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1.(2018·潍坊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2018·乐山中考)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3.(2019·易错题)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出现的现象及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
B.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
C.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
D.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
4.(2018·威海中考)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5.(2018·昆明盘龙二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D.CO和CO2都有还原性
6.(经典题)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窒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用的气体燃料
D.冶金工业常用一氧化碳置换法
7.(2018·江西中考)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8.(2019·改编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 )
9.(2019·改编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CO2选用______(以上填装置代号),这是由二氧化碳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你会选择药品______________,而要吸收二氧化碳,一般你会选择药品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 C 装置,会看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使溶液变色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0.(2017·六盘水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NH3 B.H2 C.O2 D.CH4
(4)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11.(2019·改编题)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
(HCl)
NaOH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入洗气瓶洗气
B
CO2气体
(CO)
O2
点燃
C
N2(O2)
H2O
将气体通入水中
D
NaCl固体
(MgCl2)
H2O、NaOH溶液、盐酸
溶解后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12.(2017·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13.(2018·宿迁中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溶液。
14.(2018·广东中考)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____,蒸馏水_______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如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___(填“先于”“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拓展】 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9·原创题)“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使各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7·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250 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 5 mL;倒转饮料瓶,轻轻振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 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394 g。
资料: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 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D 6.D 7.D 8.A
9.(1)长颈漏斗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导气口插入水中,手掌捂住锥形瓶,看导管口是否出现气泡
(2)E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
(4)溶液变红色 H2CO3
10.(1)锥形瓶 (2)BD CaCO3+2HCl===CaCl2+H2O+CO2↑ (3)C (4)①CO ②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
11.D 12.A
13.(1)2HCl+CaCO3===CaCl2+CO2↑+H2O (2)a
(3)A (4)溶液变成无色 (5)2NaOH+CO2===Na2CO3+H2O 稀盐酸
14.(1)能燃烧 不能燃烧 (2)着火点 (3)先于 不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4)上方的氧气先消耗完
【拓展】 “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发生爆炸”是由于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15.(1)分液漏斗 集气瓶 (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D中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 CaCO3+2HCl===CaCl2+H2O+CO2↑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5)CO2+H2O===H2CO3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16.(1)有白色沉淀生成 (2)2NaOH+CO2===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4)把反应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装置C中,使之完全被吸收
(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