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狡黠( ) 诘难( ) 咬文嚼字( )
滞碍( ) 阐证( ) 统 chóu( )
làn( )加 吹毛求 cī( ) huò( )然贯通
2.下面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采 纶理 欣然忘食 咬文嚼字
B.滞碍 怡情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C.死抠 澡饰 寻章摘句 孜孜不倦
D.统畴 文彩 娇揉造作 高谈阔论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B.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对
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下面一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
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 读 书 价 值 颇 多 : 足 以 怡 情 , 足 以 傅 彩 , 足 以 长 才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
____________________: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
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
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__A__,用以激励
人发奋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
__B__、__C__、__D__……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 A、B、C、D 处的成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如果你有一位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
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
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老巷空屋
韩海林
①光阴真是弹指间,自己已是将近半百的人了。青丝添进了白发,不觉已不再年轻。童
年的小巷已成了老巷,那个曾三世同堂的老屋亦成了萧寂无人的一座空院落。老巷空屋中的
人家搬走的搬走,离开的离开,像散了场的戏,在四月春里,余下一座空台,独自品味着戏
散的荒凉。
②小的时候,西巷口的马三奶奶也就是四十几岁的模样。而现在,这条小巷里,和爷爷
奶奶同辈的那些老人,几乎都没了。只剩下九十来岁的她还守着那份残旧、简单的家业。寸
草枯荣,岁岁春秋,几十年,几代人,添了减、减了添,续衍生息着。只,老屋不变。
③小巷的黄昏,曾经是最热闹的。在那个家家都三四个孩子的年代,小巷就是孩子们的
天下。那声声熟悉的吆喝,和着黄昏里的那丝凉。暮色里,氤氲着童趣不肯散去。
④经过老屋,丝丝的风吹得墙头上几蓬衰草在摇动。爷爷奶奶都离开快三十年了,人去
屋空,也很少有人来光顾。只留下一抹孤荒的色调晕染着残檐断瓦。似乎,没落的不只是残
颓欲倒的老屋和悲悲喜喜的那些旧日月。我还怕这生养自己的地方,无人再想起了。
⑤轻推开老院斑驳的大门,岁月的封尘,丝丝拂散开去。往事一点一点,从没过记忆的
荒草里挤出来。扶一把矮了的土墙,可情思却从这里悄悄滋长,越来越高,像儿时漫过水岸
的青蒲草,疯了似的招摇。有血一样热的东西,穿透掌心,震颤心房。
⑥在那个少吃少穿少用的年代,家里能吃饱,能穿暖就不错了。也就是那么苦的年月,
总有几分永远也不能压到箱底的甜馨,会时不时地泛在胸口。似乎这个世上,再没有什么能
抵了那滋味。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个院,哭哭笑笑,打打闹闹,都是在她温暖眼神的呵护
下过来的。奶奶总会省出几分钱给我去买零食,过年过节亲戚们送的点心糖果,她从不舍得
吃,总会留给我。可以说,在老屋,有奶奶宽仁的庇佑,我的童年是享了福的。
⑦少不识愁,那个时候更读不懂她们眼底的艰辛和无奈。却总感觉,那些个浆洗缝补的
苦日子,总是被奶奶一头银白的发丝漂得如雪一样静谧。素麻纸的窗户,似乎也被映得很白。
有梦初醒,炕上佝偻的背影总在灯影下晃着……那个瘦小精干的老人,慈爱宽厚,从不言苦,
从不与人争执。她儿女子孙一大片,勤俭持家,日子总是苦中有甜,融融洽洽。人,是一条
巷里出了名的好人;家,也是邻居眼里羡慕的好人家。
⑧爷爷倒是个不爱操心、不爱说话又颇有些心思的人。生产队那会儿,他是个车把式,
给队里饲喂牲口,开春犁地,秋后交粮,只管他的那些事。爷爷一到冬天就常咳嗽,那咳声
似能惊醒五更天的星月,使它们在冬夜的清寒里眨巴着眼睛。我,便给他捣捣背,一通咳声
过后,他就不再睡了。我和星月却都瞌睡了,只剩下搁在炕沿边上的烟锅,“吧嗒、吧嗒”
星点的火,欲点破黎明。
⑨这一切,似乎就那么清晰可见,却又缥缈无痕。似乎就在眼前,却又总是触之不及。
⑩篱笆墙上的那些藤蔓,青了黄了,黄了又青。几十年的岁月,也不知它记下了多少。
我想遍寻,顺着它的青花,顺着它的茎蔓或黄叶,去寻回这个地方晨暮里的炊烟,昏灯下的
欢声笑语……
⑪小径上的砾石,如同老屋的年龄,它们是否会记得这小院的寒来暑往,雨雪风花?
那些椭圆小石还深嵌着,丝纹未动,隐约硌着儿时脚板的痛。木格子窗已是染满了岁月之痕,
昔日的温度似乎还糊裱在发黄的麻纸上,未冷。
⑫堂门上的木门闩,锁着一屋空荡的埃尘。人事尽散,不知道它苍老的心还能否载得动守候的寂寞?挂在墙角的刀镰,锈色掩盖了往日清明的眸光。可在堂前低徊的花影月色,
还能等得回那闩门的声响吗?还照得见所有的过往吗?那被风雨洗残的檐角,还在拼命用肩
膀抵挡时间的消磨。想守住老屋的每根骨头,每片血肉,甚至每寸呼吸。
⑬轻关上老院沧桑而坚固的大门,门上的铁铺首碰撞出驼铃般的声响,在这温暖的春
日午后,声声叩击着我的思绪,久久不散。
⑭是梦,是记忆,还是藏在心里的一个念想?每当看到老屋,总有说不出的感触在叩
动心弦。我想记住它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和它给予我的万种思牵。我想用四月春的平仄,
婉约它眼角的沧桑,吟咏它眼梢间曾流转的那些温柔。
⑮转过巷口,惊起一丛觅食的麻雀,我也如梦初醒般循迹望去,天依旧那么蓝,同小
时候一样。
(有删改)
8.第①段说老巷空屋“像散了场的戏”,阅读文章,请你说说老巷空屋曾经上演了哪些
“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⑫段中,作者描写“空屋”时选取了许多“物”,请选择其中一个,说一说
作者选择此物寄予了怎样的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来表达情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请写出问题,说一说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或
尝试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或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xiá jié jiáo zhì chǎn 筹 滥 疵 豁 2.B 3.A
4.D(点拨:A 项应在“民族”后面加上“是否”;B 项应将“水平”改为“能力”;C 项应将
“使”字删去。)
5.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采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分别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
以归纳。
6.②读书重在运用,读者善愚有别 ③读书讲究方法
7.(1)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韦编三绝 凿壁偷光 (2)示例: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
的故事吧。只要不惧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
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8.示例:①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在巷子里嬉戏打闹。②傍晚时分,奶奶叫“我”回家吃
饭,奶奶偶尔还会省出几分钱给“我”买零食。③夜晚,就着昏黄的灯光,奶奶开始做针线
活,“我”夜半醒来,奶奶的背影还在灯影下晃着。④冬日的五更天,“我”总是被爷爷的咳
嗽声惊醒,随后又如梦似幻地睡到天明。(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示例一:木门闩。门闩闩住的是门,也是一个家。而如今的门闩则闩着老屋的尘埃和空寂。
作者写门闩是表达对老屋及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岁月逝去,老屋物是人非,被人们遗
忘的感伤。
示例二:刀镰。刀镰曾经被磨得明亮,见证了爷爷奶奶劳作的幸福时光,而今它长满铁锈,
孤独地挂在墙角。作者写刀镰是对过往人和事的追忆,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感伤,以及对老屋
及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示例三:檐角。檐角守护着老屋的椽梁不受风雨的摧残,时光荏苒,人已散尽,而檐角还在
尽责守护着老屋的过往。作者通过写檐角表达了对老屋及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岁月
逝去的感伤,希望人们能永记老屋,永念故里。
10.示例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情思的滋长比喻成疯长的青蒲草,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情思由“扶矮墙”生发,喷涌而出,迅猛滋长,表达了作者对老屋中人、事、物的追
忆与深切怀念。
示例二:这句话中“扶”“悄悄滋长”“越来越高”“疯了似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思由
“扶矮墙”生发,喷涌而出,迅猛滋长,表达了作者对老屋中人、事、物的追忆与深切怀念。
11.示例一: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天依旧那么蓝,同小时候一样”? 原因:作者经历世
事变迁,还强调天跟小时候一样蓝,是否有什么深意?(或:解答:作者的童年时光虽然已
远去,但承载童年记忆的老屋还在,而天又像小时候一样蓝,写出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童
年记忆都定格在脑海里,成为永恒。)
示例二:问题:为什么作者会“如梦初醒般循迹望去”? 原因:一个沉思过去的人,是否
真的如同沉浸梦中一般,需要鸟叫才能使他惊醒?(或:解答:作者此时正因看到老屋而陷
入沉思,完全沉浸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所以才会被麻雀惊醒,如梦初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