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训练(共33套江苏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训练(共33套江苏版)》 共有 3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解析:选B 受内外因素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 ‎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解析:选A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影响,协调发挥作用;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神经调节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处理和消灭入侵病原体要靠免疫系统。‎ ‎3.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解析:选D 激素调节具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三级管理模式特点,故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在下丘脑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下可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c甲状腺激素,一定数量甲状腺激素能够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稳定,为负反馈调节。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蛋白质激素,饲喂会被消化道的蛋白酶分解失去功能,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下丘脑合成的d抗利尿激素通过神经垂体释放经体液可运输到全身细胞,但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 7‎ ‎4.鸟类的繁殖大多是在春天进行的,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B.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 D.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解析:选B 图示表明:长日照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动物的繁殖行为。‎ ‎5.图1为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其中电流计放在传出神经纤维的表面,图2是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分别刺激图1中的①、②,不会都引起肌肉收缩 B.刺激图1中②能检测到电流计指针有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图2中c点,电流计①指针不偏转,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 D.刺激图2中c点,若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递质 解析:选C 刺激图1中的①时,神经纤维能将兴奋传到肌肉使肌肉收缩,直接刺激肌肉也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图1中的②时,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上,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刺激图2中c点时,兴奋不能在突触处向左传递,电流计①指针不偏转,而兴奋向右传导时,能引起电流计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图2中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兴奋不能从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 ‎6.(2018·南京二模)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实验:甲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实验持续6周后,测得下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体重 ‎(g)‎ 瘦素 ‎(ng/mL)‎ 胰岛素 ‎(mIU/L)‎ 血糖 ‎(mmol/L)‎ 瘦素受体 蛋白(OD)‎ 甲 ‎361.75‎ ‎1.28‎ ‎13.61‎ ‎5.06‎ ‎0.48‎ 乙 ‎436.60‎ ‎7.95‎ ‎33.57‎ ‎7.49‎ ‎0.10‎ 丙 ‎348.70‎ ‎4.62‎ ‎25.69‎ ‎5.77‎ ‎0.28‎ A.乙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甲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C.乙组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甲组,但体重没有降低的原因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有关 7‎ D.据实验结果推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减少糖类等物质的摄入量,加强运动进行日常保健 解析:选A 根据表格分析,乙组血糖、胰岛素含量高于甲组,说明注射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比较乙组和丙组数据发现,丙组瘦素受体蛋白较高、瘦素含量较低,可以推断出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同时降低瘦素的浓度;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分解,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从实验的数据中,针对糖尿病病人提出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好的保健意见。‎ ‎7.图1是当皮肤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肌肉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是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效应器F由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枝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 B.针刺手指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所以针刺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C.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一种递质,与②上的受体结合,可能会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D.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舒张,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解析:选B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针刺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如果在突触间隙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变化;抗体攻击自身结构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7‎ 解析:选C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血糖调节天生就有,所以是非条件反射,①是传入神经,②是血糖调节中枢,故②是下丘脑;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靶细胞上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 ‎9.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与痛觉调节,具有镇痛作用。下图1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2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有关的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痛觉感觉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 B.某种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 C.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吗啡和脑啡肽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解析:选B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并不是与多种受体结合;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由图2可知,吗啡和脑啡肽的作用是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10.下图是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可受多种激素的反馈调节 B.分级调节是分层控制的方式,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D.TSH特异性地运输到下丘脑和腺体并发挥生理效应 解析:选D 从图中可看出,下丘脑受TRH、TSH和功能激素的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是分层控制的方式,反馈调节是一种系 7‎ 统自我调节的方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通过反馈调节解除抑制,使下丘脑分泌TRH,垂体分泌TSH。激素随体液运输,无特异性,激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11.(多选)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零 B.②为神经中枢,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C.③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D.刺激④会引起⑤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 解析:选ACD  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②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③为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④是传出神经,刺激④能够引起⑤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 ‎12.(2018·南通考前模拟,多选)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甲表示物质。下列描述符合该模型的是(  )‎ A.若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甲是抗利尿激素,则②是垂体细胞 B.若①是甲状腺细胞,甲是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C.①是传入神经元,甲是神经递质,②是传出神经元 D.①是T细胞,甲是淋巴因子,②是B细胞 解析:选BCD 若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甲是抗利尿激素,则②应是肾小管细胞、集合管细胞;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传入神经元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二、非选择题 ‎13.(2019届高三·海门高级中学调研)如图是人体血压升高后,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_________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继而完成调节过程。‎ 7‎ ‎(2)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__________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使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 ‎(4)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根据图示,其中缓慢调节途径是:血压升高→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____________→血压下降(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解析:(1)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将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兴奋传入心血管运动中枢,中枢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继而完成调节过程。(2)神经中枢兴奋时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因此心血管运动中枢兴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和B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对A神经起抑制作用,引起A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释放的神经递质使B神经产生兴奋,B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3)由图可知,当血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等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血压下降。(4)根据图示可知,调节机制中的缓慢调节途径是:血压升高→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血压下降。‎ 答案:(1)电 分析和综合 (2)神经递质 正电位增强(或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3)减少 肾小管、集合管 (4)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14.下图是人体在寒冷状态下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人体内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其中碘在器官F中参与激素的合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中,________________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碘时,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活动高于正常人。‎ ‎(3)D→E→F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F产生的激素对E、D分泌活动的调节被称为________调节。‎ ‎(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被定向地运输到A、B处发挥作用”,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解析:(1)C为感受器,具有感受外界(或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的功能。从图中可看出,激素分子能与A上的受体结合,也能与B上的受体结合,说明A、B都是其作用的靶细胞。(2)人体缺碘时,甲状腺(F)产生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因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高于正常人。(3)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4)激素进入血液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是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 答案:(1)感受外界(或寒冷)刺激产生兴奋 A、B A、B上均存在与该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 (2)D、E (3)分级 (负)反馈 (4)不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是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 ‎15.如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乙为对应图甲反射弧局部放大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________(填“A”或“B”)处给以适当的电刺激,观察________(填“A”或“B”)处是否有反应。若A和B都位于手部,图甲中①~④表示麻醉剂可能阻断兴奋传导的四个位点。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麻醉师所选择的最佳麻醉位点是________;注射了麻醉剂后,刺激手部皮肤,手能动却无感觉,那么真正被麻醉的位点是________。‎ ‎(2)假设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若图乙中③处受损,排尿反射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若是⑤处受损,该个体________(填“有”或“没有”)尿意,排尿反射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 ‎(3)若刺激图甲中的④处,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在③处能否检测到电位变化?________。‎ 解析:(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所以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可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是否有反应,即刺激A处观察B处。麻醉剂的最佳注射位点是③传入神经,可阻止手术过程中的刺激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注射了麻醉剂后,刺激手部皮肤,手能动却无感觉,说明反射能完成,但刺激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所以真正被麻醉的位点是①。(2)若图乙中③处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排尿反射不能完成。若⑤处受损,则刺激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所以没有尿意,但反射弧完整,排尿反射能完成。(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刺激图甲中④处,在③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1)A B ③ ① (2)不能 没有 能 (3)电信号 不能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