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夯实基础解析训练(含解析共24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夯实基础解析训练(含解析共24套)》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15 生态破坏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含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等)‎ ‎2019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环境与发展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难度 系数 中高难度 建议学习方法 背诵核心公式,精研3道综合大题搞清思路 重点 关注 核心公式 注意:用核心公式套所有的自然灾害哦 第一节 生态破坏类问题核心公式 一、生态破坏类问题的危害 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 说的很玄奥,其实就还是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自然方面就是: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植被;‎ 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就是:有针对性的说说,例如水土流失,肯定会造成农业减产、农民收入降低。 荒漠化也是会不利于城市建设,会加剧财政负担(毕竟治理荒漠要钱嘛)、压缩了耕地面积等。‎ 二、生态破坏发生的原因 ‎【请你记得,导致生态破坏了,它的原因,怎么滴都有些极端。比如气候干旱还多风沙等。】‎ ‎ ‎ 气候 ‎ 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是XXX气候,气候特点是XXX(例,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基本上是极端类型的气候特点。比如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且多风沙”“旱涝灾害频繁”这种。 ‎ 6‎ 自然因素 ‎ 水源 近河流,水力冲刷?‎ 地形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冲刷? 山区地势陡峭,利于冲刷?‎ 土壤 土壤贫瘠?土质松软?‎ 植被 植被稀疏 人力原因 过度+不合理 过度砍树、过度放牧、过度灌溉、过度XXXX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灌溉,不合理扩张········‎ 人口 人口激增,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 城市化 城市过度扩张,居民点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三、生态破坏问题的解决之道 针对自然因素,可以采取的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原天然植被【优先写前两个】‎ 工程措施 草方格防风固沙? 水利工程(水库)?跨流域调水? 平整土地、修梯田?等一系列,你觉得可以做的工程类措施。‎ 农业措施 合理灌溉、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合理耕作等 化学措施 化学中和,除去污染?除去重金属?‎ 针对人力因素,可以采取的措施 合理 合理放牧、合理开采、合理采矿、合理耕作······‎ 人口 控制人口合理增长 产业 调整产业机构,实现产业机构多元化 发展XXX产业,提高就业率 城市 合理建设城市,防止过度扩张 意识&机制 树立XXX保护意识;建立XXX预警、监测、治理机制(制度)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的)‎ 请注意,如果问“你可以干什么”“请问你如何做”,请你合理选择,你能做的很少,大概就是“号召他人XXXX”“自己不去XXXX”。请千万记得。‎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荒漠化、南方石漠化分析 ‎【看看就好,因为很多,请你用核心公式自己套着来分析】‎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形成的外力作用:风力的堆积作用。‎ ‎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形成的外力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 ‎ 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6‎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3)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水土流失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疏松,易受流水侵蚀。(3)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自然灾害频繁.加剧水土流失。‎ ‎②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和 破坏植被 ‎4、水土流失的治理 ‎ 措施有: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②建立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③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④小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⑤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 补充知识点:‎ 二、西北荒漠化防治(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 ‎1、荒漠化危害:①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②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破坏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荒漠化形成:‎ ‎①自然原因: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植被稀疏;c、地表有深厚疏松沙质沉积物;c、大风频繁,风蚀作用强。‎ ‎②人为原因:a、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压力大;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b、工矿交通建设不注重环境保护;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的治理措施: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严禁乱砍滥伐、滥牧、滥垦;c、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f、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喷灌滴灌技术;g、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量。‎ 三、南方湿润高原山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的治理 ‎(东南丘陵、四川山区、云贵高原等地)‎ ‎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地表起伏大,重力作用强;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蚀作用强;‎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③陡坡开荒。‎ ‎2、治理措施:① 封山育林,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② 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 革新炉灶,节省燃料; ④ 大办沼气、发展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因地制宜,改变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⑤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3、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 ①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② 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③‎ 6‎ ‎ 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引起自然灾害损失更大。‎ 没必要背诵下面这张表,你能根据我上面核心公式的表格,分析出来就成。‎ 区域 生态问题、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 地区 ‎①黑土开垦后,土壤遭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 ‎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恶化;‎ ‎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②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黄淮海 平原 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 ‎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南方丘 陵山区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西北干 旱半干 旱地区 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 ‎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 ‎②早期预警;‎ ‎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 6‎ 此外,东北的森林破坏、湿地破坏,因为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说明:本部分将从“命题视角”剖析题目成型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熟悉套路。‎ 命题过程:‎ ‎1.确立考点:‎ 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 ‎2.找&删减材料:‎ 该题背景显然是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因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做出的努力。‎ ‎4.画示意图,形成题目。‎ 形成试题的过程中,遵循逻辑链,就是考察一下 ‎(2018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4分)‎ 6‎ 为什么要种?怎么种?是种什么的问题。‎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3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3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分)‎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2分)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3分)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分)‎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2分)‎ ‎(3)启示:就是我们要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自然是四个字“因地制宜”。‎ 试题评价 中高难度。因为这涉及到了区域发展,需要调用大量基础知识。‎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