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有序有效”教学
【摘 要】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PPT”与旧“五步”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指出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核心方向;“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有序”“有效”手段之一,是今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的一个“航标”。【关键词】“PPT”模式;“五步”模式;网络环境;“有序” 教学;“有效”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以惊人的加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教育领域,使学校课程与教学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教育跳跃式发展的新机遇。众所周知,现在的信息技术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育环境,它必将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多媒体技术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教学信息传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由此产生的远程教育更是给整个教育的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变革。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几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种能让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更有序、有效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就是我探索中的一种,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不单纯指利用电脑室局域网与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教育,而是在自主构建“个人网站”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利用电脑室局域网与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实践操作五个环节,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离不开这一框架。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当学生的答案不是教案中预想的,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提问其它学生,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不了了之。总之这种“剧本式”的教学,学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不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各地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一般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引入;再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新知识;然后拓展应用知识,最后学习评价及反思。这样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参加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知识,最终掌握与消化它。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教师要在短短的40分钟教学活动组织得“有序”“有效”,这也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旧教学模式下的“有序”“有效”教学有序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每个活动要有秩序,步骤明确,分工合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另一层意思是活动之间有层次,逐步递进。有效,就是要有实效,即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让其有秩序,步骤明确,应该不是问题,问题是当这个活动步骤太多,单纯的“PPT课件”教学模式,一版面不能呈现完,学生因为个性差异导致操作的不同步,教师就很难在活动时间上调控;即使PPT课件一版面能呈现完,活动也受教室空间的限制,你不能保证座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也能看清楚你的活动要求。在一些公开课上我见到了常见的三种解决办法:一是打印成纸张文档发给每个同学;二是利用网络教室控制软件小屏幕演示;三是把“活动内容及相关资料”以电子版形式(或者是FTP形式)共享给学生。先说说第一种,学生手上有资料,操作起来明确明了,不为一种好方法,但是你能保证每节课都给学生这样的资料吗?我想你可以做到,学校领导也不会让你这样干,现在哪个学校不提倡“开源节流”、不提倡“无纸化”,而你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都做不到“无纸化”,其他老师怎么办?这种方法也只能在“公开课”上用用,平时上课我想这样的老师还是原始的“PPT”模式。第二种,虽然看上去解决了“无纸化”及教室空间问题,但是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的活动时间差异的问题一样没有解决,而且教师控制占用学生电脑屏幕,本身也是一种传统教学方式,心理学上叫“堵塞”教育。至于第三种,解决了“无纸化”和教室空间问题,及学生实施活动时也不会因个性差异导致的活动时间差异,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因为同一时间访问教师“服务器”而导致“下载”速度缓慢甚至“死机”,即使成功下载,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做到“文字描述与相关资料”一一对应才能完成活动,这就必然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诸如以上办法,或许你能做到每个活动有秩序,步骤明确,分工合理,但是,长期以往,你能保证教学活动之间有层次,逐步递进。能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吗,能保证你的教学不会回到“五步”走旧模式?能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吗?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有序”“有效”教学确切一点讲,《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也应该是“五步”走的新模式,大概就是“情景引入——基础知识——实践探究——知识拓展——学习评价”,它与旧“五步”模式不同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你必须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及把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应答性学习、交往和体验,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进行探索,其中“网络环境”下的“有序”“有效”教学就是典型成功案例之一。它的成功要素就是有效的利用了信息技术最重要的两个特征,而让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必须自主构建“个人网站”这个平台为前提,充分合理地利用电脑室局域网与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下面就我教学中的一节实际课例《利用PPT制作MV》来说明“网络环境”下的“有序”“有效”教学模式。1、整体框架结构以flash动画制作主框架,因SWF文件能做到图、文、声、影集成,占用空间小,交互强、操作方便等特征,这样的界面能引起学生共鸣。 2、网络环境”下“五步”模式 情景引入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入情境。因为有个人网站做教学框架,情景引入你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如《利用PPT制作MV》,我将在“土豆网”上下载“5.12” 《我们在一起》的MTV挂在网站上让学生收看。 基础知识 新知识是每节课教学的重点,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有多种,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老师只能是引导与辅助,所以我们在“网络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解决“无纸化”、教室空间、及学生实施活动时也因个性差异导致的活动时间差异的问题,如《利用PPT制作MV》,我将利用录制好的视频来教学生,怎样在“PPT”中插入《我们在一起》的歌曲。 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探讨交流合作是“练习”必要手段,通过课堂应答性学习、交往和体验,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个人网站”能明确说明每个活动的秩序及步骤,小组分工与合作等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有个性与整体差异,这样就具有层次与递进关系。如《利用PPT制作MV》,我们可以通过“5.12” 《我们在一起》的MTV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思考问题,任务递进式,培养其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要注意合理合情,拓展的知识应该与本节课程重点相关,而不是东拉西扯,不着边的扩展。如《利用PPT制作MV》,我们应该拓展知识重点“音频”“视频”的处理上。 学习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只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即树立“教师即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课堂学习评价不单纯是教师评价学生,或者是学生评价学生,更应该体现学生评价老师,老师学会从评价中反思,更应该引导学生从别人评价中去反思自己的本节课学习活动。所以,在《利用PPT制作MV》,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评价方案。 3、“网络环境”下“远程”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教学信息传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由此产生的远程教育。很多计算机老师都有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学校我可以利用电脑室局域网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但是,课后呢,学生回家想持续学习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充分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这个利用主要不是让学生到Internet网络中去找他要学习的相关内容,而是老师把你的“个人网站”搬到Internet网络中去。自己学校或个人有“域名”网站的,这个很容易做到,这两项都没有,你也能做到将“个人网站” 搬到Internet网络中去,方法很简单:申请一个免费“博客”,然后将做好的个人网页“复制”“粘贴”到“博客”中去,相关图、声、影资料上传到“博客”网站服务器上就可以了(参考实例: http://www.1363.cn/lzlxf)。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网络环境”下“远程”教学。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在探索web 2.0下的“远程”教学模式。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从传统学校教育的诸要素入手,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课堂活动、教师角色、学习活动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是就在这样一个新形式下诞生了。
【参考文献】1. 陈琦《中学计算机教育文选》 光明日报出版社2. 耿福生《教师教学专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3. 《多媒体教育技术》 中国计算机学会4. 《中学计算机教育学》 中国计算机学会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国教育部6.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误区分析》 中国教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