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精品课一词前些年已听闻,当时因为是会议上领导提出的一个概念,而没有实质性解释,也没有实际任务布置,所以对其并不关心,也不考究它是什么意思。今学期,我们数学科组把精品课活动摆上了主要工作位置,并计划以后每年都搞,持续下去。这样,就不能再莫视精品课了,因为活动里每个科组成员都要参与,包括教案设计、听课、评课、反思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少,最后还要谈心得、写论文。但活动开始及一段时间,我及我们一些人都不清楚什么是精品课,布置任务的上级、执行任务的领导都没有给精品课一个明确的解释,究竟什么样的课叫精品课?精品课的形式、架构、要求是否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与教研课、常态课有什么区别?等不甚了解,谁也解释不了。活动是在朦胧中进行的,我也是带着疑惑参进其中的。经过多次的听课、听评课、科组会议,我逐渐对精品课有了自己的理解。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打磨,打磨,再打磨,然后出精品。打磨出精品!我恍然大悟:哦,原来精品课跟工艺品一样要打磨才出来的。就是说一个课题要反复地试教,反复地研究,反复地修改,直到没有纰漏,没有瑕疵为止。精品课就是没有缺点的课,完美而理想的课例。这是我现在对精品课的理解,也算是一种收获吧。心中有了理解(自以为),自然踏实了许多,毕竟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为了什么而做。可现在我常在想:花大力气(全科组成员参与,几个月时间的过程只研究一两个课例)打造出来的精品课有什么作用呢?难度它是一个模!让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拿来使用,让我们都按照这一模式上课?若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以后我们就不用备课了。可经验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教学不同零件制作能复制,它要按内容、对象及教师自身特点而改变。难度是一种引导!先让全体成员参与打磨过程,让我们都知道怎样能打磨出精品课,好让我们日常自己各自打造出自己的精品课来,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细想起来这也不大可能。因为精品课要反复试教才出来的,同一个内容我们自己平常每年只能上一次或两次(任教双班的),怎么也不能磨?难度这只是上级领导工作中的一个噱头!意在自己在位时搞出一些名堂来,好让他能够记入光辉史册或工作有些许“踏实”感?若是这样,那我们教师整天不知为谁而忙乎?抑或是一种精神!精品课是完美的课,要求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做到完美无缺,使我们的课堂精彩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