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练习(含解析20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练习(含解析20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在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至今。‎ ‎——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文化间的交流。‎ ‎(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 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 ‎ ‎ ‎2.材料 初唐时,饮茶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地,北方饮者较少。8世纪初,饮茶风气开始在北方蔓延,“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启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600余首,诗人达150余人次。安史之乱,陆羽流落江南,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影响历代的茶人纷纷效仿创作茶书。1191年,《茶经》传到日本,使茶学在日本广泛传播,目前,《茶经》已经译成日、英、韩、德等多种文字。‎ ‎——摘编自《中国唐代茶文化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陆羽著《茶经》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羽《茶经》的影响。‎ ‎【答案】(1)背景:唐代大一统与民族融合有利于饮茶风气的传播;制茶业的兴盛;文人对饮茶的推崇;儒家思想的影响;江南经济的繁荣;安史之乱之后,江南较为安定。‎ ‎(2)影响: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茶学的发展,为后世茶文化提供了典范;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向外传播。‎ ‎ ‎ ‎3.材料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对宋代官场之弊有深刻认识,疾呼当政者必须以法令严惩贪赃枉法、蠹政害民的种种行为;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他提出了旨在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缓和社会矛盾的对策与改革方案。在对待农工商关系的问题上,包拯突破了前人强本抑末的儒家传统观念,在重农的同时,主张发展工商业;包拯主张对科举的改革实行弥封誉录考校举人之法。包拯在朝廷为官刚正不阿,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包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选编自《宋史·包拯传》译文 ‎(1)根据材料,概括包拯提出的改革建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拯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建议:以法治吏;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农商并重;改革科举。‎ ‎(2)原因:忠君爱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严格执法;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 ‎【解析】(1)结合材料中的“以法令严惩贪赃枉法”“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在重农的同时,主张发展工商业”“对科举的改革”“为官刚正不阿”等进行概括即可。‎ ‎(2)可以从包拯的改革措施及本身的个人品质进行分析。‎ ‎4.材料 (明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颁(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呈重典。”又曰:“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应政,事专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皇亲帷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听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明史·太祖本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的治国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太祖这些措施的影响。‎ ‎【答案】(1)措施:废除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大力整顿吏治,乱世用重刑,和平年代颁布法律废除黥刺、剕、劓、阉割之刑,不能擅自逮捕皇族。‎ ‎(2)影响:有利于保护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材料 顾炎武一生治学的方向可以用“经世致用”来概括。基于这种思想,他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顾炎武批判宋明理学“用心于内”的方法是“近世祥学之说耳”。他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外向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顾炎武所提倡的治学绝不仅仅是训诂考证,而是与“当世之务”紧密联系的。潘来在《日知录》序中就曾指出:“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辩,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顾炎武治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实地的考察,一是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治学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顾炎武治学思想的作用。‎ ‎【答案】(1)内涵:注重实用,反对空谈;强调实证和实事求是;注重学习和积累知识。‎ ‎(2)作用:有利于纠正宋明以来理学空谈的不良学风,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他所倡导的学以致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突破了中国自古以来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有利于塑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 ‎ ‎6.材料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190‎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7年,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2015年诺贝尔奖委员会 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答案】(1)原因: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越南战争期间,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重视疟疾的防治;屠呦呦及其团队紧密合作和辛勤工作;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任答三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意义: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任答三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1)通过“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得知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通过“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得知越南战争期间,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通过“20世纪60年代,……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得知中国政府重视疟疾的防治;通过“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1971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得知屠呦呦及其团队紧密合作和辛勤工作;通过“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得知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 ‎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 刘昞(约370~440年),字延明,敦煌人氏。父亲刘宝,以儒学见长。“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刘昞十四岁时,投拜到博士郭瑀的门下学习,因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受郭赏识。公元400年李暠割据敦煌,建立西凉,让刘昞主持经籍校勘注释工作,他读书著述更加勤勉。刘昞著有记载前凉张氏政权事迹的《凉书》十卷,撰写了记载敦煌地区史地人物等西凉历史的《敦煌实录》共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实录体史书,又注释了《周易》《韩非子》等书。公元420年,匈奴后裔北凉沮渠蒙逊打败西凉,拜刘昞为秘书郎并请他在学馆中教授弟子。其子沮渠牧犍更尊刘昞为国师,令文武百官跟随刘昞学习经史。刘昞门生弟子遍及河西,“多所成立,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魏世祖平定凉州,士民东迁,拜授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不久刘昞病逝。朝廷诏令:“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根据《魏书》等整理 ‎(1)根据材料,说明刘昞能够“蔚为儒宗”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昞的历史贡献。(8分)‎ ‎【答案】(1)原因:家庭环境的熏陶,并得到名师授业;敦煌地区相对安定,学术文化氛围深厚;当地执政者的重视;个人勤奋治学的态度和优秀的品德才华。‎ ‎(2)贡献:促进了河西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撰写史书、注释已知,为后世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史料;弘扬了儒家文化,为河西地区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文帝十分赏识贾谊的识见,曾准备任为公卿,但因周勃、灌婴等老臣反对,未能实现,让贾谊任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又特召贾谊,问鬼神之事于宣室殿,君臣畅谈至深夜。贾谊后又被任命为梁怀王太傅。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失职,不久悲郁去世。‎ 汉初以来,因为中央政府政策宽容,一些诸侯王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倾向。面对这一形势,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也就是多立诸侯而分别削弱其实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写道,对于行政,“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他指出,民为邦本,民众虽然至贱至愚,却不可以简慢,不可以欺压。“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逮,而民必胜之”,“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据《洛阳才子贾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贾谊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谊的政治主张及其意义。(9分)‎ ‎【答案】(1)原因:遭到老臣的阻挠;汉文帝关注鬼神思想使其政治主张遭到忽视;怀有担当之心,但怀才不遇。‎ ‎(2)主张:多设诸侯并对其加以削弱;以民为本;使民富乐。‎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政治安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解析】(1)据材料“但因周勃、灌婴等老臣反对,未能实现,让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汉文帝又特召贾谊,问鬼神之事于宣室殿”加以归纳概括。(2)第一问主张,据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民为邦本”“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加以归纳概括。第二问意义,据主张的相关知识如削弱诸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民本思想和富民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等。‎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括生活在北宋中期,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参与者,史载:“朝廷新政规划,巨细括莫不预。”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但他刻苦治学,“博闻强记,一时罕有其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知识。但他并不迷信古人和书本,富有创新精神,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沈括非常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并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他的许多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取得的。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也有卓越成就,他由实验得出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这是关于地球磁偏角最早的明确记载。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他也在他的著作中如实记录了不少民间的科学技术人物及其成就,这些都是人们了解当时科技发明的极其珍贵甚至是唯一的史料。他在《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各族人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为研究少数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的主要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取得成就的因素。(9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1)贡献:积极参与并推动政治改革;著述种类繁多,是重要的科技史和社会史资料;注重科学实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2)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流频繁;前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崇尚文化的氛围;沈括刻苦治学、好学创新的个人品质。‎ ‎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可·波罗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长途跋涉,于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出任元朝官职,侨居中国17年。在此期间,他奉命出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后奉命护送元朝阔真公主出嫁伊利汗国,于1291年从泉州启程,经海路到波斯,完成使命后返抵威尼斯。随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游历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狱友鲁斯蒂谦笔录成书,名为《世界的描述》,中译本作《马可·波罗行纪》。该书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富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问世后在西方引起轰动。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生由衷的向往,从而坚定冒险远航的决心。西方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可·波罗行纪》。‎ ‎【答案】(1)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交往的兴盛;元朝的大一统;海陆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 ‎(2)是研究元朝历史地理的重要书籍;是研究中西交往史的重要著作(促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与和平交往);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东方的描述存在夸大成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卓别林,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蹬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卓别林电影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答案】(1)风格:独特的喜剧表演艺术;辛辣讽刺的语言;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 ‎(2)原因:工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法西斯势力威胁世界和平;无声电影的发展;出身低微,经历曲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 ‎ ‎(2)可从卓别林生活的时代、电影的发展、他的出身、经历及个人素质等角度回答即可。‎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