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带解析带3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带解析带31套)》 共有 3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作业 9‎ ‎ (一)基础对点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保留词语,并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注】 吕范,字子衡。‎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 保留词语:………………………………… ‎ 译文:………………………………… ‎ ‎ ‎ ‎(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保留词语:………………………………… ‎ 译文:………………………………… ‎ ‎ ‎ 答案:(1)保留词语:孙策、丹阳、吕范、都督、子衡 译文: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担任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有了大批人马了,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 ‎(2)保留词语:诸葛亮、襄阳、刘表、刘备 译文: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 ‎【参考译文】‎ 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担任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有了大批人马了,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就是要拯救世事,譬如同坐一条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都会受到它的危害,这也是为我考虑,不完全只是为将军考虑。”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策的声誉,便与他推诚相交,等到孙策死了,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同成就大业的人,于是就一心侍奉他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受困厄呢?‎ ‎2.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替换词语,并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替换词语:………………………………… ‎ 译文: …………………………………‎ ‎ ‎ ‎(2)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替换词语:………………………………… ‎ 译文:………………………………… ‎ 11‎ ‎ ‎ 答案:(1)替换词语:某(谦称)、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译文: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 ‎(2)替换词语:介胄之士 译文: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震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 ‎【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座,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震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3.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需要调序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1)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调序词语:………………………………… ‎ 译文:………………………………… ‎ ‎(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调序词语: ‎ 译文:………………………………… ‎ 答案:(1)调序词语:有益于国家、贪冒如是 译文:顺德果真能够对国家有益的话,我可以和他共享(内廷)库房中的(财产),怎么到了像这样贪婪的地步。‎ ‎(2)调序词语:不之罪 译文:还是念及他有功劳,没有降罪于他,只是在大殿赏赐了几十匹丝绢。‎ ‎【参考译文】‎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别人贿赂的丝绢,事情败露了,皇上说:“顺德果真能够对国家有益的话,我可以和他共享(内廷)库房中的(财产),怎么到了像这样贪婪的地步。”还是念及他有功劳,没有降罪于他,只是在大殿赏赐了几十匹丝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皇上说:“他如果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比接受刑罚更厉害。如果不知道愧疚,那他就如同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4.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删除词语,并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删除词语:………………………………… ‎ 译文:………………………………… ‎ 答案:删除词语:之 11‎ 译文: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话。‎ ‎【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但他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至,想着拉弓绳而射它,虽然与另一个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啊!‎ ‎(二)题型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1)子将安之?‎ 译文:………………………………… ‎ ‎(2)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 ‎ 答案:(1)你将要到哪里去?‎ ‎(2)你能改变你的叫声,就可以了;(你如果)不能改变叫声,即使你向东迁移,人们仍然厌恶你的叫声。‎ ‎【参考译文】‎ 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将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移。”斑鸠问:“什么原因?”猫头鹰说:“(因为)乡里人都厌恶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斑鸠说:“你能改变你的叫声,就可以了;(你如果)不能改变叫声,即使你向东迁移,人们仍然厌恶你的叫声。”‎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 ‎(2)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译文:………………………………… ‎ 答案:(1)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2)不只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所以圣人不探察存亡的结果,而是探察存亡的原因。‎ ‎【参考译文】‎ 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三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算学会了,遵守(射箭的规律)不要忘记了。不只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所以圣人不探察存亡的结果,而是探察存亡的原因。”‎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1‎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 ‎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 答案:(1)他急忙刻他的船,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刻他的船,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 ‎ ‎ (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 答案:(1)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 ‎(2)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参考译文】‎ 有个生下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 ‎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 ‎ 答案:(1)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 ‎(2)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参考译文】‎ 现在有人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就停止这种行为。”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1‎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文:………………………………… ‎ ‎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译文:………………………………… ‎ 答案:(1)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2)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劝赵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窽【注】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注】 窽(kuǎn):通款,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1)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译文:………………………………… ‎ ‎ (2)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译文:………………………………… ‎ 答案:(1)装在匣子里,把它埋在土里,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2)这个世道太可悲了!(这样评价事物)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 ‎【参考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回去后,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世道太可悲了!(这样评价事物)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 ‎(三) 综合模拟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珣瑜,字元伯,少孤,值天宝乱,退在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州里。‎ 11‎ 转运使刘晏奏补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表南郑丞,皆谢不应。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调阳翟丞,以拔萃为万年尉。崔祐甫为相,擢左补阙,出为泾原帅府判官。入拜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以母丧解。讫丧,迁吏部。贞元间,为河南尹。未入境,会德宗生日,尹当献马,吏欲前取印,白珣瑜视事,且内贽。珣瑜徐曰:“未到官而遽事献,礼欤?”不听。性严重少言,未尝以私托人,而人亦不敢谒以私。既至河南,清静惠下,践敛贲发以便民。方是时,韩全义将兵伐蔡,河南主馈运,珣瑜密储之阳翟,以给官军,百姓不知僦运劳。全义与监军别檄有所取,非诏约者,珣瑜辄挂壁不酬。至军罢,凡数百封。有谏者曰:“军须期会为急,公可不报?”珣瑜曰:“武士统戎,多恃以取求。苟以为罪,尹宜坐之,终不为万人产沴也。”复以吏部侍郎召,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顺宗立,即迁吏部尚书。王叔文起州吏为翰林学士、盐铁副使,内交奄人,攘挠政机。韦执谊为宰相,居外奉行。叔文一日至中书见执谊,直吏曰:“方宰相会食,百官无见者。”叔文恚,叱吏,吏走入白,执谊起,就阁与叔文语。珣瑜与杜佑,高郢辍饔以待。顷之,吏白:“二公同饭矣。”珣瑜喟曰:“吾可复居此乎!”命左右取马归,卧家不出七日,罢为吏部尚书。亦会有疾,数月卒,年六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太常博士徐复谥文献,兵部侍郎李巽言:“文者,经纬天地。用二谥,非《春秋》之正,请更议。”复谓:“二谥,周、汉以来有之。况珣瑜名臣,二谥不嫌。”诏从复议。‎ ‎(选自《新唐书·郑珣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B.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C.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D.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尚书的副职。‎ B.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 D.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秦始皇首创。‎ 解析:“为秦始皇首创”不正确,应为汉武帝首创。‎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珣瑜刚正不阿。他被授予河南尹尚未上任,适逢唐德宗生日,按照惯例应进献贺礼,属吏向他汇报此事,他认为不合礼法,没有听从。‎ B.郑珣瑜关心民生。任河南尹期间,他清静无为施惠于民,平抑物价方便百姓;主管粮饷运输,他密储粮草供给官军,使百姓免除运输之苦。‎ 11‎ C.郑珣瑜洁身自好。王叔文结交宦官,干扰朝政,宰相韦执谊对其纵容迎合,郑珣瑜愤而回家,躺了七天不出门,最终含愤去世。‎ D.郑珣瑜坚持原则。韩全义和监军发了几百封公文索取超额的财物,他置之不理;有人劝他予以答复,但他还是毅然拒绝这些非分的要求。‎ 解析:“最终含愤去世”不正确。‎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州里。‎ 译文:………………………………… ‎ ‎ (2)叔文恚,叱吏,吏走入白,执谊起,就阁与叔文语。‎ 译文:………………………………… ‎ 答案:(1)郑珣瑜小时丧父,碰上天宝战乱,在陆浑山隐居耕种,用它来奉养母亲,不向州里求取什么。‎ ‎(2)王叔文非常生气,呵叱属吏,属吏跑去报告,韦执谊起身,到朝堂上和王叔文交谈。‎ ‎【参考译文】‎ 郑珣瑜,字元伯,郑珣瑜小时丧父,碰上天宝战乱,在陆浑山隐居耕种,用它来奉养母亲,不向州里求取什么。转运使刘晏上奏补授他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上表举荐他为南郑丞,他都辞谢不应诏。大历年间,郑珣瑜考中讽谏主文科优等,授任大理评事,调任阳翟丞,因书判拔萃任万年尉。崔祐甫担任宰相,提升他为左补阙,出任泾原帅府判官。入朝拜授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因为母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调任吏部。贞元间,担任河南尹。还未入境,适逢德宗生日,尹应进献马匹,属吏要前来取河南尹官印,告诉珣瑜就职治事,并且纳献礼物。郑珣瑜慢慢地说:“未到官任而急于进献,是否合乎礼法呢?”没有听从属吏的建议。郑珣瑜生性庄重寡言,未曾因私事请托别人,而别人也不敢以私事谒见他。到河南后,清静无为施惠于民,谷贱时买进,谷贵时平价售出,来方便百姓。正在这时,韩全义率兵讨伐蔡州,河南主管粮饷运输,郑珣瑜秘密在阳翟储蓄粮草,来保障官军的供给,百姓没有运输的劳苦。韩全义和监军另外发文索取财物,不是诏令中规定的,郑珣瑜便放在旁边不予答复,等到战事结束,共有数百封之多。有人规劝他说:“战事须以准时为急务,您怎能不答复呢?”郑珣瑜说:“武士统兵,多依仗势力来索取。如果因此被治罪,我河南尹宁愿获罪,最终也不能让百姓的财物受损。”朝廷再次以吏部侍郎召郑珣瑜,进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实任京兆尹,剥削下面以求向上进奉,郑珣瑜当面诘问说:“留在府中的缗钱布帛收入有固定的数目,剩余的应上交给度支。你如今进奉是出自什么名目呢?”李实原原本本地回答。李实正受皇帝宠幸,凭此而得到宽免。顺宗即位,郑珣瑜升任吏部尚书。王叔文由州吏起用为翰林学士、盐铁副使,在内结交宦官,干扰朝政。韦执谊为宰相,在外奉行他们的政策。有一天,王叔文到中书省见韦执谊,值班属吏说:“宰相正在聚餐,百官不能求见。”王叔文生气,呵叱属吏,属吏跑去报告,韦执谊起身,到朝堂上和王叔文交谈。郑珣瑜与杜佑、高郢停止吃饭来等。过了一会儿,属吏报告说:“他们二位在一起吃饭了。”郑珣瑜叹息说:“我还能再居此位吗!”命令身边的人将马拉来回家,在家里躺了七天不出门,被免去宰相任吏部尚书。又赶上有病,数月后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常博士徐复给郑珣瑜的谥号叫文献,兵部侍郎李巽说:“文是经纬天地的意思。用两个字作谥号,不符合《春秋》的本义,请重新商议。”徐复说:“两个字谥号,周、汉以来都有这种情况。况且郑珣瑜是名臣,用两个字谥号没有疑问。”皇帝下诏听从徐复的建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樊猛,字智武。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11‎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寻遁归王琳。王琳败,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迁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B.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C.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D.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答案: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兄弟中排行老大(伯、仲、叔、季);五等封爵中的第三等(公、侯、伯、子、男)。文中指后者。‎ B.持节:文中指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力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 C.永定元年:永定是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年号,陈永定元年为公元557年。古代帝王都有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即位:古代指登上皇位或王位,开始成为帝王或诸侯。文中指陈后主陈叔宝登上皇位。‎ 解析:汉武帝时才初创年号,之前的帝王没有年号。‎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猛作战勇猛,奋不顾身。青溪之战中,他从早晨到傍晚,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伤敌人众多。‎ 11‎ B.樊猛擅长弓马,胆气过人。在与萧纪的峡口之战中,以少胜多,威震敌军,擒杀萧纪父子三人,并因此受封。‎ C.樊猛素有干略,善用奇谋。在西讨江陵时,他运用计谋,潜师入峡,烧掉了周军舰船,也因此受封。‎ D.樊猛历仕三朝,战功显赫。在他所仕的梁、陈、隋三朝,均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器重。‎ 解析:选文中没有其在隋朝“立功受器重”的记载。‎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 译文:………………………………… ‎ ‎ (2)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译文:………………………………… ‎ 答案:(1)(樊猛)幼时卓异不凡,有才干谋略。青壮年时,能射箭骑马,胆气过人。(“倜傥”“干略”“便”)‎ ‎(2)隋将韩擒虎渡过长江的时候,他的第六个儿子樊巡代行州事,韩擒虎进军攻陷州城,樊巡及家人都被擒。(“之”“摄”“见执”)‎ ‎【参考译文】‎ 樊猛,字智武。幼时卓异不凡,有才干谋略。青壮年时,能射箭骑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樊猛从早晨到傍晚,与敌短兵相接,杀伤敌人很多。台城陷落,随兄樊毅西上京城,因战功被封为威戎将军。‎ 梁朝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樊猛为司马。正值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萧方纪派樊猛率领湘、郢之兵,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抵抗萧纪兵。其时萧纪已东下,楼船战舰占据了巴江,争夺峡口,相持很久,不能解决。陆法和估计萧纪军队的士兵疲劳,便令樊猛率精兵三千,乘轻便战船百余艘,逆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而迫近。萧纪众兵仓促间十分惊骇,来不及整顿战列,都弃舰登岸,落水而死者以千数。此时萧纪的心腹将士数百人,还在他的身边,樊猛率部伍三十余人,举着盾横着戈,直登萧纪的战舰,瞪眼大呼,萧纪侍卫都应声而仆倒,相互枕藉而不敢动。樊猛亲手擒住萧纪父子三人,在船舱中将他们斩杀,将他们的船舰器械全部收缴。萧猛因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继而进军安抚平定梁、益二州,蜀境内全部平定。‎ 军队回来,樊猛改任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到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被王琳所俘获。王琳乘胜将攻南中诸郡,派樊猛与李孝钦等率兵攻打豫章,进军逼近周迪,失败,被周迪所擒。不久逃归王琳。王琳失败,还朝。天嘉二年,授樊猛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改任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年,改为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兼任长沙内史。不久隶属章昭达向西讨伐江陵,潜伏军队入峡,焚烧了周军船舰,以功被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任散骑常侍,改任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登基,增邑到一千户,其余都照旧。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渡过长江的时候,他的第六个儿子樊巡代行州事,韩擒虎进军攻陷州城,樊巡及家人都被擒。当时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在白下游弋,以防御隋军六合兵,后主知道樊猛妻儿在隋军中,怕他有异志,想命任忠代替他,又恐伤他的心,便停止了。祯明三年,樊猛降入隋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1‎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解析:“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主语,排除A、B两项;“毕”,是结束的意思,排除D项。‎ 答案:C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解析:《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答案: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11‎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解析: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答案:C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译文:………………………………… ‎ ‎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译文:………………………………… ‎ 答案:(1)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 ‎(2)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1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