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手形变变变
领域
艺术
活动类型
绘画
活动内容
手形变变变
活动来源
省编P25
实施时间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
教育价值分析
小手是小朋友身体重要部分,小手会做许许多的事。中班的幼儿的绘画意识已经从小班的涂鸦,而是能逐步表现物体基本特点,并能有意识发挥创意,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能进行简单描述。
活动目标
1、描画手形,并能利用手形进行简单的创意描画。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术自己的绘画。
活动准备 活动难点
油画棒、纸等让幼儿对自己画的东西,形成一个用语言来描述,之前幼儿也未接触过,因此比较难。
难点剖析
教师先将自己的画进行介绍为幼儿示范,再请几个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开始介绍,以强带弱。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1、 请幼儿猜谜语:(手)2、 谜面中为什么将手说成树?(引导幼儿发现树与手形间的想像之处)二、想像与讨论1、 幼儿张开自己的手,想象一下,我的手还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用什么方法?(教师通过幼儿说的变手形方法,进行展现)2、 讨论幼儿书中,“手形变变变”变成了什么?三、创作手形画幼儿自己印手形,大胆发挥想像,进行手形变变变。四、展示作品 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我的手形变成了什么?
谜语引出激发幼儿思考与兴趣。 此环节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个,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结合幼儿用书,让幼儿产生兴趣,原来手可以变出这么多的形象。 互相交流自己的创作,让幼儿的兴趣得以延伸。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因此,我们摒弃了“师教幼学”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传统做法,而希望追求“趣味、想象、创新”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理想状态:即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灵活多变的组织、幼儿对活动轻松愉快的参与,异想天开的创造和大胆的自我表现,以此达成“情感与技能并重”的《纲要》艺术教育理念。 同时,我们尝试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格局,组织幼儿进行多次、不同层次的作画,引导幼儿对手的变形深入感知、大胆尝试、想象创造,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活动中,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通过幼儿的三次作画,分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为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提供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