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中学位于沙洋县东北边陲的马良山北麓,东临汉水,是一所有着51年历史的农村中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但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了三个“严重”的局面,即优秀教师严重外流,截止2008年9月,学校共流失年轻教师26人,占学校原有教师的30%;优秀学生严重外流,仅2008年9月,我镇小学毕业生外流104人,占学生总数的36.7%;教学质量严重下滑,2007年中考,我校综合排名列全县14名,2008年中考,综合排名列全县15位。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如何举“科研兴校”大旗,达到“管理为先,教学为重,教师为本,校和为根”的办学目标,学校加强管理,大力推行“有效教学”方略,不断探索农村初中改革的新路子,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一年来,我校2009年中考由去年的全县低谷一跃成为全县综合排名第二,其中政治排名第一,英语排名第三,语文排名第五,数学排名第六。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有效教学,是提升质量的催化剂。
一、开好“三会”,达成一个目标
一年来,我们在教学质量管理上认真开好“三会”。即开好校委会,以增强目标意识;开好班主任会,以增强合作意识;开好科任教师会,以增强质量意识。总之,围着“质量”思路子,看着“质量”想法子,谋划“质量”动脑子。
在校委会上,我们要求每一名校委干部要切实当好毕业班科任教师的“后勤部长”,即增强服务意识,在学科管理上,我们尝试“点面结合,学科互动,分月调控,整体推进”的策略,将有效教学的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点面结合,就是备课组与教导处的有机结合,每一位教师在备课组内是“点”,而每一个备课组在教导处内也是一个“点”。“点”上的工作抓实了,“面”上的工作便整体提升;校委会成员包干到“点”,协调在“面”。这样,既明确责任,又上下联动。学科互动,就是改变原先的备课组之间信息闭塞,“老实不相往来”的局面,定时举办骨干教师传经送宝会,年轻教师拜师学艺会,优秀教师学术交流会等,让每一位教师既有学科内的专业知识的提升,又有学科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分月调控,就是月初有布置,月末有检查,月中有调控。这种调控不是走过场,做样子,而是脚踏实地的研究与再研究。譬如作业批改,年级组不是看看进程,统计数字完事,而是发现作业批改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挖掘作业批改的“质”与“量”的有效、有度问题,探讨作业批改的时效,对学生知识积淀的反作用力问题等等。整体推进,就是不落下一门学科,不落下一名学生。正如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在班主任会上,我们主抓班级管理,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校认真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八荣八耻”为内容,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热爱集体,保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细小环节抓起,把不说脏话,不乱扔杂物,不酗酒抽烟,不迟到早退,告别“三厅两室”等作为基本要求,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定期开展“文明班级”、“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
在科任教师会上,我们的重点是“鼓励”。一是精选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供教师们学习,以树立心中偶像;二是向全体教师推荐全国名师的“精品课”实录,以节省教师成型成本;三是教师的“竞技工程”的系列化,以展示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特色。
“三会”形成共识,“三会”凝聚了力量:要走出低谷,要步入辉煌——太阳已不是那个太阳。
二、实施“三同”,打铸两个精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不创新就意识着死亡。如何走出低谷,我们提出“三同”。即“同课异构”,“同案异教”和“同教异评”。
同课异构,即同一课程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个人写出学案,再在备课组里交流,集思广益对学案进行加工、整理、成型。譬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问题探究型,有重点突破型,有朗读品味型,也有课件辅助型,可谓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同案异教,即不同的教师(这里指个性化独具的教学风格)尝试着在不同班级讲授同一学案。以彰扬不同的教学风格。例如去年10月8日至11月12日的“同课竞技”活动,我校就有55位教师展示了精心准备的观摩课,其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有39位,听课教师达460余人(次),有组织的评课会达10余次,可谓是“万紫千红才是春”。
同教异评,即在同一备课组内,不同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同授一课后展开自评、他评与互评活动,这个“异评”打破年级界限,学科界限,让愿意发表意见或建议的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种“高峰论坛”,既让年轻同志增长见识,又让年老教师感悟良多,可谓是“一枝红杏报春来。”
“同课异构,同案异教,同教异评”活动的逐步深入,打铸了两个精品,即“精品课例”与“精品课件”。代建丽老师的《杨修之死》,刘承老师的《巧学数学》,金龙老师的动画课件,田宇君老师的《生活中的数学》,王志琼老师的《民族风情大展示》,江大祥老师的《地球,我的家园》,邓素梅老师的《英语教学ABC》等课例与课件都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三同”活动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1)坚持了一个中心,这就是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每一位教师都努力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终极目标。
(2)落实了两个到位。这就是“实施新课标的思想与行动到位”和“整合学科知识的手段与技能到位”。这种自学、互学、自律、他律的局面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思想素质与知识素质的全面提升。
(3)推动了“三个工程”。这就是“书香校园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和“同课竞技工程”。由于教师们阅读得多了,研究的多了,教研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年轻教师龚清平仅今年就在《中国教师报》、《山西教育》、《语文报》、《好家长》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有了名师的引领,老师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刘昔清、龚清平制作的“模型照相机”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二等奖。
“三同”锻炼了教师,“三同”发展了学生:要走出低谷,要步入辉煌——月亮已不是那个月亮。
三、把好“三关”,实现整体提升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档次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在落实好备、教、改、导、批、辅、考常规管理环节的同时,重在以实现整体提升的把好“三关”。提出了教科研工作的新思路,实施教研计划,坚持全程教研,全员教研,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1、把好“研究有效课堂”关。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教育局2009年1月编发的聚集课堂教学,立足有效发展,凸显质量效益《有效教学学习读本》,弄清它的含义与理念、过程和策略。尤其是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深入的讨论。特别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修炼”给了教师们很大的启示。“专业阅读”成了教师工作之余“充电”的第一要务;“说课、听课、评课”是教师技能锤炼的“三步曲”;“微观创造”是教师在突发事件处理时的点滴机智积淀;“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提升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学习质量的法宝;“教学日记”是教师成长的见证;“教师合作”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全新工作方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在课堂。小小的课堂,无限的知识空间,只有牢牢抓住了45分钟,才能实现“减负增效”。然而,随着教师结构的不完备,学科配套的不理想,“上了一节课”跟“上好一节课”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所需的态度、水平和能力就大不一样。诚然,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优化课堂结构是教研教改的主旋律,是我们马中人不懈的追求!于是我们严格要求教师深钻课标,深钻教材,分析学情,认真备课;做到没学案不准进教室,没激情不要进课堂。提倡候堂制,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智慧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
2把好“研究学习动态”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包括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学生问卷评教活动,具体办法是:各班派出不同层面的学生代表(占全班人数的30%),填写书面问卷表,对本班科任老师进行客观评价;他们就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老师们研讨;教导处汇总梳理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动态研究。
为了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中午,有许多同学自觉到教室里做练习,许多老师自发到教室答疑。一年来,老师们争先恐后,废寝忘食,坚持午间一小时的下班辅导,晚前五十分钟的面对面交流。这样不仅用足了时间,激活了思想,更为中考争取了主动性。通过零距离的师生交流,优胜者增添了竞争的动力,意志薄弱者增添了信心,学困生得到了鼓励,贫困生受到了关爱。
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不管是月考还是抽考,每考一次,年级组都会对考试成绩进行表格式分析。透过数据,纵向可以发现学生的变化,横向可以看出相互的差异。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年级组为单位,或以班为单位,或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全面慎重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科,分析到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是科任教师或是年级组长,也能对各班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一口清”。
从心理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女生重文,男生重理,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口味投其所好,结果就出现了“偏科跛腿”的现象,缺任何一科总分就拿不上来。即使是七八年级很优秀的学生,到了九年级也会出现成绩的不稳,升学的压力也会使他们出现情绪的波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课间培优补差的措施,抓两头促中间,确保了中等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把好“研究中考环节”关。
毕业班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中考质量的突破是我们管理的终极目标。新学年开始,我们就成立了迎中考教学工作指导专班,组织召开了各学科复习备考牵头人会议,制定了教学复习计划;学校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为座右铭,采取校长与年级组长,年级组长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形式,签订了“中考责任状”,极大地调动了毕业班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不负众望,为了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全体老师变压力为动力,不甘居平庸而拼搏进取。
中考涉及到的内容覆盖面广,千头万绪。只有整合资料、提炼信息才能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将任务化整为零,每个人精编教案,然后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团结协作,成功地举办了文综备考会。还在校际间研讨中考,知己知彼,互通有无。
我们还研讨教改趋势,根据中考要求,我们着力进行体育锻炼和学生操作的训练。采取了“培优促特”的战略,在代建丽和刘承两位班主任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成绩均比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的确为今年中考质量锦上添了花。
蔡元培先生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我们清楚,没有上级领导的指引,没有前任校长的铺垫,没有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没有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没有全体学子的负重拼搏,就没有今日马良中学的辉煌。我们知道,昨天的成绩只是历史,明天的辉煌,还需要我们百倍的努力。我们还知道,明年的中考形势将更加严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会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挑战自我,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马良中学,为马良地区经济的发展注一泓清泉。
马良中学
2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