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训练(含解析38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训练(含解析38套)》 共有 3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大师陈寅恪 ‎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13岁游学欧美和日本,先卒业于哈佛大学,又研习于柏林大学及巴黎大学等。“求学时应该在乎知识而不该在乎文凭。”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他根据自己想学的课程,知道哪所学校可以学习,便前往学习钻研,学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留学16年,竟然未取一张文凭,也无学位,但学问之深,一时无人可及。    ‎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为专研高深学术之机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对导师要求非常高。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有点生气:“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陈遂被破格录用,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 陈寅恪学贯中西,治学之广非常惊人,在宗教、史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闻名世界。他的课不单是学生来听,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听,他的好友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朱自清等也都来听,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他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又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要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 陈寅恪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呢?从他早年的留学笔记中可窥见一斑。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在整理他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笔记时,发现他的笔记竟有64本之多。这还不是全部,许多笔记包括文稿都在“文革”中因抄家而遗失了。这些笔记内容之复杂,难以形容,可分为二十一类,其中仅文字就涉及藏文、蒙文、突厥文、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梵文、印地文、希伯来文等。    陈寅恪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7‎ 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拒绝。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以示讽刺。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决定增设两个历史研究所,派人南下广州,邀请陈寅恪出任第二历史研究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当时早已失明的陈寅恪亲自口授了一封复信,其中说:“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 陈寅恪一生历经忧患,遭遇世变、家变和个人病变。他先是眼盲,晚年又膑足,在“文革”中备受摧残打击。但即使这样,他晚年还完成了9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在没有资料又不能涉猎其他领域的研究时,一个失明老人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写出这样的长篇巨制,真是让人惊叹。他用口述方式撰写《论再生缘》,对明末清初杭州女诗人陈端生所著的讲述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的悲剧故事进行评点考证;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为一个被士大夫所轻蔑,倚门卖笑的奇女子柳如是立传,赞美她在明末清初家国更迭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大义的精神。书稿完成于1964年,当时陈寅恪已74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毫无疑问,陈寅恪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高山仰止,不胜敬慕!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界的骄傲。                                                     ‎ ‎(选自《国学》,有删改) ‎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手法,充分表现了传主陈寅恪勤勉为学、独立自由等精神和人格追求。 B.本文通过典型材料刻画传主形象。如选取陈寅恪晚年写作《柳如是别传》这一材料,既表现了他对柳如是的崇敬和褒扬,又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C.本文在叙述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一事时,直接引用了梁、曹的对话,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传记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陈寅恪学问的高深。 D.本文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 ‎ 2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陈寅恪因为不在意那些所谓学历,只是以一种传统文人游学的方式留洋就学,所以虽留学16年,却未取一张文凭,从而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B.陈寅恪国学功底深厚,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恪守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C.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是对王国维进行褒奖赞颂,更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座右铭。 D.陈寅恪先生一生经历多次磨难,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危难而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及人品都值得我们敬仰。 3.陈寅恪被傅斯年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请结合文本说说大师陈寅恪在哪些方面值得当代知识分子学习。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跋涉者与中国的路 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 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 ‎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 27‎ 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 ‎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 ‎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 ‎1940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 ‎(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 B.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 C.在1937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 D.艾青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首诗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B.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 C.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 D.‎ 27‎ 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文体特征。‎ ‎3.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   年近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 ‎   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 ‎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的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   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在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后,诗人从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创作了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的长诗《向太阳》及其姊妹篇《火把》。这两首喷射着激情火花和理想光芒的名篇曾鼓舞过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   ‎ 27‎ 艾青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在他的诗歌中,尽管不乏某些或过于切近时事或过于凌虚的篇什,但作为代表他主要成就的诗篇,往往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那种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着新奇的联想、想象而来,组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他在抗战前夜作的《太阳》一诗中写道:“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这融进了诗人深刻的感受和想象,使形象充满血肉,更深刻地显示着光明来自黑暗,需通过流血死亡的代价去换取的生活真谛。此外,艾青还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 ‎   艾青的诗歌,艾青的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在于: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加强了新诗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以来自生活又经提炼而成的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以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的创造,和众多的新诗人们一起,巩固了自由诗在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艾青还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诗能面对世界发言,他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 ‎   艾青说:“我的一生都在探索。”在漫长的道路上坚持探索、吹号行进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常常会几经斫丧,但终将显示其旺盛的活力——因为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 ‎(有删改)‎ 27‎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因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能够被人民认可,感到由衷的荣幸;人民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他加以评价,他深为感动。 B.《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之情,为自己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 C.艾青善于从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由此创作的《向太阳》和《火把》鼓舞了不少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D.艾青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是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可以说他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 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艾青诗歌的思想成就:一是将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与现实紧密结合,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二是突出地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B.因为他的诗歌中,既有过于凌虚的篇什,又有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的篇章,所以人们对艾青诗歌的评价有褒有贬。 C.因为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所以艾青的诗歌和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 D.“我的一生都在探索”表达了艾青在诗歌领域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艾青积极进取的精神,号召人们像他一样去追求。 3.艾青诗歌的“美学的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   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就是最好的答案!‎ ‎   1992年,黄大年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 ‎   在海漂的18年里,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 27‎ ‎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他在回国后的第6天,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 ‎   2010年10月,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黄大年为带头人。团队集中研究了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移动测量技术体系。‎ ‎   在带领团队冲上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黄大年一直在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和声望,多次带团出国考察,并促成合作事宜。‎ ‎   爱迪生曾说过,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在这个层面上,黄大年始终都在用自我成就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塑造着一种超越个人快乐的伟大志趣。‎ ‎(摘编自《吉林日报》2017年3月1日《把一切献给你,我的祖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2016年6月底,黄大年吃着救心丸走进评审验收现场,完成了一个超亿元级别的国家大型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 ‎(孟海鹰《黄大年:放弃国外豪车豪宅回国任教,填补诸多空白》)‎ ‎②“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 ‎(黄大年)‎ 27‎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1992年,黄大年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B.2009年12月,黄大年听从祖国的召唤,放弃了在国外的名誉、地位、资产,偕同家人回国,当了吉林大学全职教授。 C.2010年10月,黄大年成为“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带头人,他带领团队在一些科技领域冲上国际前沿制高点。 D.2016年6月,黄大年在完成一个国家大型项目评审验收工作时,吃着救心丸带病坚持工作,这说明他已达到忘我程度。 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依然回国参与国家科研项目,这说明他具有淡泊名利、无欲则刚的精神品质。 B.黄大年在英国生活条件优越,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妻子也有自己的事业,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国家需要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C.黄大年的父亲在弥留之际,通过电话方式告诫儿子“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话语中流露出父亲对黄大年不能尽孝的嗔怪语气。 D.在得到刘财院长“千人计划”的正式邀请后,黄大年心潮澎湃,“祖国”“土地”“亲人”等占据了他的脑海,让他归心似箭。 3.黄大年在英国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人士,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回国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   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   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①‎ 27‎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①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 ‎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②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27‎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D.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2.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具体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A.于敏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B.于敏带领团队,用两年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C.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D.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 3.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   ‎ 27‎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年,郎平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   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告”说中了。‎ ‎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 ‎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前四,也要争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连续发电传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 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27‎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刚一回国,甚至就住在国家训练局和队员一样的宿舍里。 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最后,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郎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三百多平米的房子,回到国内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便。 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D.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3.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听一段梅葆玖    ‎ ‎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的一段唱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 ‎   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57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    ‎ ‎   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8岁患白喉病去世。梅葆玖10岁时,父亲让他试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    ‎ ‎   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13岁,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    ‎ ‎   2016年3月29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每次大家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    ‎ 27‎ ‎   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没想到,两天后,梅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一度有心率反应。但奇迹没有出现,4月25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82岁。    ‎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    ‎ ‎   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梅兰芳看老师教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    ‎ ‎   在梅葆玖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每天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    ‎ ‎   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梅兰芳研究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他喜爱花卉园艺,据说研究出如何嫁接培植4000多种牵牛花的技术。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    ‎ ‎   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    ‎ ‎   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    ‎ ‎   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    ‎ ‎   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    ‎ ‎   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他豁达面对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    ‎ 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少物议。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    ‎ ‎   2013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的模样,真是难以形容的优雅。”梅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应观众要求给海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 27‎ ‎   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来自家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葆玖,四十岁以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然呈现。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梅葆玖扮相、嗓音俱佳,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B.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梅派旗帜,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 C.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时,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D.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葆玖一生为戏,13岁正式登台演出,一生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即便在病危时,也一度对《大唐贵妃》有心率反应,可见其对京剧的热爱。 B.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个弟子,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C.梅葆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梅兰芳并没有亲自为其开蒙,要求其兼学东西文化,在40岁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 D.文章在写梅葆玖的回忆时,提到当年梅兰芳对学习的狂热,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梅葆玖也犹记得,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都体现了梅兰芳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 3.梅葆玖父子身上哪些特点能够打动你?请结合材料谈谈对你的启发。‎ ‎8、阅读下列的文字,回答问题:‎ 张弥曼:搞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傻瓜”‎ ‎   3月22日,自嘲为“傻瓜”的张弥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27‎ ‎   1936年生于南京的张弥曼,是家中长女。父亲学成归国后,在上海的一家医学院谋得教职,教人体生理学。父亲开明,常带她去溪边网虾,到菜地捉虫,到麦田看蚂蚁怎么沿着麦秆爬上去寻找蚜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张弥曼笑言:“我一直想当医生,而不是科学家。”因为父亲单位有不少敬业、有教养的医生,令她仰慕。‎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忧无虑的日子戛然而止。父亲带着全家疏散到南京,又辗转江西各地。有件小事几乎成了她日后学地质学的先兆。有一次,她和弟弟在流亡路上偶得《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在大学上《普通地质学》时,老师居然讲到了书中的一些内容。‎ ‎   她说:“这段逃难的经历决定了我一生为人处世的取向。”‎ ‎   1953年,17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55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这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学哪类古生物。‎ ‎   “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张弥曼。她听从了伍先生的建议,从此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1960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 ‎   在生命“进化树”上,人类属于四足动物。大约在3.8亿年前,肉鳍鱼类登上陆地,演化出了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数百年间,这个“谜”在古生物学界悬而未决。‎ ‎   张弥曼还原的是云南曲靖的杨氏鱼。按照瑞典学派的观点,杨氏鱼应有一对内鼻孔,头颅分成前后两半,由一个颅中关节连接。张弥曼在做这个鱼标本时,既没找到内鼻孔,也没找到颅中关节。内鼻孔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她画了540多张图,把所有的剖面“拼装”出一个20倍等比例放大的标本。‎ ‎   后来,她用更多证据动摇了瑞典学派的权威,认为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在国际古生物界激起轩然大波。由于她的工作无可挑剔,人们开始对内鼻孔的起源,乃至四足动物的起源有了各种新的认识。直到1995 年,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鳍鱼类起源的心中地区也逐渐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 ‎   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不少人都认为含油层应该在距今1.5亿年的早白垩纪,石油勘探也应该集中在相应的地层内进行。但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变规律的研究,提出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此后,随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张弥曼的观点也被随之证明并引起轰动。‎ 27‎ ‎   张弥曼最敬佩的学者是已故的英国古生物学家柯林·帕特森。她记得柯林在一篇论文中曾大胆提出一种主张: “我们要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掉。”化石材料,就是每一个古生物学家的“踏脚板”,吸引着科学家进入未知而引人入胜的世界。‎ ‎   张弥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她把成果“金矿”——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转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她说:“年轻人做得比我好。”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她说:“我不是没有思想斗争。但是没有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 怎么会有真正的大发现?!”‎ ‎   有人不明白:对古鱼类的研究跟今人生活有何关系呢?张弥曼说:“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个研究能帮我们认识生物演化,而关于生物演化的科普能激发孩子们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些对于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很重要。”‎ ‎(摘编自2018年3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弥曼的父亲非常开明,常带她网虾、捉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这说明她想当医生的愿望是受父亲的影响。 B.1955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她听从了伍献文的建议后,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她的寻“鱼”生涯由此开启。 C.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变规律的研究而提出的观点,对大庆油田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20世纪90年代初,张弥曼把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践行了她提出的“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掉”主张。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7‎ ‎ ) A.受逃难途中读到的《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的影响,张弥曼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B.张弥曼通过研究认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解决了古生物学界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这一数百年悬而未决的“谜”。 C.张弥曼用证据否定了肉鳍鱼类起源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说法,使人们对内鼻孔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D.张弥曼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主要是她认为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会产生真正的大发现。 3.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从对地质学一无所知到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经历颇多。请结合材料,就张弥曼的个人经历对其专业研究和专业素养的影响进行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   ①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完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即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   ⑤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连续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27‎ ‎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27‎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下列不属于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的一项是(   ) A.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文章开头第一段就写出了侯仁之转而学史的原因是为了疗救社会,表现出他对国家民族的爱。 B.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侯仁之认为“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并身体力行,“连续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文章最后两段写侯仁之积极参与保护城市工作,表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现实的精神。 D.侯仁之取得的成就与他弟弟的激励分不开。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侯仁之由学医转学史,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3.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   94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叶先生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就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中年,更是获得文史大家繆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老师顾随在她23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叶嘉莹自立门派;尤其她将西方理论的研究方式引入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大胆尝试,更是引得繆钺主动来信盛赞,“继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其成就之高,在当今是首屈一指的。‎ ‎   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亲身示范。“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叶嘉莹说。‎ ‎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的话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 27‎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得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们了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看见春天的美景而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全诗讲完后,她再带领他们背诵、吟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两句诗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强者”。‎ ‎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孩子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 背来有什么用?”‎ ‎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 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以只能变个花样、加入技巧,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叶嘉莹说。在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27‎ ‎   叶嘉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她发出感慨,“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 ‎   相关链接 ‎   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1945年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开始. 叶嘉莹至今未曾中断她的古诗词教学。从1954年起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1966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 ‎   ②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渡过忧患,获得疗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想要达到目的关键在于选材和讲解。只有选择精华之作,并把精华讲出来,才能让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 B.诗教是古代的教育系统,而今对叶嘉莹来说,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读者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C.在叶嘉莹看来,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 D.叶嘉莹从小就接受诗词方面的正规教育,诗词伴其一生,尤其是在历经丧乱、晚年丧女的时候,诗词又给了她力量,使她渡过忧患,获得疗愈。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生于“燕京之旧家”的她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 B.正是因为叶嘉莹自感“老之已至”,所以内心始终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让孩子们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们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的 27‎ ‎ “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 3.如何理解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请结合文本从几个方面做简要概括。‎ ‎ ‎ ‎ ‎ ‎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3.①他在学术上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他游学各国,留学16年,学贯中西,治学广博;在留学期间,写下了数量巨大、内容庞杂的读书笔记;晚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9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②他在学术和人格上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值得学习。他留学不为获得文凭,而为求得真知;拒绝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不愿学术研究受到政治的影响。③他对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坚守值得学习。他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④他的爱国情怀值得学习。他拒绝到被日军占领的上海授课,作诗讽刺某些“御用文人”发起的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活动。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