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共7套含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将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   ) ‎ A. 元                                         B. 穆                                         C. 陆                                         D. 贺 ‎2.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它发生在(    ) ‎ A. 三国时期                           B. 春秋时期                           C. 东汉末年                           D. 隋朝末年 ‎3.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4.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 ‎ 10‎ A. 《齐民要术》                  B. 《兰亭序》                  C. 《伤寒杂病论》                  D. 《九章算术》‎ ‎5.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该穿汉服                           D. 学说汉语 ‎6.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  ) ‎ A.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 造船业发达                C. 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D. 丝织业兴旺 ‎8.右图直接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 ‎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0‎ ‎9.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 A. 人口大量南迁                      B. 孝文帝改革                      C. 张骞通西域                      D. 江南的开发 ‎1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 A. 钟繇                                 B. 司马迁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1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 A. 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                                           B.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 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 ‎1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 A.             B.             C.             D. ‎ 10‎ ‎13.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氐族                                 D. 女真族 ‎14.孙权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该战役是(      )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 南方社会安定                                                     D. 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水经注》 ‎ ‎(1)《水经注》的作者是谁?他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 ‎ ‎(2)引文是《水经注》对什么地方的描写? ‎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 10‎ ‎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 三、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18.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北魏的纠察官),没有俸禄,但在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为“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 ‎(3)通过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 10‎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阅读题干和对选项的分析,孝文帝将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故选A.元。【点评】本题是对孝文帝改革的考查。‎ ‎2.【答案】C ‎ ‎【解析】【分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题首先排除大答案B和D。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和三国鼎立形成的时间。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昭君出塞发生在东汉,属于汉与匈奴关系,A项排除;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有穿汉服的规定,B项符题意; 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处于北魏之后,且也属于民族关系问题,C项排除; 同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也是在北魏之后,D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用排除法解答本题比较适合。‎ ‎4.【答案】A ‎ ‎【解析】【分析】《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他编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兰亭序》是书法作品;《伤寒杂病论》是医学著作;《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齐民要术》知识的掌握。‎ ‎5.【答案】D ‎ 10‎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的掌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说汉语,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6.【答案】C ‎ ‎【解析】【分析】四次,220年前后曹魏政权统一北方,到晋朝北方分裂。,前秦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统一北方384年以后再度分裂。439年北魏统一北方,534年北魏分裂。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北周重新统一北方的.排除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答案】A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的现象是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开始南迁;三国时东吴造船业发达;魏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C ‎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而中原汉族大量迁往江南,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充实了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9.【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低,捉住关键信息,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选B。人口大量南迁应该是两宋时期,排除A,张骞通西域是汉朝时期,排除C。江南的开发是唐朝,排除D。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 ‎10.【答案】D ‎ 10‎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判断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蛟龙”其代表作就是《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成为书圣。 A项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不符合题意。 B项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著有《史记》 一书,不符合题意。 C项顾恺之,东晋时期画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不符合题意。 D项王羲之,其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书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认识。‎ ‎11.【答案】B ‎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阅读题干和对选项的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故选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点评】本题是对孝文帝改革的考查。‎ ‎12.【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政权建立的情况是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城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城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城健康。根据都城位置判断,曹魏在北,蜀汉在西,孙吴在东,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知识。‎ ‎13.【答案】B ‎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可知图中A政权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北魏的建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4.【答案】C ‎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阅读题干,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故选C.赤壁之战。【点评】本题是对赤壁之战的考查。‎ ‎15.【答案】D ‎ 1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最主要的。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项不符合史实,在当时,南方的耕作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落后阶段;AC两项虽然也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郦道元 ;北朝北魏  (2)长江三峡 ‎ ‎【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可以得出出自《水经注》,然后通过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7.【答案】(1)魏;措施:采用屯田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等。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 ‎【解析】【分析】⑴根据题干中的“官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直接改变了曹操和袁绍集团的实力对比,使曹操成为北方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阀,为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曹操的政权是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格局乙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最终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从而就为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⑵本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知识。由材料里的关键词:南迁人民、江南经济、江南许多地区等词语中可以得出考查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雨量充沛;战争相对较少;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才会出现“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⑶由材料里北魏孝文帝、河洛、因兹大举这几个词语可以知道,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及改革的相关知识。北魏建立之后,定都平城。平成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除此之外,孝文帝还进行了改革,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10‎ ‎ 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尽管如此,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前秦政权则统一了黄河流域。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得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也迅速发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则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都是可以使国家实现统一的因素。 故答案为:(1)魏;措施:采用屯田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等。(2)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三、综合题 ‎18.【答案】(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 ‎【解析】【分析】(1)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为“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可以看出,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 (2)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点评】本题考查魏孝文帝改革,对魏孝文帝改革要从其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掌握。‎ 10‎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