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酸和碱的反应
教材
分析
通过前面对酸、碱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这两类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本节课探究酸、碱之间的反应,是对酸、碱性质的进一步认识。另外,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初步掌握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技能,能完成简单的中和反应实验。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通过对中和反应应用的学习,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对中和反应的判断和应用,对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难点: 对中和反应实质的认识。
探究点一 探究中和反应
[情景展示] 一、观察实验: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混合。
4
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我们又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探究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要边滴加边搅拌,至红色刚好褪去为止,否则容易使盐酸过量。
判断某个反应是否为中和反应,关键是看反应物是否为酸和碱,而不是仅看生成物是否为盐和水。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酸、碱的通性
[情景展示]
项目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指示
剂作用
紫色
石蕊
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
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
无色
酚酞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
使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
酸碱相互反应
酸+碱―→________+________
与氧化物反应
酸+________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盐反应
酸+盐―→______+______
碱+盐―→______+______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酸+较活泼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酸类物质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类物质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
[继续探究] 碱类物质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类物质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4
碱能与指示剂反应、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中和反应的应用
[情景展示] 农业上,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问题探究]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中和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工业废水的治理、农业上酸性或碱性土壤的改良、生活中食品里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消除、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科学实验所需溶液的酸碱性调节等,均用到中和反应的原理。
[拓展] 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且价格昂贵,因此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点]
1.学生是否能理解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酸碱的通性?
3.学生能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学生能否掌握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胃舒平”可以治疗胃病,涂稀氨水可以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这些是什么道理呢?
导入二:在农业生产上,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这是利用了熟石灰的什么性质呢?
(合作交流)
一、中和反应
活动1:
[实验] 取少量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在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
[提问] 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呢?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 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最后变为无色。说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活动2:
[讲解] 实验证明,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如:
4
2NaOH+H2SO4===Na2SO4+2H2O
KOH+HCl===K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NO3===NaNO3+H2O
活动3:
[讨论] 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等的组成特点。
[归纳] 生成的NaCl、Na2SO4、NaNO3、KCl、CaCl2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小结] (1)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作盐。
(2)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4:
[提问]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投影] 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归纳]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使用有些无机肥料,也会使土壤呈酸性。另外,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熟石灰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Ca2+增加后,还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工厂的废水。
有些工厂,尤其是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酸性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有人因饮食不合理,会出现胃酸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的药物(遵医嘱),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又如:人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又红又痒,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这时涂抹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4)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还有很多,如用食醋溶解烧水壶(或暖瓶胆)壁上的水垢[溶解其中的Mg(OH)2]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