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 06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问题
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问题都学啥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与原理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也就意
味着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严禁倒挂。
(5)读数时,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与刻度面垂直。无需估读。
(6)记录时,写好准确值和单位
【注意事项】
(1)使用时要看清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确认或调节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使用前指在零位置;
(3)使用时注意避免弹簧测力计称钩与称壳之间的摩擦力。
3.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物理含义
弹簧测力计读数就是指其挂钩受到的拉力。这个力的大小与挂钩拉动的物体所处的情形
有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问题的考法
【例题 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分度值为_____,量程为_____,其读数为_____N。
【答案】0.2N,0--5 N, 3.
【解析】最大量程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到最长所受的力,有时也指标尺上的最大刻度。量程是指能测
力的范围。分度值就是标尺上两个相邻的最小刻度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简单,要
先搞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一定要看指针末端所指的位置)读出
所测量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0.2N,虽然指针在 2.8~3.0 之间但靠近 3,根据就近读数
的原则,所以示数为 3N。
【例题 2】请完成下列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 1 所示的弹簧秤______(填“能”或“不能”)马上用来测力的大小,需要先______.
(2)如图 2 所示,拉力 F 的大小是 3.6N,请你在图中画出指针所处的位置。
图 1 图 2
【答案】(1)不能 校零 (2)如图所示3
【解析】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常见的考查方法是画出指针所处位置读出读数,这题是
逆向思维,今后中考这样的考查方法值得注意。
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问题的训练题
1.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
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分析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
②甲弹簧受 4N 拉力时的长度跟乙弹簧受_____ N 拉力的长度相同.
(2)如图所示的 A、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若
甲弹簧的刻度如图 A.
①由图知 A 弹簧的量程是 4N,B 弹簧的量程应是 N,
② B 弹簧的分度值是 N 。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
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现为探究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如4
下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段.
②分别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拉两弹簧,然后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答案】(1)①正比;②2(2)①2,②0.1(3)①不同②相同.
【解析】(1)①分析数据可知:对于甲弹簧而言,当受到 1N 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1cm. 当受到 2N 拉
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2cm. 当受到 3N 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3cm. 当受到 4N 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4cm.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甲弹簧受 4N 拉力时的长度跟乙弹簧受 2N 拉力的长度相同.
(2)因为甲弹簧受 4N 拉力时的长度跟乙弹簧受 2N 拉力的长度相同.所以
①由图知 A 弹簧的量程是 4N,B 弹簧的量程应是 2N,
② B 弹簧两个大格之间平均 10 等分,所以分度值是 0.1N 。
(3)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
关系,现为探究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得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
这样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做到。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弹簧,然后比较弹簧伸长的长
度.
2.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 3 N 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
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 3 N 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 B.3 N C.6 N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指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然为 3 N。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指针位于第二小格 A 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 B 处,
则手对测力计的拉力为( )5
A.2.0 N B.1.8 N C.1.9 N D.2.1 N
【答案】A
【解析】分度值为 0.2N,AB 之间 10 个小格,代表 2N,所以手对测力计的拉力为 2N.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长度为 2.2m B. 通电螺线管左端为 S 极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 D. 温度计的读数为 4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测量工具的读数以及右手螺旋定则。A 项中测量值应该是 2.10cm,注意刻度尺的单
位及分度值,注意要估读一位,A 错误;根据右手螺旋定则,B 项中的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 极,B 错误;C
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C 项正确;D 项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37℃,D 项错误。故选 C。
5.测一个大小为 8 N 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 ( )
A.量程为 10N,最小刻度值为 0.2N B.量程为 5N,最小刻度值为 0.1N
C.量程为 15N,最小刻度值为 0.5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答案】A
【解析】这里的难点是为啥要选择分度值小的弹簧测力计,而不选择分度值大的?原因是分度值小,指针
位置容易落在刻度线上,读数准确。6
首先可以知道选择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要大于 8 N,根据这个条件限制就可以看出选项 BD 是不符合题意的。
只能在选项 AC 确定答案。再一点就是要选择分度值小的测力计,读数时更准确。所以最后得到本题答案是
A .
6.如图所示,量程为 0~5N,示数为 3.6N 的弹簧测力计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规格相同的四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该测力计量程为 0~5N,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读数为 3.6N;
B.该测力计量程为 0~5N,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读数为 2.4N;
C.该测力计量程为 0~5N,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读数为 3.4N;
D.该测力计量程为 0~5N,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读数为 0N。
7.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3 3
4 4
0
- 3
15
1
甲2
3
4
5
N
15
甲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7
【答案】力;4.6。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N,指针在 4N 以下 3 格处,
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4.6N。
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读数为_____N。
【答案】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量程的概念,掌握读数规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这
类题型是中考题常见类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0.2N,虽然指针在 2.8~3.0 之间但靠近 3,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所以示数
为 3N。
9.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琅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汁的簞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8
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
图所示,其读数为 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呰数据与钩码的数
据放到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
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1)竖直;(2)静止;(3)3.4;(4)小虹。
【解析】(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
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3)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3.4N;
(4)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该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物体,这样结论根据有普遍性,故小虹同学的是正确
的。
10.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
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
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的改变,
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9
【答案】(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①②③或①②④;
(2)①小于;②形状;排开水的体积.
【解析】(1)要探究浮力大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①结合题意,首先要做出自己的猜想,再根据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出探究的因素;
②根据猜想选择可用于探究的实验步骤,即可得出需要选用的图.
③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浮力大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2)利用浮沉条件,步骤一铁片下沉说明 F 浮 1<G,步骤二铁片漂浮说明 F 浮 2=G,所以 F 浮 1<F 浮 2;步骤
二把“碗状”铁片浮在水面上,没有全浸入,这样虽然改变了形状,但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
以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
A.测物体所受的浮力要利用称重法,即 F 浮=G﹣F 拉,故每次必须要选图①才行;
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故应选用图①②③或①②④;
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应选用图①
④⑤.
B.①第一次铁片下沉,说明 F 浮 1<G,
第二次铁片漂浮,说明 F 浮 2=G,所以 F 浮 1<F 浮 2;
②本探究实验把铁片弯成“碗状”,改变了形状,虽然都是水,但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得出结论
是不正确的,即: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排开水的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