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学生读书
加入VIP免费下载

闲谈学生读书

ID:320284

大小:12.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闲谈学生读书从师范院校毕业分到中学教语文、当班主任,转眼之间,20年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期间,所见、所闻的关于“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话题不绝于耳,每遇适合的机会,我就去宣扬我的读书主张,宣扬读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今天,我不揣浅陋,愿和学生及家长同志们再谈学生读书话题。                            我们的小城读书氛围不浓我这里所说的读书,特指读文学书籍。且不说山东17城市中只有东营没有综合性大学了,即便是石油大学还在的日子,我们的周围又有多少人和你讨论文史哲呢?我们居住的油城,理工类、科研型人才居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热血。他们熟悉专业,精通业务,数理化,甚至英语,都是他们的专长,唯独于文学书籍,接触不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自小耳闻目染,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文学的兴趣,及至上了学,遇到不懂的题,问家长,数理化英语自然不在话下,语文?阅读?对不起,你别问我,我不会。如此几次,孩子也会懂得,“哦,原来语文不重要。”孩子的科技意识开发较早,小学生就会操作计算机,中学生甚至会编个小软件,伊索、安徒生、李白、杜甫?对不起,不认识。至于我们那些身在采油、勘探、钻井、作业一线的石油老大哥们,因为白天的劳动强度相当得大,清晨出去,日落回家,吃完晚饭就只想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休息休息,多数人是没有读书的闲情逸致的。错过了最佳的读书时机,等到孩子上了中学,发现了语文学习的问题,却发觉已无从入手。                    板凳须坐十年冷,功到自然成正如我们熟知的那个故事中的富商要建设一个“空中楼阁”而无从着手一样,学生学写作文、做阅读,没有厚实的读书做积累也是无法实现的。发现孩子不会写作文,不会做阅读的家长自然是着急的。病急乱投医,恨不能给孩子找一个“名师”,传授一些技巧,让孩子迅速学会作文,学会应对阅读理解。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样的“名师”是不存在的。让孩子学会作文,学会应对阅读理解,有没有捷径呢?有的,就是读书。“读经”运动的发起人,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王财贵说)我大女儿比较聪明。我开始教这些功课(指《论语》,笔者注)的时候又太慢了,千万不要太慢,越早越好,所以五六年级才教她,她就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太聪明了,“我们学校又不教,我们老师又不考试,我们同学又不读,我干吗要读?”啊!没办法,所以她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学这一点点到了初中高中啊,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导,下笔千言,就只学那么几句哦。我的第二个孩子是男孩,是比较笨,所谓比较笨,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学校里都可以表现,一二三年级都是二三十名,都是后边的,老师以为他有自闭症,……到了六岁还不大会讲话,到了七八岁还流口水这种人,……我不紧张,因为我知道,我懂心理,所以我不紧张。到了他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拿一本书(指《老子》,笔者注)给他说:“孩子啊,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读读这本书了。”拿去给他翻,第一页读给我听。他就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把第一章五十几个字都读了,都没有读错,我翻第二页,第二页就读了:“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个几个字,总共一百十几个字,统统没有读错,一个三年级,成绩这么差,而且是小子,一个小子就在读《老子》这本书,是小子读《老子》,而居然没有读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注音,所以他没有读错啦,所以太简单了嘛!……我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老子》八十一章,多少天背完?四十天。四十天背完!我从来没有指导过一次,只有说了那一句话。三年级读《老子》,然后四年级读《论语》,然后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叫作脱胎换骨。他的聪明是父母亲生给他的,他的天生的秉赋啊,但是他这种是秉赋很差的孩子啊,只是读了不过半年,他就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里面变,气质变,他的头脑变。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变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去跳级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来读两年要去考大学,我们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学,所以第三年就浪费掉了,考上台大。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大学,考研究所。台北两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大,政治大学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湾大学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两个第一名。大家都说:“你的孩子是天才。”我说:“最笨的。”大家问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老子》,会背《老子》。(引自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于七至九年级的中学生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我们可以看看,有多少孩子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其实,关于“读书”与“作文”的话题,前人的论述是很多的。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写道: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 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先生认为作文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读书。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文不需要讲解过多的技巧,功到自然成。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家报社要把自己的报纸数字化,可20多年前的报纸还都是铅字印刷,总编就让一个实习生把报社历史上优秀的稿件逐篇录入一遍。那个实习生就每天下班后留在办公室打上几千字。几个月后,每个人都发现,那个实习生写的稿子质量明显提高了。在大家的赞叹声中,实习生说,随着录入的稿子越来越多,自己慢慢开了窍,知道该怎么起承转合写文章了。其实,那些文章报社的每个人入行时都看过,可没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一遍。于是,打字成了实习生深度学习的一种过程,一个乏味的工作就此给他开了“天眼”。(《摘自《大学生》2013年第七期)不让孩子多读书,却逼着孩子跟着“名师”天天作文,正如养蚕不喂桑叶,却奢望蚕宝宝天天吐丝一样道理。鲁迅先生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那些不让孩子多读书的家长,每天逼着孩子作文,能挤出什么来呢?早在1922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就说道:“现在的中学生至少一星期作一篇文,不但中学生做不好,便叫我做也必定越做越不通。”                              关于读书的时间和方式“名师”找不到,家长又开始犯愁。“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听之任之吧。”“当然不能听之任之,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啊。”“读哪些书呢?再说孩子天天忙着写作业,哪有时间读书啊?”关于读书,“课程标准”中,规定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必读书目,要先把这些书读完。在此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什么时间读书呢?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人而异。大致来说,小学1-6年级和初中7年级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做好读书笔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阅读中提高,提高中阅读。已经错过这一时期的孩子,只能见缝插针,不拘形式,学习古人“马上、枕上、厕上”,少玩些电子游戏,少刷些微博,多读书,读好书。对于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一看书就困,一看书就头疼的孩子来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方式。1.讲读。爸爸、妈妈可以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读给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听,培养孩子听故事的习惯,不讲故事不睡觉,不听故事睡不着。2.听读。仿照着评书的形式。爸爸妈妈可以把《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窗边的小豆豆》《简爱》等的录音找来,放给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听。可以在茶余饭后,可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在旅途中,关键是坚持,持之以恒。3.陪读。孩子不喜欢读书是因为没有受到感染和熏陶。“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家长上网聊天,打打游戏,朋友来访,一起打打牌,搓搓麻将,小孩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上网玩游戏、打牌。如果家长自己不读书,家庭就没有读书的氛围。家长如果能有空读读书,经常和孩子交流一下读书心得,那效果肯定是极好的。4.赛读。约上十个八个志趣相投的同学,规定书目,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可以像“百家讲坛”那样登台演讲,坚持几个月,兴趣有了,必定“坛坛都是好酒”。当然,大家可以尝试更多的形式,只要有效。总而言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才是学好语文、学会作文、应对阅读理解的正确途径。特与广大家长朋友共勉之。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