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 15 讲 光合作用 上
题一: 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普通洗衣粉 B.酒精 C.沸水 D.洗衣液
题二: 要将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出来,最好使用( )
A.冷水 B.沸水 C.碘液 D.酒精
题三: 下面是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B.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C.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题四: 下面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
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
C.淀粉遇碘液变蓝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题五: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 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一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盖,其目的是 ,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数小时后摘下该叶片,并去掉遮光的纸片,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下图中的哪一个装置最合适 。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再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发现 部分变蓝,
部分不变蓝。
题六: 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 A 处
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个小时,经酒精脱色后叶片绿色的部分变成了黄白色,清水漂洗后滴
加碘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叶片滴加碘液后图中 A 处的颜色 ,B 处的颜色 ,C(银边)处的颜色 。
(填“变蓝”或“不变蓝”)
(2)滴加碘液后,图中 C(银边)和 B 的颜色变化不同,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图中 A 和 B 的颜色变化不同,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 -
(3)在实验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消耗掉。
(4)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3
第15讲 光合作用(上)
题一: B
解析:裤子上的绿色物质是叶绿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
最佳材料是酒精。
故选:B。
题二: D
解析: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它是有机物,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故选:D。
题三: B
解析: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正确;
B、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
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对实验材料先进行暗处理,因此该实验的步骤:暗处
理→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而不是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
→漂洗→观察,不正确;
C、遮光部分缺乏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照光部分有
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
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正确;
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正确。
故选:B。
题四: D
解析:A、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
是光照。如果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理后叶片中原来
贮存的淀粉消耗了,可以说明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的淀粉是照光部分光合作用产生的,还说
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
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
发生危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题五: (1)淀粉
(2)形成对照
(3)C
(4)不遮光 遮光
解析:(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
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2)用黑纸片把一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盖,其目的是形成对
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
淀粉。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4
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
所以正确的装置是 C,故选 C。
(4)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叶片照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
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观察发现不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
题六: (1)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2)叶绿体 光
(3)淀粉 (4)光照强度(CO2 的含量、温度等)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解析:(1)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
纸片将 A 处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个小时,经酒精脱色后叶片绿色的部分变成了黄白
色,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后图中 A 处遮光部分的颜色是黄白色(或没有变
蓝色),B 处的颜色是蓝色,图中 C 处(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
脱色:几个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
热,目的:脱色,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2)滴加碘液后,图中 C(银边)和 B 的颜色变化不同,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 A 处遮光部分的颜色是黄白色(或没有变蓝色),原因是
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或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3)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
全部转运和消耗。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 的含量、温度等;因此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光照强度(CO2 的含量、温度等)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