崛起都有与它崛起相关的全球化地带和文化影响圈,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能较好地与该国的标志性公司及个人相结合,即能够比较自然且有效地被呈现。比如微软和比尔•盖茨,苹果和乔布斯,“脸书”和扎克伯格,谷歌和拉里•佩奇,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等就成为“美国梦”的新偶像……如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比如简单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实传统文化更多是资源,只有被成功转化,才能转化为软实力。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才能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文化价值体系。‎ ‎   应对文化挑战还要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广大民众都是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如果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抑制宗教,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的疏离感。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员工无意识地侵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 ‎(摘编自中华网《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2017年5月15日)‎ 26‎ 材料三 ‎ ‎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多种文明和上百种语言并存,国家(地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以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化解潜在的壁垒,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蓝图的顺利实现。对于文化对话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展示在各国民众面前,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近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就要加强双向良性互动和合作沟通,即考虑各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 ‎   我国边疆地区一些民族与境外使用相近的语言,他们的民族语言同时也是“跨境语言”,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起到很强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已为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几十万留学生,其汉语教育几乎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知名汉学家,这些人都是文化对话的潜在参与者。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约有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且大多为非通用语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奇缺,亟须培养大量精通沿线国家语言的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专才。‎ ‎   由于我国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国际传播力不够、少数商品的质量问题、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好感与认同。‎ ‎(摘编自《光明日报》《以文化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05月20日02版)‎ ‎1.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深度思考,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现存问题的办法。‎ B.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 C.材料二中每一个帝国崛起的事实,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的必经之路。‎ D.材料三着眼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以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确保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一代一路”建设的认同。‎ 26‎ ‎2.针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认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语言,既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 B.材料一中美国IBM的语言战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语言在世界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 C.材料二侧重报道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挑战,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D.材料三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在与沿线国家文化对话方面的优势、劣势及不足,这些劣势和不足急需语言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来消除和弥补。‎ E.三则材料摘编自两家不同的媒体,文章风格虽相近,但由于考虑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两家媒体在用词方面还是有各自的特点的。‎ ‎3.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C; 2.CD; 3.①把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与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相结合,使之自然有效传播;‎ ‎②走出认知误区,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 ‎③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对话与交流,展示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丰富多样,化解潜在壁垒,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切感;‎ ‎④文化宣传要有针对性,要尊重沿线国家的宗教规律,关注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 ‎⑤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同和好感。‎ 解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材料一: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 26‎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   材料二: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 ‎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   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2017年1月15日)‎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26‎ B.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C.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D.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近两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说明在全球经济动荡之下,“一带一路”投资前景堪忧。‎ E.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答案:1.A; 2.BD; 3.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给中国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②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 ‎③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它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 解析:1.B项“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错误,原文“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C项“可见其是最权威的”于文中无据。‎ D 项 “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说明的是各国家地区存在投资风险。‎ ‎2.B项材料一中无“分类别”。‎ D项“说明在全球经济动荡之下,‘一带一路’投资前景堪忧”错误,报告只是分析风险高低变化的原因,没有前景预估。‎ 26‎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转移、服务业等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摘编自“中国网”新闻中心报道)‎ 材料二:‎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80%左右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近年来,受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加速增长,有助于加快沿途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也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区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贸易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专题相关报道)‎ 材料三:‎ ‎  ‎ 26‎ ‎ 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强调通过外交协调对接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尊重各国主权、经济发展模式。他还表示:“二战后多边体系建立在少数国家主导基础上,倾向于消除多样性。相比之下,‘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更加包容,体现差异化。” ‎ ‎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凝聚力,还在于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理念释疑,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一带一路”倡议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是从5000年中华文明中走出智慧哲理。回望浩瀚的中华文明,“求和合”“秉大义”的历史血脉绵延不绝。崇尚和谐而不尚独霸的精神守则,让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厚积薄发而稳步向前。‎ ‎   从古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到“一带一路”倡导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从“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的理念,到“一带一路”提出的“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宗旨——“和”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的智慧哲思。这是从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传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9日 01版)‎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战略在多领域应用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有望转移到沿线区。‎ B.“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前,沿途区域GDP总额并未伴随着全球GDP总额的增长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 C.“一带一路”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D.“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化干戈为玉帛”的理念表现出中国自古根深蒂固的“和”文化基因。‎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这是历史和时代作用的产物。‎ 26‎ B.2005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一带一路”GDP在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占比增幅和2005年之前的五年持平。‎ C.材料中不止一次提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是制约沿线区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领域。‎ D.“一带一路”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沿线国家多数工业底子薄,配套支撑不足,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的时代背景也是巨大挑战。‎ E.虽然遭遇梗阻,但“一带一路”战略还是逐渐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积极响应,表示支持。‎ ‎3.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能得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案:1.B; 2.CD; 3.①“一带一路”战略重点着眼全球,不仅让中国得利,也可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转移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战略着手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②战略推进过程中,尊重沿线各国的主权与经济发展模式,包容性大,体现差异化。‎ ‎③中国作为战略提出方有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用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的人文历史性使“一带一路”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解析:1.材料一的图表显示的是2000年到2012年的情况,“一带一路”战略在2013年才正式提出。但从图表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沿途区域GDP总额伴随着全球GDP总额的增长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 ‎2.A.材料一可以看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 “一带一路”的倡议。到第二年,也就是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选项中对于时间和确立“一带一路”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的主体表述都不准确。‎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05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一带一路”GDP在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且占比增幅和之前的五年相比,也有提高。‎ E. 材料三中的表述是“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遭遇梗阻的并非是“一带一路”战略,而是其它区域合作多边机制。‎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6‎ ‎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要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 ‎(摘编自钱彤《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 材料二 ‎   【注】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欧亚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材料三 ‎   2017年6月24日上午,中欧(青岛)国际班列在位于山东胶州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鸣笛启航,22天后,它将抵达目的地——莫斯科。集装箱内装有机械装备、轮胎橡胶、家电等货物。班列全程7900公里,运行时间比海运节省约30天。‎ ‎   青岛建有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单位在中心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实现了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后即可直接装船发运,通关便捷优势明显。‎ ‎(摘编自新华网《中欧(青岛)国际班列正式开通》)‎ 材料四 ‎  ‎ 26‎ ‎ 近日,由中国工商银行融资支持的巴基斯坦萨察尔风电项目顺利建成并通过各项可靠性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悉,萨察尔风电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署贷款协议的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十四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其成功投产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   据悉,萨察尔风电项目总装机49.5兆瓦,包括33台1.5兆瓦国产风电机组,由巴基斯坦萨察尔能源开发公司投资,电建集团承建并负责运营维护。2015年2月15日,工商银行与萨察尔能源开发公司在北京签署萨察尔风电项目贷款协议;今年上半年,该项目成功实现商业运营本项目融资金额1亿美元,是中信保承保的首个巴方私人新能源买贷项目,也是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第一个完成贷款签约的项目。‎ ‎   据了解,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巴基斯坦希望依托其丰富的风能、水力等资源增加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工商银行积极支持“中巴经济走廊”新能源项目,不仅为巴基斯坦电网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还为当地居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编自新华网《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项目实现商业运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一项是(   )‎ A.统筹各方面资 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B.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源加快基础建设互联互通构建命运共同体 C.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D.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   )‎ A.“一带一路”由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连接而成。‎ B.开通的首趟中欧国际班列于2017年6月24日上午从山东胶州出发,其终点为俄罗斯莫斯科,此次开行将比海运节省约30天。‎ 26‎ C.青岛实现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即可直接装船发运,该中心比其他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通关便捷。‎ D.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项目萨察尔风电项目的成功投产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E.萨察尔风电项目由巴方萨察尔能源开发公司投资,由中方电建集团承建并运营维护,中信保承保,工商银行提供贷款。‎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答案:1.A; 2.AC; 3.①设定“一带一路”陆路、海路具体规划。‎ ‎②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资源。‎ ‎③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④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⑤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⑥加快沿边地区开发。‎ 解析:1.A项,“深化互利共赢格局”不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而是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核心内容。‎ ‎2.A“一带一路由……六大经济走廊连接而成”错,从材料二来看,“一带”由六大经济走廊连接而成;“一路”由通过南海分别东连南太平洋,西连印度洋、地中海、欧洲的两线组合。‎ C“比其他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通关便捷”于文无据,材料三表明,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为“全国沿海首家多式林允海关监管中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中新社柏林3月9日电 (记者彭大伟)对于德国各界近期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9日在德国主流媒体《商报》发表署名文章。‎ ‎   在这篇题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各方合作的机遇》的文章中,史明德指出,大约5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历史性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中国迄今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 ‎  ‎ 26‎ ‎ 据了解,德国是最早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的欧洲国家之一。史明德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并非“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全球化是各国基于生产力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跨境分工、交换和投资,乃至全球价值链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世界上不存在所谓‘中国特色’的另一种全球化。”史明德进一步指出,“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最广泛连接在一起,是在努力完善、补充现有的全球化,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愿同德国和欧洲一道,做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塑造者。‎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   这是2月26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拍摄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和德国工商大会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当日,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和代表德国企业界的德国工商大会联合发布《新丝路——中国的大规模投资项目》研究报告。报告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德国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 ‎(新华网《德研究报告:“一带一路”为德企创造巨大机遇》)‎ 材料三:‎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四:‎ 26‎ ‎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李夏宋立芳)“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发展对越南来说也是机遇。随着越中经贸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的发展,将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充足的空间。”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就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发展和两国合作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   新华网:中国和越南的合作项目有哪些进展?“一带一路”倡议对中越两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   邓明魁:2017年是越中关系非常特别的一年。在一年内,两党总书记和两国国家主席进行了互访,成果很多,非常重要。习近平主席选择越南作为十九大后出访的首站,证明越中关系非常重要。所有参与高层互访的人员都体会到,两党、两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非常重要的共识,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重要决策,进一步推动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 ‎   最近,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我相信,今后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密切。‎ ‎   越南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越中双边经贸合作潜力很大、互补性很高。中国对越投资增长很快,2016年在所有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提升到第四位,该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越南更加重视互联互通项目,因为越南和中国是邻居,两国有14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在海上也有互联互通的需要,且非常重要。双边贸易规模那么大,如果互联互通合作做得不好,必然会成为今后继续扩大双边贸易的瓶颈。因此,两国政府正在努力推动这方面的合作。‎ ‎   如今,越中之间有很多条公路和铁路,但双方已有计划建设连接双边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越南也非常关心中国的“南向通道”,从重庆到广西,再到欧洲,今后越南的货物能够通过“南向通道”出口到中国和欧洲。‎ ‎   越中人文交流也非常密切。去年,中国赴越人数超过400万人次。越南赴华人数在所有东南亚国家中是最多的,去年达到300万人次。每周,两国各城市间有300多次航班,交流非常密切。当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   新华网:很多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建设工业园区,比如华夏幸福。您觉得,建设工业园区这种合作模式在贵国的前景如何?‎ ‎   邓明魁:其实,中国企业在越南承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有一段历史了,他们也做得非常成功。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会更加密切。我知道,很多中国企业去越南考察,在越南的几个省、市都建立了工业园区,也非常成功。‎ 26‎ ‎   新华网:中国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将为两国的经贸交流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又将对世界作出哪些贡献?‎ ‎   我认为,如今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连在一起的,开放的经济、开放的贸易,对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国家对于这个问题有另外的看法和意见。但我相信,通过越南和中国双方的努力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力支持,世界经济会越来越开放。只有在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各国才有力量。‎ ‎(摘编自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约5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历史性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B.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 C.中国已经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签署了合作协议,德国是最早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 D."一带一路"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最广泛地连接在一起,为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3月9日在德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方关于“一带一路”的设想和主张。‎ B.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和代表德国企业界的德国工商大会联合发布《新丝路——中国的大规模投资项目》研究报告。报告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欧洲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 C.2017年是越中关系非常特别的一年。两党总书记和两国国家主席进行了互访,习近平主席选择越南作为十九大后出访的首站。‎ D.中越双方在各领域合作进展很大,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E.邓明魁认为开放的经济、开放的贸易,对自己的国家非常重要。只有在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各国才有力量。‎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一带一路及其意义。‎ 26‎ 答案:1.C; 2.CE; 3.①“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并非“中国特色的全球化”‎ ‎②“一带一路”倡议为陆上和海上的相关国家都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发展机会 ‎③“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家的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④“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可以打通贸易通道 ‎⑤在对方国家建设工业园区这种合作模式前景良好 解析:1.德国是最早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的欧洲国家之一 ‎2.C.“一带一路”倡议为德国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E.开放的经济、开放的贸易,对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要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产能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   三年前,2014年6月27日下午,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卢货航”)的波音747—8F全货机“郑州号”满载欧洲商品,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   三年来,河南航投与卢货航不断完善通航点布局和航线网络,航点覆盖全球9个重要枢纽城市,航班由开航时的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5班。截至今年5月,累计执飞航班1365班,货运量达22.39万吨,每周贡献货运量近3000吨。‎ ‎   2017年5月3日凌晨,阿联酋航空EK327航班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顺利起飞。银川成为中国第4大对阿航空口岸。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一样,中国多地机场加强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对于民航业来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  ‎ 26‎ ‎ 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打开了中外电影合作新局面。三部中印合作电影项目《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及《大唐玄奘》最终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丝路沿线国家悉数上映。此外,还有中捷、中俄、中英、中泰、中越等合拍的大量影视片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拍摄团队远赴欧洲、东南亚、非洲实地取景拍摄。这些都折射出中国电影日益开放的姿态、多元包容的取向。‎ ‎   除了合拍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行业也正在逐渐实现全球化。近年来,《美人鱼》《长城》等影片走国门,登陆好莱坞影院,《长城》更是开拓了中美合拍片的新模式。‎ ‎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进入中国市场。‎ ‎   近日,旨在“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办方宣布,每年将与沿线国家共同举办双边或多边电影展映。今年“最佳金丝带”电影奖花落俄罗斯电影《白虎》。‎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 材料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览表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东帝汶 南亚 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印度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西亚 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黎巴嫩 中东欧 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利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罗马尼亚、波兰、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独联体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其他 蒙古、埃及、韩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 ‎1.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的开通是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的重要体现。‎ B.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是民航业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的关键所在。?‎ C.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中国电影行业呈现日益开放的姿态和多元包容的取向, 不断探寻发展新模式。‎ 26‎ D.大量优秀的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 表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强。‎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所叙述的“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 为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多维空中走廊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B.材料二简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反映了中国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多元模式的广泛探索。‎ C.中国与欧洲国家“空中丝绸之路”的迅捷高效和超大运力, 只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有益补充。‎ D.“空中丝绸之路”的构建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实施, 是“一带一路”倡议跨国度跨文化跨领域思维的重要体现。‎ E.根据三则材料,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其中, 对亚洲国家产生的影响最大。‎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新特征。‎ 答案:1.D; 2.CE; 3.①范围扩大: 参与的国家多, 涉及区域广。从陆上和海上逐渐发展到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多元多维发展。‎ ‎②领域广泛: 从经济、政治逐渐发展到生态、文化等,多领域深化发展。‎ ‎③方式多样:从单向输出或输入逐渐发展到双方甚至多方的合作与交流。‎ 解析:1.D“大量优秀的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无中生有。原文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进入中国市场”。‎ ‎2.C“只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有益补充”无据。‎ E涉及国家多不等于影响最大。‎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 ‎ ‎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2014年8月11日中国经济网)‎ 26‎ 材料二 ‎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 ‎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 ‎(摘编自2017年5月3日南方网)‎ 材料三 ‎   5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抛出颇有意味的一个问题:‎ ‎   西方有一种声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共赢”,而是中国在“掌控”。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   再过几天,中国就将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时提出此问题,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伙伴们莫生气,我们机智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掷地有声回击了此问题。‎ ‎   总结耿爽发言,主要有三句话:‎ ‎   一是“这完全是出于定式思维的误解”。 西方文明的扩张史以“征服”为基本模式。赤裸裸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者,以传播文明之名肆意掠夺与奴役。 回首中国近代史,对一国将自己意志强加给别国的行为,中国有切肤之痛,怎会己所不欲,施于他人?用西方定式思维去解释中国兼容并包的“交流”实践,实则谬以千里。‎ ‎   二是“中国无意唱独角戏也不搞一言堂”。西方惯用的强权思维不符合我们的逻辑;“共商、共建、共享”才是中国的逻辑。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本次论坛,与会国家将共同达成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性文件,很可能将起到类似“宪法”的作用。而此“共商”产物的权威性,就来自百余国家的共同协商和支持。这样广泛的国际民主,在强调“掌控”的西方思维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   三是“天下大同,中华文明古已有之”。回溯历史,无论何时代对何国家,中国从不曾扮演掠夺者和欺凌者的角色。深层原因是,中华文化古已有之的“天下大同”理念,包容共享的价值观,及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高度尊崇。中华文明崇尚的是不施刀兵,自使人心悦诚服,乃有“万国来朝”的胜景!‎ ‎  ‎ 26‎ ‎ 君不见:“一带一路”计划将给相关国家带来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很多国家都会因此受益。这条共赢之路已获得中国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多个沿线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   而这些的根本出发点,源于中国对全球局势深刻的洞察之一:人类的未来,在于融入“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社会处于全球化最不确定之时,中国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及具操作性的“一带一路”中国方案,无疑给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   通过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我们可以为人类奉献一个更多繁荣、更少冲突的世界!‎ 我们坚信,新丝绸之路,必将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摘编自2017年5月7日新浪国内新闻)‎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参与国仅限古代陆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沿线国家。‎ B.上述三则新闻,都关注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对促进中国和世界沟通的积极影响。‎ C.与会国家将在论坛上达成,并将起到类似“宪法”作用的成果性文件,是“一带一路”属于“共商”产物而非中国一言堂的佐证。‎ D.三则材料显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相关战略构想、合作倡议后最高规格的主题论坛。‎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在材料三中,有部分语言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而新闻的倾向性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新闻的客观性并不互相影响。‎ B.材料三报道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对不实言论的回应,还结合发言人的观点作了新闻背景、相关史实的拓展,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 C.从“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既是利益共享,也应责任共担。‎ D.材料三引用精确的数据,呈现“一带一路”惠及参与国的事实,是对“中国在‘掌控’,并非‘共赢’”这一论调的有力回击。‎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此问题有何建议?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示例】‎ 26‎ ‎(第一问)我认为主要问题是破除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顾虑。‎ ‎(第二问)只有让还未参与到相关合作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破除顾虑、抛却偏见,才能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响应中国倡议,接纳中国方案,共享合作红利。‎ ‎(第三问)扩大参与国之间合作交流的领域,通过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认识,增进信任;让现有参与国体会到加强合作的实际获得感;让更多国家认同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解析:1.A项,于文无据。“参与国仅限古代陆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沿线国家”,文中无此说;‎ C项,表述绝对化。“并将起到类似‘宪法’作用”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很可能将起到类似‘宪法’的作用”;‎ D项,扩大范围。“最高规格的主题论坛”,应该是“最高规格的官方主题论坛”;‎ ‎2.A项,“新闻的倾向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彼此并不互相影响”说法有误,应是新闻的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而新闻的倾向性又受到新闻的客观性的制约;‎ B项,“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说法有误,应该是拓展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C项,“从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说法有误,应该是从其外延来看。‎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金砖4国受访者对中国文化具体产品类别的选择偏好 ‎(《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 材料二:‎ ‎  ‎ 26‎ ‎ 舆论场有很强的惯性,外界多年积累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大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国际上对中国仍存在诸多模糊和错误的认识,有些是基于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观念、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有些是出于对世界权力转移的恐惧,有些则是因为中外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差异造成的理解上的偏颇。还有少数反华分子和他们背后的势力,常年靠攻击、抹黑中国谋生,大肆收集、编造和散布负面信息。近年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美国和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把中国作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已经提出将全球战略重心从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向同传统大国竞争重新聚焦。‎ ‎(傅莹《讲好中国故事  改进国际传播》)‎ 材料三:‎ ‎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为不同文明主体提供了对话的新场域。调查显示,尽管电视依旧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影响,8.30%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电视了解中国文化,但互联网因其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 ‎   在7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方面,互联网占比为53.60%,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成为青年群体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式。此外,家人或朋友(6.20%)、NGO(非政府组织)或NPO(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3.90%)、工作伙伴(3.20%)等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渠道超过广播(1.40%)、报纸(1.30%)和杂志(1.50%),成为青年群体接触、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完全依赖传统媒介渠道,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自由流动。‎ ‎   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线上线下复合型文化传播模式。逐步丰富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或区域交流模式,在网络空间展示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现代中国文化的精华。紧扣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的文化认知偏好,展示易于为其广泛接受的文化内容。发挥影视文化产品的传播直观性和易达性优势,提供青年喜爱的、凝聚当代文化共识的文化产品。借助互联网交互渠道,形成反馈互动机制,满足对象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和期待。以线下文化交流为支撑,通过开拓线上文化沟通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合型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形象。‎ ‎   推进面向“一带一路”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让文化产品为各国民众所用。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文化娱乐服务为载体,打开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大门。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为抓手,积极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让更多具有当代文化价值特性、主体国家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凝聚文化共识、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使其融入沿线各国民众生活,成为日常生活之用,真正让文化成为“民心相通”的润滑剂、升华剂。‎ ‎  ‎ 26‎ ‎ 注重国际青年人才培育,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文化对话与交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中,中国科技部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共同实施中蒙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举办“一带一路”专项双多边交流培训、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青年群体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接受程度高、意愿强烈,在落实峰会精神时,要让青年群体讲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故事,让各国青年秉持欣赏、共享的观点与态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努力。‎ ‎(《“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印度青年中国文化演出比例俄罗斯、巴西、南非青年 B.国际社会模糊和错误认识反华实力的抹黑 C.“一带一路”沿线7国青年中国文化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 D.“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大门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砖4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演出的选择偏好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演出创新和国际之间的交流。‎ B.只要根除一些人头脑中的地缘政治观念、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就能够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C.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的对手,已经将全球战略重心由应对恐怖主义和全球性挑战向同中国竞争聚焦。‎ D.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渠道,再也没有必要依赖传统媒介渠道传播文化信息。‎ ‎3.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外国青年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A; 3.①将互联网与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复合型文化传播。‎ ‎②搞好政治宣传工作,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模糊或错误认识,改变传播环境。‎ ‎③打造特色文化产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文化娱乐服务为载体,打开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大门。‎ ‎④培养国际青年人才,促进国际青年间的文化对话和交往。‎ 解析:1.“其原因为反华势力的抹黑”概括不全,由材料二可知还有很多原因。‎ 26‎ ‎2.B项,“就能够改变”说法绝对化;‎ C项,“向同中国竞争聚焦”缩小范围,原文是“向同传统大国竞争重新聚焦”;‎ D项,“再也没有必要依赖传统媒介渠道传播文化信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完全依赖传统媒介渠道”。‎ 2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