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共15套岳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共15套岳麓版)》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常考知识模拟卷14‎ ‎1、下面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洪仁玕: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一 梁启超: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孙中山: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以免除帝国主义侵略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2、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 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B.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 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 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 ‎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诲之资”‎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站,预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公共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6‎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 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B.资产阶级民主政洽具有局限性 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7、陈独秀、胡适等人原本约定,将《新青年》定位为一纯粹论理的刊物,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就开始出现议论政治的文章。如《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庶民的胜利》《欧战与哲学》等。《新青年》的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 ‎8、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欧美各国从这种经济利益相调 和的事业发达以后,社会便极有进化,大多数便享福。”据此可以推知孙中山( )‎ A.准备致力于发展实业B.主张学习欧美进行革命 C.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D.不赞成社会经济领域革命 ‎9、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1、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此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6‎ ‎12、"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向何处发展 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回答:‎ ‎(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十哪种错误态度?他对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答案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努力与探索。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 ‎2.B 6‎ 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础,我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而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都落后,“中体西用”路径不能使中国富强。材料评价没有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本质区别,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B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肯定传统文化的本位主义,排除A;材料评价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排除C;材料评价显然是否定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排除D。‎ ‎3.A 4.A ‎ ‎5.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根据题意,胡适主张“整理国故”,而非完全否定传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胡适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故D项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胡适主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而非反对社会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 ‎6.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题目中未涉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政治斗争和批评时政的局限性.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体现了国人思想启蒙的重要性.这表明陈独秀认为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故选A项。‎ ‎7.D 8.D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主张,没有提及发展实业,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欧美调和社会矛盾的方式,而非学习欧美进行社会革命;故B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主张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故C项错误;在民生方面,孙中山主张调和的方式缓和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采取缓进的方式,故D项正确。‎ ‎9.D 10.D ‎11.D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这就解决了困扰改革的路线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故选D。‎ ‎12.D 解析: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民主革命道路的问题.不是共同点,故A项错误;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国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不是共同点.故B项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不是共同点.故C项错误:这些理论成果都体现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点,故D项正确.‎ ‎13.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速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6‎ ‎2.略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包含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以及材料二中“不承认任何传统权威和因袭的教条”来回答认识;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从“社会原因和思想以及民主发展”等回答即可。‎ ‎2.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中信息提取相应的观点,其次要对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从信息中可以提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结合成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进行论证即可。‎ ‎14. (1)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批判了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毛泽东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全力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基本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4)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