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画《长颈鹿》一、活动背景: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发现很多孩子聚集在图书区在讨论着什么:长颈鹿长什么样子?在哪里见过长颈鹿呢?它生活在什么地方?住在什么房子里……看来孩子们对长颈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颈鹿虽然很高大,但是很温顺,他的长脖子也很与众不同。从故事中,孩子们还了解到长颈鹿是一个有爱心、会帮助别人的动物。它的长长的脖子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绘画创造空间。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运用圆与各种线条进行简单的组合,来表现动物的造型,并能初步表现画面不同的背景。所以,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此活动。二、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大、小圆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2、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想象画出长颈鹿的各种乐于助人的情景。三、活动准备:长颈鹿范画、背景图2幅四、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纸的中央画一个大的椭圆,在纸的一个角画一个小的椭圆〕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师: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也接了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师: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幼儿猜测)(二)讨论演示1、教师示范画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师: “长颈鹿还缺少什么?” (添长颈鹿的眼睛、角等等)师: “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师: “长颈鹿腿是粗的还是细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添画)2、讨论长颈鹿动态画法(1)师:长颈鹿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动物,他会用它的长脖子帮助谁呢?”(2)教师利用故事的形式,摆出长颈鹿脖子的不同姿态。引导幼儿画各种不同动态的脖子,并出示相应的背景图片。师:一天,小动物和长颈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条小溪,小动物跳不过去,长颈鹿一声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变成了什么?(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水平变成“桥”)师:小动物来到草地上,想找个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长颈鹿一声不想,又变成滑梯,它是怎样变成滑梯的呢?(把脖子伸向草地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倾斜变成“滑梯”。)师:长颈鹿肚子饿了,长颈鹿看见树上结着许多大苹果,就把小动物一个个送到树上吃苹果,它是怎样把小动物送上树的?(把脖子伸向苹果树,长颈鹿的脖子成变成“升降台”)(三)幼儿创作1、创作要求师:长颈鹿为什么会做这么多的好事?(因为他有长脖子)请那么把长颈鹿做的好事都画出来。2、教师指导每位幼儿画一件长颈鹿做的好事,可以结合故事内容,也可大胆想象。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四)评讲活动1、请幼儿讲述图画的内容师:你的长颈鹿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它是怎么做的?师: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五、活动反思:一、利用情景,激发兴趣。我在第一个环节中,设计了大蛋和小蛋打招呼的情景来介绍长颈鹿的基本特征,使原本枯燥的演示成了有趣的画谜,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使技能成为情景的一个部份。在这个猜测的过程中,幼儿在思考中回忆、总结一些动物明显的特征。幼儿从有长脖子的动物中去找,一下子就发现了长颈鹿。然后得出经验:原来大蛋和小蛋的组合是长颈鹿,于是产生了参与画长颈鹿的愿望,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我整个教学活动以情景为主线,因为这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许多有助成长的极为关键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经验,还包括情感经验、知觉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美感经验,创设有情景的美术活动环境,有利于从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出发,让幼儿主动学习积累各种经验。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必须为幼儿创造主动想、大胆说、自由画的机会,其中师幼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师生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在幼儿美术的创作中,凡是幼儿知道的或可能知道的,就应当尽可能地把幼儿推到台前,来让他们自己开讲。所以,在示范过程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例:提问 “长颈鹿的头上还少了什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腿是什么样的?”等有变化的问题去引起幼儿思索的兴趣,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参与讨论。美术活动的讨论是在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我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围绕“好心的长颈鹿会帮助别人干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地谈论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同时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美术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助人为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