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开水是二台护林点供应,驻点护林员马连成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牌护林员,在这个点上已经十多年,由于管护人员紧缺,他是这个点上唯一的一名护林员,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区。看到我拍照,便乐呵呵地说,多给我拍几张。我知道,在大家心里,自己的工作太过平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支撑并筑牢了六盘山区的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28
风来了,一阵吹得紧似一阵,唤醒了阵阵林涛,草木们也随风舞动,像在普天狂欢。日影在移动,时光在奔走,地塄上一株株白色的绣线菊热烈地播曳着花球;山洼里地埂上像繁星一样缀满白色的野草莓花和黄色的蕨麻花,每一丛叶子都在合力擎起一朵朵小花,每一朵小花的脸庞,都在灿然仰望着太阳。风来,它们欢舞;风去,它们静默。像是听到了风的召唤,云也渐渐聚拢了过来,太阳躲进了云层,山谷里变得阴凉起来。
育苗进行了一多半,我们停了下来,开始给育好的苗床盖遮阴网。桦树种子的顶土能力比较弱,种子播撒下去之后,只覆盖了薄薄一层土,容不得暴晒。盖好遮阴网,浇上水,种子们就可以在这张舒适的“席梦思”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待哪天睡醒了,睁开惺忪的眼睛,伸一伸懒腰,然后相互招呼上一声,就纷纷把小小的脑袋从土里探出来了,然后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出叶瓣,待它们有了直面风雨阳光的能力,我们就会掀去遮阴网。那时,它们一定会惊呼着,舒展小小的叶片,来拥抱这个世界。
下午,育苗工作早早结束。风慢下了脚步,太阳也钻出了云缝。微喷管已接好,细雨般喷洒的水滴迎着西斜的阳光开始滋润这块土地。我爬上山洼,坐在树荫下,眺望我们的苗圃地。清凉的风从米缸山上吹过来,吹动绿波荡漾,吹来了丝丝的寒意。
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小树苗,会被栽植到有待绿化的山川峁梁,或是被移植到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在那里扎根、成长,撑起一片绿荫,携送一缕清凉,而每一片随风而舞的叶子,是否都套保留着一份最初的记忆?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穿插了对风、云以及太阳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这样处理既有利于交待育苗工作的时间变化,又丰富了文章的审美崽蕴。
B.将茫茫林海比喻成“绿罗裙”,形象生动,“裁剪合体而又别致”写出了针叶林与天然林既“融接为一体”又“林相迥异”的状态。
C.“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独句成段,颇具匠心,“热闹”既是对上文山谷“宁静”的回应,也开启了对下文育苗工作的叙写。
D.文章明暗线交织,育苗工作是明线.“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一明一暗双线并行,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文章把育苗工作写得如此详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写到的“一份最初的记忆”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28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玉语
舒翼
我拿起一块和田玉,攥在手里。我想到了英国作家吉米·哈利的一本书《万物有灵且美》,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约克郡乡间所遇到的美好的自然、温馨的人及可爱的动物。在作者眼里,万物充满灵性,并且是美丽的。
我很喜欢这句话。我相信,正因为万物有灵且美,所以,万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大自然中的万物充满灵性的一种表现,正是他们特殊的语言。花儿有花儿的语言,草木有草木之语。
此刻,我在新疆和田。我手里拿着的这块玉,也有着它的语言。
那么,玉语,又在诉说着什么呢?
从玉语中,我读到了天地之精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从地质学上看,玉是美丽的矿石。譬如和田玉,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所以说,玉是大自然的杰作。产自大山中,经历过山体的碰撞、河流的冲击、日月的照耀、风霜雨雪的锤炼,在天与地之精华的熏陶下,这“美丽的石头”方可最终形成。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着的那块“通灵宝玉”,传说就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石头,日积月累中吸收天地之精华,最后变成了一块美玉。而被看作玉中上品的和田玉,出自中华文化中有“万山之祖”之名的昆仑山脉,经历了玉龙喀什河的千年冲刷打磨。正是在神山的怀抱里,在灵水的滋养下,山水合一,才孕育出了优质的和田美玉。
从玉语中,我追溯着时间和历史。玉,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而成,是时间的产物,是古老的象征。一块玉里,蕴含着逝去的时间;一块玉里,所有的皮色、沁色甚至裂纹等,都是岁月的留痕,由时光雕刻而成。人们从一块玉中感受着时间,也从一块玉中走进一段历史。在今天的出土文物里,玉所占的比例相当高,透过玉,人们发现一个时代的社会内涵。
从玉语中,我寻找着文明的足迹。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却少有人知道还有一条“玉石之路”。有专家通过多方考证推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玉石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最早的媒介,正是玉器,“玉石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而和田,不仅是“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镇,更是“玉石之路”的中心。所谓“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于阗即和田的古称,不难想象,千百年前的和田该是怎样一番热闹的场景,因为玉石,各色人种穿梭来往于此,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
从玉语中,我品味着传统文化之美。冰清玉洁、玉树琼枝、金枝玉叶、小家碧玉、怜香惜玉、珠圆玉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大概很少有这么多的成语与一种物质有关。汉字中,
28
“斜玉旁”的字数量繁多,珏、环、珂、琳、琦、珺、瑜、瑶、璇、瑾、璐……它们大多数都和玉有关。可见,古人是多么欣赏玉,又是多么偏爱玉啊。
这也难怪,因为玉所具备的品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品格是那样地契合。玉是温润的,宁静的,平和的,精致的,典雅的……充满了中国式的美丽,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于是,由玉而延伸,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白璧无瑕”的完美品德境界,“艰难玉成”的不断进取精神,就连古人理想的人格,也是追求“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风度和内涵修养。常言还道:玉不琢,不成器。玉,往往以玉器的形式与人类发生紧密的联系,而从玉到玉器,又在另一个维度上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玉刻工艺之美。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玉会语吗?其实,玉不语。玉不语吗?听,玉的灵魂在语。
在新疆和田,无时无刻不与玉相遇。于是,我读玉语,却发现怎么也读不完。玉语是博大的,博大到包罗万象;玉语是精深的,精深到意韵无穷。因为,玉蕴含的是美,是历史,是文化,是文明——而这些,不正是人们永恒的精神探索和不灭的精神追求吗?作家范小青《说玉》一文中说得好:“玉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它存在于现实中,更存在于人的心灵间”。
玉之语,其实全在于人们对于玉的解读和认识。
玉之语,人之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关于玉的解释“玉,石之美者”,目的在于表明玉是天地之精华。
B.作者以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那块“通灵宝玉"为例,说明了玉的形成与?自然的关系为人所接受。
C.由人们熟知的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引出很少有人知道的历史更为悠久的“玉石之路”,更能加深读者对玉的印象。
D.文中列举诸如“珏、环、珂、琳、、琦、珺、瑜”等带“斜玉旁”的字,其意图在于表明汉字的构造和玉的关系密切。
2.文章开头写拿起—块和田玉,想到了英国作家吉米•哈利的一本书《万物有灵且美》,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从玉语中获得了有关玉的哪些认知和感悟?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8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果的味道
秦岭
①那年的巴黎之夜,主人端上来的一盘苹果。轻尝,颇多回味,妙不可言,便认定此味只属于异国他乡,可主人却用法语说:“这种叫金果的苹果,来自中国平凉。”满座一时哗然。
②其实位居六盘山东麓的平凉距我的老家天水并不远。三十多年前,我曾有过一次去平凉的华亭煤矿拉煤的经历,“六盘山上高峰”“关山度若飞”的迥异确是领略了的,但压根儿就没有见到一颗什么金果。目击之处,黄土裸露,庄稼惨淡,土坯茅草房稀稀疏疏,与传说中的所谓“陇上旱码头”、古“丝绸之路”重镇、“西出长安第一城”大相径庭,如今突然冒出一种名扬海外的金果来,这样的脱胎换骨经历了怎样浴火重生般的华丽转身,不免让人好奇。
③有一年,平凉方面委托我代邀京城文化名流造访,我给从维熙、崔道怡等文坛前辈:卖了这样的关子:“一-起去吧,那里有金杲。”初以为,金果谓之“金”,该与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的“金三角”有关吧,或者,完全为了图个金字招牌。可是重返平凉,现实完全颠覆了我的偏见和记忆。
④从平凉的崆峒、泾川、崇信、华亭、静宁、庄浪、灵台诸区县一路走来,昔日的源峁丘壑、古道旱川早已被苍翠的绿色轻揽重抱,一望无垠的青波绿浪时而像飞瀑直挂梁峁,时而像大江奔流谷峪,时而又像湖泊蓄满平川。近前看时,红色的苹果垂垂累累,锃亮如釉,浓郁的果香在初秋的风中久弥不散。这是一种完全久违的味道;这种味道与记忆中的平凉无关,却与现场的平凉有关。它似乎在用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以金丝般的坚韧和晶亮把记忆和现实缜密地缝接起来了。
⑤平凉人说:“金果的味道,就是崆峒山的味道,云崖寺的味道。”这一山一寺,皆驰名中外的平凉名胜,平凉人显然是为了证明人文历史和时代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联系,就像一棵树,树上纵有果子万千,而根,永远唯一。
⑥后来的几天,大家前往中国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故地采风。平凉人再叹:“老先人们如果能尝到金果的味道,就好了。”
⑦“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我这样回应。
⑧回到我生活的天津,我把重返平凉的感受讲给在津的平凉籍友人李杰听,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意思似乎是,金果本该就是平凉的味道,而平凉的味道,只是经历了一番岁月之后,重新回到了前台。
28
⑨这让我想到了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如今的梯田又变成了金果田,假如,那层层梯田是一双双凤眼,它们在看谁?是一张张芳唇,它们在告诉你什么?也是巧了,那年平凉金果博览会借助对口帮扶的平台移师津门,筹委会负责人王奋彦告诉我,金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平凉已成为全甘肃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有几个名头,似乎在证明这种意义,譬如,金果不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中华名果”,还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金果的味道,由此悄然提升了平凉整个果蔬业的品格、风度和姿态,让平凉一举跻身“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行列。为了这一天,平凉人整整打拼了三十年。,
⑩有位诗人信口吟来:“此一味分百味,百味合一味是也!”怎分怎合?纵有千般妙句,岂能解它得开?那晚,我用金果招待几个天津朋友,思绪却无由地重返那个巴黎之夜。金果仍然是金果,而个中滋味,岂止果香一缕,一缕果香呢!
⑪香,是用来回味的。也是那年吧,忘了是在静宁还是庄浪,一位四五岁的农家小姑娘捧上一个硕大的金果,说了三句话,却只有两个字:“你吃。你吃。你吃。”小姑娘金子一样的表情纯净而专注,一双小手像是捧着整个的金秋,或者, 捧着关陇大地金子般的民谣。从维熙先生大受感动,把小姑娘抱起来。“咔嚓”,记者赶紧按下了相机快门。几年过去,我终于为这张珍贵的照片取了个名字:金果。(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写我对平凉“三十多年前”的记忆,与下文“我”再到平凉的所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平凉的华丽转身。
B.“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与“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这两句话都含有平凉的味道古今没变之意。
C.文章写庄浪的金果以及产生的品牌效应,从点上展现了平凉人为过上幸福生活而打拼的经历,体现了平凉人的奋斗精神。
D.文章以“金果的味道”为线索,既写了我到平凉的所见所感,也写到了平凉的历史人文及名胜,凸显了平凉丰厚的文化内涵。
2.文章开头从那年的巴黎之夜吃金果写起有什么妙处?请简析。
3.文章最后,作者以“金果”命名“珍贵的照片”,这样命名有何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渔乡石板路
28
张一芳
海湾上裸露的金色岙滩,和散落在山脊间的黑瓦白墙,再加上阳光在深绿或浅绿的山坡和坳壑间走来窜去剪出的阴面和阳面,我们渔乡的画面布局就很有层次了。而连接这些块面的线条,是用无数坚石垒接起来的石板路。蜿蜒、腾挪的脉痕勾勒出一条条白带,牵来扯去纠缠在村舍与村舍、岙滩与岙滩、村舍与岙滩之间,编织起渔乡的风景,连接着渔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数十里海角一隅,原来是绵亘的丘陵,起伏如龙蛰的山峦。说不出是哪年哪月,或许是走出大山的人们惊喜地发现蔚蓝的海,或许是穿风踏浪的渔人终于找准一块系舟的锚地,这一带渔民的祖先在这里搭寮砌舍。东山崖上砌一间石屋,西岙滩边搭一间木楼,只要有一户人家居住,他们就会修一条道路与外面的世界相通。或宽至一鱼竿,或窄至两脚板;或层层叠叠依山拾级,或嶙嶙峋峋面海而下。于是,缕缕炊烟便从这边那边的夕阳中袅袅升起,片片帆影便从这端那端的曙色里缓缓远去。一处一处渔村,片石垒成尺宽的院墙,质朴而浑实,鱗甲也似;一处一处山岬夹峙的岙口,桅樯耸立,边幅如龙爪的风旗悬着……石板路拉近了期望和收获的距离,连接着安定、和谐和拼搏,渔乡的旧事和新梦就多了。
渔乡的石板路是男子汉的路。它是从莽苍的大山向着大海顽强地伸延,从浩渺的大海缘着山脊执意地攀登,就像无数虬结坚韧的灵魂,将粗拙凝重随片石一起嵌进它所凭赖的土坡或陡崖。只要是渔家的男子汉,或早或晚都得负重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他们襟怀如海,禀性如山,脚后跟稳扎而腿脚富于弹性,转身也似游鱼般,快捷而具张力。他们裸露结成凸包的胸脯和肱头肌,端起脑袋般大小的粗釉海碗,随处站在石板路的这里那里喝酒,一抹嘴就干活去。那是一幅图画啊!数十人排成肩扛大网的队列,和接踵的扛撸掮帆的大汉们,伴着擂响的渔鼓和猎猎的风旗,在这里上上下下来来去去,演绎着暑夏和冬凉。他们也带回大海的馈赠,让石板路弥散着湿漉漉的四季荤腥,大筐小篓、车拉肩扛,通往晒场,通往山那边镇上的鱼市场。你看男子汉,无须看他们的脸,他们的脸膛已被海风和太阳吹晒得如鲞皮般粗糙;也无须看他们的手,他们扯网拉纲的手往往五指叉开如招风的葵扇;你看他们的脚杆吧,那一条条在颠晃的船上稳扎如塑的脚杆,踩着一块块的石板路,如同敲打着渔阳鼙鼓,奏出渔乡生活厚重浑实的最强音。
28
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石板路上度过的。我成了众多闯海的男子汉中的一员,穿上栲衣扛着木撸出海,背上印着妻子儿女期待的眼神,也带着满身的鱼腥和浪渍,进门扰醒一家大小的梦。在一个风高的雨夜,我提一盏桅灯出海,在天空和海面被闪电强光照亮的刹那,我看到从海崖攀爬上来的石板路竟与大山纠缠,顿觉巍峨的山和浩瀚的海有着某种共有的灵性,更觉这些石板路有它自身的豪气、执着。它在与我同悲、同笑、同泣、同歌,它是我生命与事业的依托,是我生存状态的一部分。
后来,人们终于知道,沿着故乡的石板路,可以走出冷僻和宁静,走出无奈和落后;可以走向更加广阔的海洋、 更远的港湾;可以走到公路和铁路,走到外面多彩的世界。有些人在外面闯荡后还是回来了,他们想要改变渔乡的面貌,想在渔乡创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于是渔乡变样了,零乱叠砌的崎岖石板路,被改造成了宽阔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走过了花枝招展、杨柳扶风的俏姑娘,也走来了拎着手提电脑把生意做到西欧或者东南亚的小哥们。零落的村舍矗立成鳞次栉比的高楼,长成了敢和现代都市媲美的新城和小区。一出门就是霓虹照路车行如潮,看远处是高架大桥横空出世跨越海湾,石板路上流年久远的恬静和安然,被另样的喧闹和热烈所代替。
石板路上昔日的光辉映着月色,盛满了记忆,石隙罅缝长出的青草开出的小花,宣示着世事人生的另一种韵致和沧桑。偶尔重涉这些石板路,仿佛在重读往昔。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开头由远及近地勾勒出渔乡石板路的轮廓,突出明暗交替的画面,营造了雄大壮阔的意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3段和第4段都写到渔民们的日常生活和独特感受,叙述的对象由群体到个人,这样写旨在深化“我”对石板路难以割舍的情感。
C.当代渔民通过石板路走向“更加广阔的海洋、史远的港湾”,这与先民建路的初衷相一致,反映渔民们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D.作品细致描写了渔乡的景、人、事,富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同时把渔乡置于变革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因而又具有丰富的时代气息。
2.文章第3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技巧来描写渔乡的男子汉?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形象特点?
3.“渔乡石板路”在文中含义丰富,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28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的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28
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摸,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
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叙述中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
D.这篇文章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2.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
3.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日刮哪风
赵德发
早晨起床,走上阳台,耳边常常飘来一句发问:“今日刮哪风?”
刮哪风?不好判断。因为城里高楼林立,已经将风削成散兵游勇,在街上乱蹿。即便风势很大,在地上摇动树木,在天上摆出云阵,让我看明白了,我却没办法报告了。因为,我身后不是老家的屋子,我父亲不在里面。这句发问,其实是我的幻听。
“今日刮哪风?”父亲在世时,早晨常用这话问自己、问家人。他从屋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天,侧眼看树,问上这么一句。如果母亲和我们兄妹有在院里的,就学他的样子,观察片刻,做出回答。如果院里无人,父亲就自问自答。“南风。”“北风。”“东风。”“西风。”
问这干嘛?判断天气。是晴,是雨,心中有数。哪个季节刮哪风,都关系到天气。当日天气如何,适合干什么活儿,不适合干什么活儿,父亲会做出安排。天气如何,还会关系到更长久更重要的事情,譬如旱涝,譬如丰歉,譬如温饱,馨如生死。他当村支书二十年,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很多。
28
当然,判断天气,不只是看风向,还要看别的,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光是老祖宗们留下的谚语,就有千万条之多。其实,我父亲并不精通此道,有些老人在这方面特别有才。他们早晨看看风向,望望云势,感受一下气温,嗅嗅空气湿度,便知道当日天气如何。我的一个长辈,就是这样的“老庄户”,深受村邻尊敬。他临死时,向儿子传授这些学问,连同种庄稼的种种窍门,连讲三天三夜,直至气绝。
我父亲讲不出那么多学问,但他卸任村支书之后,却一直保留着早晨问风的习惯。尤其是在年届八旬、病重卧床之后,还常常在早晨扭头看着门外,问上这么一声。农村的风从不暧昧,会清清楚楚地借树梢以表达。我或者弟弟妹妹在院里看明白了,便向屋里的父亲报告。父亲答应一声“噢”,而后不再说话。
我曾问过,他得知风向后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他一般会说“天不好”或者“天不孬”,仅此而已。我曾验证他的判断,当日天气到底是好是孬,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我问他为何不准,他叹一口气道:“风,太难琢磨了。”
我理解父亲的叹息。风,是这世界上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看不见,抓不着,却让人通过事物的种种变化而感受到。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让我们欣赏这世界的五彩缤纷;树下一片片飘飞的黄叶,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短暂与悲凉;江河湖海上的惊涛骇浪,让我们见识那种“无物之阵”的神威;山崖石璧上的凹窝与孔洞,让我们瞻仰堪与水滴石穿相媲美的惊人造化。
我小的时候,每天也像父亲那样,搞着一个疑问:“今日刮哪风?”父亲的喘气声柔和,那是刮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那是刮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且夹带着“哼、哼”的鼻息,那就是会带来暴风骤雨的东风或西风了。每当东风或西风刮起来,母亲和我们兄妹都会连气都不敢喘。
父亲的“风”刮了八十年,终于刮不动了。那年正月十七,母亲挂在墙上,父亲躺在床上。正像一年前母亲所经历的那样,父亲开始了生命的终结过程,他呼出、吸入的“风”,一下下变慢,一下下变轻。后来,只有呼出,没有吸入,细若游丝。当他吐出最后的一缕,一切归于平静。
这时,我们兄妹五个放声大哭,撕心裂肺。因为,父亲的风尽管有时凛冽,但也有时温暖。更重要的是,若没有他的“风”,我们的“风”就不会出现在这世界上……
(《散文》2017年第12期)
28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作者借早晨起床时耳边出现的“幻听”来表达自己对父亲和家乡的怀念,也以此引出了下文对父亲的回忆。
B.父亲病重卧床后常说一句“今日刮哪风”,既写出了父亲年老后变得木讷,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同情和深沉的悲哀。
C.作者细致描写了父亲临终时的呼吸变化,由呼出吸入,到一切归于平静,写出了对父亲的依恋和无法挽留父亲的悲痛。
D.本文既有典雅的书面语,也用了较多口语,还用了一些方言词语,这满足了文章表达的需要也显现了作者深厚的修养。
2.文中的“风”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主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文中却写了一个“老庄户”,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有一个狮子军
贾平凹
我体弱多病,打不过人,也挨不起打,所以从来不敢在外动粗,口又浑,与人有说辞,一急就前言不搭后语,常常是回到家了,才想起一句完全可以噎住他的话来。我恨死了我的窝囊。我很羡慕韩信年轻时的样子,佩剑行街,但我佩剑已不现实,满街的警察,容易被认作行劫嫌疑。只有在屋里看电视里的拳击比赛。我的一个朋友在他青春蓬勃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我提着枪,跑遍了这座城市,挨家挨户寻找我的新娘。”他这种勇气我没有。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别人的魔鬼,要么被女人征服,要么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出去伤害,我的魔鬼是汉罐上的颜色,出土就气化了。
一日在屋间画虎,画了很多虎,希望虎气上身,陕北就来了一位拜访我的老乡,他说,与其画虎不如弄个石狮子,他还说,陕北人都用石狮子守护的,陕北人就强悍。过了不久,他果然给我带来了一个石狮子。但他给我带的是一种炕狮,茶壶那般大,青石的,据说雕凿于宋代。这位老乡给我介绍了这种炕狮的功能,一个孩子要有一个炕狮,一个炕狮就是一个孩子的魂,四岁之前这炕狮是不离孩子的,一条红绳儿一头拴住炕狮,一头系在孩子身上,孩子在炕上翻滚,有炕狮拖着,掉不下炕去,长大了邪鬼不侵,刀枪不入,能踢能咬,敢作敢为。这个炕狮我没有放在床上,而是置于案头,日日用手摩索。我不知道这个炕狮曾经守护过谁,现在它跟着我了,我叫它:来劲。来劲的身子一半是脑袋,脑袋的一半是眼睛,威风又调皮。
28
古董市场上有一批小贩,常年走动于书画家的家里以古董换字画,这些人也到我家来,他们太精明,我不愿意和他们纠缠。他们还是来,我说:你要不走,我让来劲咬你!他们竟说:你喜欢石狮子呀?我们给你送些来!十天后果真抬来了一麻袋的石狮子。送来的石狮子当然还是炕狮,造型各异,我倒暗暗高兴,萌发了我得有个狮群的想法,便给他们许多字画,让他们继续去陕北乡下收集。我只说收集炕狮是很艰难的事情,不料十天半月他们就抬来一麻袋,十天半月又抬来一麻袋,而且我这么一收,许多书画家也收集,不光陕北的炕狮被收集,关中的小石狮也被收集,石狮收集竟热了一阵风,价钱也一涨再涨,断堆儿平均是一个四五百元,单个儿品相好的两千三千不让价。
我差不多有了一千个石狮子。已经不是群,可以称作军。它们在陕北、关中的乡下是散兵游勇,我收编它们,按大小形状组队,一部分在大门过道,一部分在后门阳台,每个小房门前列成方阵,剩余的整整齐齐护卫着我的书桌前后左右。世上的木头石头或者泥土铜铁,一旦成器,都是有了灵魂。这些狮子在我家里,它们是不安分的,我能想象我不在家的时候,它们打斗嬉闹,会把墙上的那块钟撞掉,嫌钟在算计我。我要回来了,在门外咳嗽一下,屋里就全然安静了,我一进去,它们各就各位低眉垂手,阳台上有了窃窃私语,我说:谁在喧哗?顿时寂然。我说:“嗨!”四下立即应声如雷。我成了强人,我有了威风,我是秦始皇。
秦始皇骑虎游八极,我指挥我的狮军征杀去,北伐去,兵来将挡,遇水土掩,所向披靡,一吐恶气。往日诽谤我、羞辱我的人把他绑来吧,但我不杀他,让来劲去摸他的脸蛋,我知道他是投机主义者,他会痛哭流涕,会骂自己是猪屎。从此,我再不吟诵忧伤的诗句:“每一粒沙子都是一颗渴死的水。”再不生病了拿自己的泪水喝药。我要想谁了,桌上就出现一支玫瑰。楼再高不妨碍云向西飞,端一盘水就可收月。书是我的古先生,花是我的女侍者。
到了这年的冬天,我哪儿都敢去了,也敢对一些人一些事说不,我周围的人说:你说话这么口重?我说:手痒得很,还想打人哩!他们不明白我这是怎么啦。他们当然不知道我有了狮军,有了狮军,我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有了翻江倒海之想。这么张狂了一个冬季,但是到了年终,我安然了。安然是因为我遇见了大狮。
我的一个朋友,他从关中收购了一个石狮,有半人多高,四百余斤。大的石狮我是见得多了,都太大,不宜居住楼房的我收藏,而且凡大的石狮都是专业工匠所凿,千篇一律的威严和细微,它不符合我的审美。我朋友的这个狮子绝对是民间味,狮子的头极大,可能是不会雕凿狮子的面部,竟然成了人的模样,正好有了埃及金字塔前的蹲狮的味道。我去朋友家,一眼看到了它,我就知道我的那些狮子是乌合之众了。我开始艰难地和朋友谈判,最终于重金购回。当六人抬着大狮置于家中,大狮和狮群是那样的协调,使你不得不想到狮群在一直等待着大狮,大狮一直在寻找着狮群。我举办了隆重的拜将仪式,拜大狮为狮军大将军。
28
有了大将军统领狮军,说不来的一种感觉,我竟然内心踏实,没了躁气,是很少给人夸耀我家里的狮子了。我似乎又恢复了我以前的生活,穿臃臃肿肿的衣服,低头走路。每日从家里提了饭盒到工作室,晚上回去。来人了就陪人说话,人走了就读书写作。不搅和是非,不起风波。我依然体弱多病,讷言笨舌,别人倒说“大人小心”,我依然伏低伏小,别人倒说“圣贤庸行”。出了门碰着我那个邻居的孩子,他曾经抱他家的狗把屎拉在我家门口,我叫住他,他跑不及,站住了,他以为我要骂他揍他,惊恐地盯着我,我拍了拍他的头,说:你这小子,你该理理发了。他竟哭了。
(选自2017年《小说月刊》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汉罐上的颜色,出土就气化了”来比喻“我”内心的冲动遇到现实就湮灭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我”缺少勇气。
B.古董市场上的小贩十天半月就能抬来一麻袋石狮,使石狮价钱一涨再涨,刻画了古董小贩的贪婪,与“我”形成明的对比。
C.本文借助大胆的想象,在历史遨游与生活虚设中,对自我心理成长进行强烈暗示,同时又对生活进行细致诙谐的勾画,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
D.在厚重的历史背影下,一石一狮、一字一画、嬉笑怒骂,都成为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本文体现了贾平凹对陕西本土文化传承有着高度的自觉意识。
2.“我”给第一个炕狮起名叫“来劲”的缘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贾平凹说:写作要我手写我心。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我”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借此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古巷乾坤
周铁钧
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只要对面支起窗扇不会碰撞。铺地青石经年踩磨、风雨刷砺,鳞泽泛亮。巷子再老些,路面会有两条下凹的浅沟,那是数百年流轮撵出的辙印,蕴满岁月沧桑。
如没有临巷门窗,巷墙就很高,垒砌得厚重坚实。但窗多已泛黄龟裂,还隐现着精描细勾的花木山水、楼阁亭榭,半朦半掩地褪向时光深处。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
裹在陈年旧岁里的古巷,苍健安详,不为外界潮流、时尚所动。霓灯溢彩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播扬,却侵不进陡耸的青墙,巷内如僻廊静谷,别有乾坤:月亮顺巷口攀上来,清辉盈盈、如烟似帛,巷路枕着朦朦山影,迎候访古探幽的游人来此抖落浮躁,倾纵心绪,滤验风情。
28
我曾独步上海朱家角古镇,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尽是角脊老屋,步入其间,左转右拐,不见尽头,走得腰酸腿乏,仍出不得“迷魂巷”。忧心忡忡时,眼前突然变得坦阔,巷路径直通向一座气势宏伟的石桥,桥头耸立的岩碑上刻:“放生桥”。桥对面长街宽邃,招牌林立,店铺千家。坐在街头茶摊要了一壶龙井,向茶摊老板说:此处巷子太“乱”。老板笑道:朱家角称奇之处就是街宽巷窄,路生巷,巷连街,街通路,绵延不尽。
当晚,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客店隔壁,有一家小小的“书画斋”,主人是位银髯飘逸的老伯,斋中四壁挂满字画,幅幅笔墨遒劲、大气雄浑。我入室攀谈,畅言良久,问老伯可否求得墨宝?老伯应允,他正拨镇纸,墨毫飞动、中锋运笔,一联:“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跃然纸上。玩味联意,彰显烟火平民身处狭巷,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
如今游历扬州,何园古巷入口处导游旗招展,扩音器嘈杂,鼎沸的人群依序入巷,逼仄跟进前行,头悬青天一线,“穿巷风”咄咄刺肤,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千华等一代名家,曾在园中开启多少思维创意,历经怎样尊卑荣辱、爱恨交织……走了许久,依然曲延不绝……
边走顾视左右,见巷墙嵌刻许多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唐代杜荀鹤写苏州古巷的,读诗生情,禁不住忆起人水桥互依、河巷舟相偎的吴越故郡苏州。
姑苏古巷素淡淳朴,千年初容、俗韵不改,每天熹微,几家巷门开了,踱出来的多是老者,他们既去晨练,也去赶“头汤面”,巷中世代递接的营生是“三虾面”店。面店门窗临巷,店主取活虾搓籽、取脑、剥仁,是为“三虾”。虾壳汤入锅烧开,趁沸下面,煮好捞出浇原汤,面润汁爽,原味本鲜。一碗面条,扬名千年姑苏,煮沸古巷乾坤。
古巷不光居住井市平民,也有宦官要臣府邸、文豪墨客栖室。盛唐国都长安城常乐巷,地处东城僻隅,狭巷幽深,却坐落亭榭绿地、莲池短桥的庭院。白居易在此居住10年,写出大量传世诗文,他后来被差往杭州为官,常乐古巷依然人声鼎沸、文玩古董交易火爆,堪比如今北京“琉璃厂”。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随流逝的风华一起升值。
见一户老宅木门虚掩,向内张望,端坐藤椅上的老奶奶示意我进院,她几句讲述,便把时光曳到70多年前:那时,盛泽是称誉天下的绸都,巷里绸缎庄主豪院与渔樵蚕农寒门相邻,有“五步一面馆、十步一茶肆”的喧沸市井,也有织机脆响、梭声交汇的丝绸作坊,更有“十岁外皆能纺织”的巧手如林……
28
听着想着,竟觉真得步入人流熙攘、商铺林立的古巷,如历游“清明上河图”十里繁华,心内寂寥瞬间被市俗民风弥补,空旷意境填满匠心独运的沧桑构建。
告别了好客的老人,迈出高高的青石门槛,前望古巷,不见尽头,沿平平仄仄的卵石路漫步,任心绪静然流淌,清风掠过耳畔,时空中似乎依旧传来吴根越角的故事,溢满巷路,演绎绵远、精彩的古巷乾坤……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写古巷现状,作者细致描绘了古巷的窗、巷道、巷墙等,寓无穷感慨于其中,为下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作者将古巷内的苍健安详与古巷外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巷遭受现代文明侵蚀的苦闷。
C.文中写“书画斋”老伯挥毫泼墨一事,表现了他高远的情怀,又通过老奶奶的讲述,写出了古巷昔日的喧沸繁华。
D.作者游历古巷,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发内心真切感受,文章内容充实,结尾意蕴悠悠,令人沉浸在古巷的历史韵味中。
2.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小巷的古韵?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答。
3.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全国有很多地方投入巨资重建或新建古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瓦下听风
彭家河
瓦是乡村的外衣。
当再次提起瓦的时候,我已远在他乡,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想起故乡,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而我却早生华发。
在延而舒缓的群山中,村落就像灌木丛,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
28
在乡下时,盯着瓦顶发呆的时候也不少,早年乡下没有通电,也没有多少书看,特别是感冒生病后,能做的事就只有躺在床上数檩子、椽子和亮瓦。川北多柏树,檩子都是去皮粗略打整的小柏树,椽子则是柏木板,年辰一久,灰尘和油烟就把檩子、椽子染成与老瓦一样的黑色。在漆黑的房顶上,只有几片亮瓦可以透些光亮进来,不过瓦上的落叶和瓦下的蛛网已让光线更加昏暗,亮瓦是玻璃制成的,能透光,但看不到瓦外的天空以及树木,要凭借瓦上的声响,才知道房顶上的过客。如果声音是一路“嘀、嘀、跨”地传过来,那一定是一只无聊的猫;如果是急促的沙沙声,肯定是心慌的老鼠在顺着瓦沟跑。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风,听风在房顶与瓦说些悄悄话。
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人听到的,只是极少极少,瓦与风一般都是轻轻家语。我想,他们谈论的,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我爹都要上房扫瓦,扫下的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讲讲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当然,有时候瓦与风也会吵嘴甚至打架,夜里总有些瓦从瓦楞间翻起来,与风纠缠,有的还从房顶上落下,摔得粉身碎骨。听到“啪”的一声刺耳脆响,瓦下的主人都会心头一紧,然后不问青红皂白,对着房顶就大骂风,肯定是风的不对,瓦成天默默不语任劳任怨,风过来一会儿,房顶就不得安宁,瓦还要跳楼寻短,难道不是风的错吗?这些,风能说得清吗?风可能受了委屈,一路呜呜着跑了。落下房顶的瓦摔得四分五裂,拋弃在路边。别的瓦仍然低眉信首,与属于自己的那一绺风继续私语,或许他们对风对瓦的性格早已习惯,总有几片瓦会与风一起私奔,也总有几片瓦会宁如玉碎。乡下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瓦只要上了房,盖在檩椽上,往往就是一辈子。要么是仰瓦,要么是扣瓦,仰瓦要上大下小,扣瓦要上小下大。有时,房脊梁上还会垒一排立瓦。每一片仰瓦的大头都要压在上一片仰瓦的小头下,每一片扣瓦的小头都要压在上一片扣瓦的大头下,而且所有的扣瓦都要压住仰瓦的边沿,这样严严实实,一丝不苟,才能遮风挡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瓦有瓦的命运,瓦也有瓦的规矩,乡下人肯定早就读懂了这些。
一年当中,乡下人待在瓦屋里最长的季节就是秋冬两季。庄稼都收种完毕,梅雨时节或者霜雪天气,无所事事的大人小孩子就团聚在一起烤火做些家务。但更多的时候,我则喜欢钻进温暖的被窝,垫着枕头靠着墙壁看小说,这样身心都温暖如春。我在乡下教书时,有年在南充人民中路一旧书摊上买回了所有的《十月》等文学期刊。有一天,我合上杂志,听着瓦上风声,
突然明白,每一个人都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其实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通过小说,可以品味别人的酸甜苦辣,可以经历各种人生。一个人过好自己的人生,此生才有意义,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从此,无论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还是穿行都市,我都内心恬淡自信,对世间奢华,心如止水。
28
瓦下的孩子都一辈一辈长大,离开了瓦屋,走出了大山。估计都没有多少闲暇回一次老家,更没有多少机会再在瓦下静坐。我相信,每一片青瓦下,都沉睡着一粒怀乡的种子,总有一天,他们会在风中醒来,听听风中的故事。我相信,每一条都市大街上,都有来自乡下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们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0日24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写故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与自己早生华发对比衬托,抒发了故乡依旧在、年华易消逝的感叹。
B.“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这句运用借代手法,表现了一个长久远居于他乡之人对瓦的亲切感,回故乡的迫切感。
C.本文描写具体细致,表明作者对故乡生活十分熟悉,如凭借瓦上的不同声响就知道房顶上的过客是无聊的猫还是心慌的老鼠。
D.结尾与开头呼应,写一辈一辈的孩子长大后走出大山、没有多少闲暇回老家,但相信他们终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揭示了主题。
2.文中写听瓦与风说些悄悄话。瓦与风都说了些什么话?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3.文以“瓦下听风”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牟定的铁匠
于坚
云南楚雄州的牟定县有一个村子,从前是个铁匠村。最兴旺的时候,全村有70多家人打铁,一边打铁,一边眺望稻田。这些铁匠铺,就像金黄地毯边缘的火炬,很美。大地那边越是丰收,铁匠们的炉子越是热烈。这些铁匠铺,打造的是农具,镰刀、犁头之类,如今还剩着七八家。打铁已经不用大锤,用的是被工厂淘汰的小型汽锤,这汽锤的声音听起来不烦,像某种低调的鼓,徒劳地召唤田野回来。
28
詹铁匠正在打铁,咬紧牙关,火光舔着他的脸颊。铁匠一只脚踩着汽锤刹,钳子上夹着一块通红的铁泥,揉面似的翻着,得心应手。他妻子为他当帮手,将炉子里烧红的铁块用一个长铁夹子夹给他,像是速食物似的。与英国画家约瑟夫·莱特18世纪中叶画的那些铁匠作坊类似。看得出他们心心相印,相依为命,相得益彰。铁匠长得就是那种铁匠的样子,脸庞宽阔,浓眉大眼。女人是铁匠的女人,俊俏而坚毅。铁匠意味着一种天然的男子气概,他们总是能找到好女人,就像那些荒野上的牛仔、骑手一样。他俩在炉子前面,时而鲜明,时而幽暗,就像是一对行将就义的烈士,毁灭他们生计的势力已经不远了。
铁匠就像真理的一种隐喻,或者说真理具有一种铁匠般的斩钉截铁的气质。来自黑暗的碳和铁,燃烧产生的光辉,锻造之舞,斩钉截铁地成形……这一切都隐喻着真理的质地。真理不是概念,而是行动,材料的品质(坚硬、锋利等)被召唤、去蔽的过程,朝向田野和劳动敞开。福柯在讲到真理的时候曾经说:“直言意味着‘坦诚’,即一个人自由地、勇敢地、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铁匠不仅仅是生计,它也是乡村世界暗藏的哲学,构建着乡村世界的真理。一把镰刀,要求的就是“直言者对所言说的真理做出个人承诺,并且通过这一真理确定自己的身份”。炉子、大锤、铁砧就在大地上,大地这位伟大的执法者直接检验产品的真伪,铁匠要直接对大地负责,他必须像大地一样诚实。“修辞立其诚”。詹铁匠每件产品都要打上一个标记“一”,他对这个“一”负责,就像真理,说一不二。
铁匠不仅是一个生计,也是一种美学、生生之谓易,花开,鸟鸣,生生的事都是美的。美也是时间的结果,古老的事物无一不美,就是那些在它的时代里生着的庸常事物,经过时间陶冶,也会归于美。美不是既定的模式,而是时间的悠久魅力。没有世代相传的事因为不生生,不美。未来这种事,也许会更美,但不关我们这些人的事,不知道。对我们这些在场的人来说,美永远在过去。铁匠、农夫、渔夫、樵夫、裁缝、纺织娘……就像大地一样,曾经是古典文学的主角。现代主义很实用,但是不美,或者美得很勉强,很做作,很霸道。不美的实用令生命无聊。人类最终得适应一个没有铁匠及其派生的一系列的词组、诗歌、艺术、手艺的世界,这就是现代。但是,这种适应也许没有那么容易。
从前,詹铁匠在自家的炉子前打铁的时候,时常会看见那些农夫在大地上弯着腰。他不知道让·弗朗索瓦·米勒画过这场景,牟定县的米勒还没有来得及诞生。他见我有相机,就翻出一块塑料布,与他妻子一人扯着一头展开,上面印着他的广告:传统手工艺,远销省内外,专门打造各种农具、刀具,一字号。上面还有他的手机号码。他让我多拍几张,“帮我们宣传宣传。”
(有删改)
28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作者用饱满的情绪描写了詹铁匠夫妻打铁的情形,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打铁所包蕴的力与美。
B.作者认为美是时间的结果,所以古老的事物无一不美,现代主义因为没有经历时间的打磨,所以是不美的。
C.在作者笔下,铁匠和打铁是“真”和“美”的象征,作者既赞颂真与美的价值、又感伤于它们即将逝去。
D.本文在表达方式上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既能彰显散文的形象化特点,又开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2.作者说“铁匠就像真理的一种隐喻”,“铁匠”和“真理”有何相似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3.文章以詹铁匠夫妇要求我为他们拍照宣传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①照应标题,标题为“米缸山下播绿记”,详写育苗工作符合作品写作的内容;②突出护林工作的艰辛,表现护林员默默付出和乐观的品质;③详写育苗工作,提醒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人类的大家园。
3.①从生长的环境来看,指的是对所生长的山谷和土地的记忆;②从与人的关系来看,指的是护林员艰辛育苗、细心呵护的记忆;③从情感的表达来看,指的是与护林员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④从主旨的揭示来看,指的是人与自然共筑家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