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元谋人 D. 北京人
2.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 尧的部落联盟 B. 禹的部落联盟 C. 蚩尤的部落联盟 D. 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3.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禹
4.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
A. 北京人 B. 黄帝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0
5.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种植原始农业,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6.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7.《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8.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9.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蓝田人 C. 元谋人 D. 丁村人
10.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 ⑥出现金属货币。
10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1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生产的出现 B. 火的使用 C. 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12.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13.从猿到人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 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语言产生 D. 大脑开始发达
14.考古人员在对北京人遗址进行发掘时,不会发现哪类物件?( )
A. 厚达数米的灰烬堆 B. 穿孔的骨针 C. 粗糙的石器 D. 已经炭化的木棒
15.“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5分)
10
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吕氏春秋》记载:“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纪念的主人公是谁?他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丰功伟业。
(3)你从他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发?
17.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摘自中学历史在线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
(3)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有被火烧过的成层、成堆的灰烬,在灰烬里还有很多被火烧过的石头、骨头等,并且北京人还有烧烤食物的“厨房”。这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和控制火。想一想: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4)半学期以来学习历史的疑问与心得?
10
三、综合题(共2题;共32分)
18.假如你是河姆渡氏族中的一员,你收到了半坡氏族诚挚的邀请。临行前,请思考以下问题:
(1)你应该去现在的哪一省份?你会捎带什么特产作为礼物?
(2)他们可能会用哪些饭菜招待你?晚上,你将会住在怎样的房子里?
(3)半坡居民为招待远道而来的你,要把猎取的野猪后腿剁下进行烧烤,他们使用的工具是( )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铁制石器 D.青铜石器
(4)在生产生活方面,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有哪些不同之处?(答出三点即可)
19.读图,回答问题:
(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写出图1和图2建筑的名称?它们分别是我国哪些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
(2)你能介绍一下这两处居民分别在粮食领域中所作出的世界性贡献吗?
(3)造成图1和图2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这些与题干中的“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契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情况。本题难度适中。
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夏族形成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黄帝和炎帝的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所以此题选D。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3.【答案】B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人文初祖”。要求选出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传说中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认识。
5.【答案】A
【解析】【分析】半坡聚落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生活在长江流域,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6.【答案】A
10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相传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炎帝因发明农耕、手工业和医学等行业,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蚩尤是与炎黄同期的南方部落首领,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故答案选A。
7.【答案】A
【解析】【分析】据题干“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可知,北京人遗址出土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C
【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内容。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点。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所以①②③⑤是正确的选项;原始居民生活的时期城市还没有出现,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是我国商朝晚期制造的一种铜贝,排除选项④⑥。故选D。
【点评】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1.【答案】A
10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农业生产的出现,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食物,成为了使他们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12.【答案】B
【解析】【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而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
13.【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类进化的相关知识点。从猿到人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直立的姿势使猿的前肢和后肢能够分工,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故选A。
【点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所以会有灰烬堆;学会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山顶洞人,B项符合题意;北京人处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木棒;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信息“不会发现哪类物件”是解题的关键,“穿孔的骨针”是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掌握的技术,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还没有掌握钻孔技术。
15.【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可知是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的居住地点。
10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大禹;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2)大禹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化水害为水利,发展了农业生产。
(3)①大禹治水的成功说明解决间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②大禹治水逐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应具有奉献精神,③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要保护大自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等等。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大禹事迹的掌握,还有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人智慧的能力。(1)通过图片即得出主人公是大禹,大禹冶水是疏通河道。(2)大禹和主要功绩是不冶水(3)大禹冶水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体会出疏与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大禹事迹的掌握,还有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人智慧的能力。
17.【答案】(1)火车、采石场、水泥厂和过量开发。
(2)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因为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3)从食用熟食的角度进行回答即可。周口店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过的地方。
(4)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身边的历史;要保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的史实。(1)导致材料一中“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火车、采石场、水泥厂和过量开发属于人为因素,是可以避免的。(2)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因为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人类的宝贵财富。(2)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火的使用,可以驱赶野兽,提过北京人的生存几率;用火烤食物,可以增强北京人的体质。(3)心得: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身边的历史;要保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的史实。
三、综合题
18.【答案】(1)陕西省。稻谷。
(2)饭:小米饭;菜:鱼、肉、蔬菜。半地穴式房子。
(3)A
(4)种植粟和蔬菜;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建造半地穴式房子居住。
10
【解析】【分析】(1)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因此我们去的省份应该是陕西省。河姆渡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因此捎带的土特产应该是稻谷。
(2)半坡人,是我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因此饭:小米饭;菜:鱼、肉、蔬菜。房子:半地穴式房子。
(3)半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因此半坡居民为招待远道而来的你,要把猎取的野猪后腿剁下进行烧烤,他们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石器。故选A。
(4)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半坡居民会烧制彩陶,河姆渡居民会烧黑陶;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点评】本题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答本题最关键因素是一定要明白你是河姆渡氏族中的一员,你收到了半坡氏族诚挚的邀请。
19.【答案】(1)半地穴式建筑──半坡居民;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居民
(2)半坡居民──粟;河姆渡居民──水稻
(3)地理环境的不同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1是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图2是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2)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种植水稻。(3)两种房屋的架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或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气候湿润,北方气候干燥。
故答案为:(1)半地穴式建筑──半坡居民;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居民。(2)半坡居民──粟;河姆渡居民──水稻。(3)地理环境的不同。
【点评】(1)本题考查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2)本题考查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种植作物。(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