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夯实基础解析训练(含解析共24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夯实基础解析训练(含解析共24套)》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13 交通运输布局 ‎2019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1)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 ‎(2)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度 系数 中低难度 建议学习方法 大致浏览一下知识点即可 重点 关注 注意交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能耗大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强、损耗小运量大。‎ 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及运输线路增加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气候 严寒、酷热等极端气候条件,不利于修建线路的工人的生存,也会拖慢工程进度。‎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水源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形 平原地区: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农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地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5‎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土壤 避免松软土壤、高寒冻土等 植被 尽量少砍树,以避免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居民点(市场)‎ 尽量多的连接居民点。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政策 政策支持 地价 地价(或地租)便宜 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高? 劳动力数量多(或廉价劳动力多?)? ‎ 科技 科技水平高?技术比较先进?‎ 历史基础 历史基础好?‎ 经济 资金充沛?经济发达?‎ 注:青藏铁路:‎ ‎1.两最: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 ‎2.三大难题:高寒冻土、缺氧和生态脆弱 ‎3.区位:①线路短,坡度缓,与青藏公路并行,便于施工 ‎ ‎②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 5‎ ‎③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冻土问题已经解决)‎ 二、运输线路增加的意义 ‎(1)合理布局运输线路,缓解线路紧张问题,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2)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3)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4)【选填】有利于国防和民族团结(例如西藏地区的铁路)‎ ‎(5)【选填】有利于维持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例如通往香港、澳门的运输线路)‎ 第一节 河口港、航空港与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港口 水域条件 陆域条件 选址要求(略略看看即可,以考试图为准)‎ ‎(1)停泊条件要好 ‎(2)航行条件要好 筑港条件:地形平坦开阔 经济腹地(依托城市):①服务范围广 ②城市经济发达 ③交通便利 河港要求和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避风港,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汽车站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选址要求(略略看看即可,以考试图为准)‎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口平坦,位置适宜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方 航空港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选址要求(略略看看即可,以考试图为准)‎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地质条件要稳定; 地形要具有5°左右的坡度,且平坦开阔(为了有助于排水)。‎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但距离市区要有一定距离。‎ 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少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第一节 其他重要的交通相关知识 5‎ 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1)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2)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地理信息技术)。‎ ‎(3) 错开出行高峰、减少出行距离、合理规划停车场。‎ ‎(4)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并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城市交通道路。‎ 二、交通与聚落形态 ‎★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 ‎1、以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湖、海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镇多沿河、沿海集聚。 ‎ ‎2、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沿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 ‎3、现代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地形、交通与聚落形态 聚落 ‎1.古代:①以水运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多呈带状 ‎②以步行—马车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紧凑,多块状 ‎2.近代:火车、电车的发展,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星状 ‎3.现代:①汽车时期:城市沿主要公路延伸,形成星状 ‎②高速公路时期,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发展,出现城市群 ‎4. 4.城市形态:①步行-马车时期:呈块状、带状;‎ ‎②火车-电车时期:沿交通干线向外扩展,成星状 ‎ ‎③汽车时期:成多层次星状; ‎ ‎④高速公路时期:城市交通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灵活多变。‎ 步行-马车时期 火车-电车时期 汽车时期 高速公路时期 三、交通运输布局与商业网点布局 ‎1.布局原则:①交通最优 ②市场最优 ‎2.交通变化:如随着运河淤塞,京沪铁路的建成及海上运输的发展扬州等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发展速度缓慢。‎ ‎3.山区与平原的区别:‎ 5‎ ‎①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小、效益低,多为流动形式(原因:人口少、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平原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效益高,多为固定形式(原因:地形平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说明:本部分将从“命题视角”剖析题目成型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熟悉套路。‎ 命题过程:‎ ‎1.确立考点:交通与地貌形态 ‎2.找背景材料:‎ 找到一个真实的情境即可 ‎3.删减材料:‎ 删减掉无用材料即可 ‎4.画示意图,形成题目。‎ ‎(2018海南卷)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试题评价 该题目看似常规,实际是把教学中的结论,再次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你写出结论。这个转变点是“知识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知识”的过程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