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以“科学精神”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两篇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大胆想象,向我们展示了一百多年后的上学方式与今天的不同,告诫当今的小学生,珍惜现在,好好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辩论,“习作”编排的是写科幻故事。“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篇文言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其他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二则》。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文言文二则》 2课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课时
《表里的生物》 2课时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14 文言文二则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名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的良好载体。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走进古色古香的文言文世界,那么,这将对学生今后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而小学生朗读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学时应在诵读上狠下功夫: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学生自己诵读时要求能做到声情并茂,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
2.能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2.通过对课文字、词、句的具体思考和分析,进一步感悟两篇文章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
2.能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1.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孟子、列子、孔子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文言文《学弈》,结合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2.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学弈》。
3.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重点
1.学习文言文《学弈》,结合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2.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学弈》。
难点
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学弈》。(简介孟子)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是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诵读,读通读顺为止。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学习的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二人师出同门,结果却一成一败,原因何在呢?真的是后一个人的智商不如前一个人么?文中是怎么说的?找出来读一读。(引导学生读出设问语气)
5.两人的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一样的学习结果。你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学习状态呢?(专心致志、心不在焉、聚精会神、三心二意、全神贯注、心神不安、一心一意……)
6.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你在学习上有过与弈秋的两个徒弟相同的经历吗?结果怎么样?(学生交流,认识到专心致志对学习的重要性。)
(2)师小结:是啊,无论做什么事,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正如韩愈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学 弈
弗若之矣
第二课时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全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难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生:孔子)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课件出示孔子的头像,并作简介。
师: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博学的人。
师: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二、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学习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意。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点拨。
(4)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达到熟读的效果。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借助多媒体“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教师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地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尤为重要。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我通过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这个故事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两小儿辩日》中我们看到文句对仗工整,两小儿的辩论言之有理。这也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典范。可见古代儿童说话就讲求逻辑推理性,虽然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没有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考证,但是他们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知道创造发明就是从质疑开始的。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的标题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答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观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议论文较少,虽然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起议论文来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怎样来阅读议论文。
首先明确本课的中心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进而学习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通过阅读三个具体事例,懂得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论点的方法。最后,进行仿写练习,学习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法。
1.首先明确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三个具体事例,从具体事例中获得认识,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再从全文的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进一步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事例,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理解。
3.教学中可以安排一次小练笔,要重视写完后的交流评议,评议的重点是描述的具体事实是否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实的描述是否能突出重点。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并仿照着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事例以及生活实际,对比这三个事例,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感悟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3.自主、深刻地理解课文,从而受到启发,明白课题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答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2.养成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习惯。
重点
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懂得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道理。
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难点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含义。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大问号:同学们,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什么符号?(学生答:问号)
2.教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3.教师: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导入:为什么说这句话也是一个真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3)画出文中直接描述问号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集体反馈,检查自读情况。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的划分,并说明分段理由。(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生甲: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的机会里“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在大量的实验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乙: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了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相吻合,由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米歇尔逊发现的蚯蚓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生丙:第三个事例是一位美国睡眠研究专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的结论。
4.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引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进行论证。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课时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重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谁能用自己的话表述一下?(引导学生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理解)
2.教师导读:的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经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二、细读探究,认知贯通
1.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如何用3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甲: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就有可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三个故事都是在围绕这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展开的,而这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生乙: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在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这三个事例在内容上有说明共同点?(都是讲科学家生活中偶然发现问题的故事)在写法上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文章在第1自然段就开门见山,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这本身就肯定了论点的正确性、普遍性。)
4.你还能列举类似的事例吗?
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
5.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批注。
6.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文章的结尾是怎样收尾的?
生:作者先用“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一句话,强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的普遍性,然后总结全文,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善于从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真理,能“解决若干个问号”,即坚持不懈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但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文章用华罗庚的一句话进行收尾,总结全文。
三、巩固提升,感悟写法
1.教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懂得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还掌握了议论文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2.指名回顾:再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适当地评价)
3.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仿照课文的这一写法,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等。
4.学生仿照着课文写一写。
5.集体评议。
6.总结全文。
(1)教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小结,补充强调:“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3)集体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1.教学这篇课文,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2.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16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事。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要抓住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激发学生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表里的生物》应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表里的生物”究竟指什么,体会“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并讨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重点
抓住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新课学习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3.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5.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我”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6.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7.指名分角色朗读。
8.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很开心和大家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作者的往事,感受他的“童真、童趣”。
四、课堂练习
说一说自己小的时候类似作者这样的经历。
表里的生物
“我”→父亲的表
第二课时
1.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重点
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一、指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第2~21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拓展与运用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的美好经历。
表里的生物
好奇 天真 探究
课文主要讲了“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
我在教学时,抓住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通过说话练习,学习作者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同时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优秀的科幻小说,绝不只是科学知识的形象化、科学技术的情节化。而是要以幻想的方式表现作者对人生、人性、人类社会的思考。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本文却是立足于未来,反观现实。作者对教育的反思,就在主人公对现实和过去的感受、想象、判断中凸显出来,引人深思。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接触的课内科幻小说较少,但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他们应该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课文,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科幻小说的阅读经验及相关知识,他们对科幻小说的阅读可能依然停留在幻想的外在形式上,尚没有思考本篇小说独特内涵的意识。
本堂课重点设计为了解科幻小说基本知识。基于此,理解本篇文章独特的构思:通过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本堂课难点为品读文本,思考课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
2.把握课文内容,梳理小说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以文本为依据,思考课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
朗读、默读、品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现在,努力学习的习惯。
重点
1.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
品读文本,以文本为依据思考课文内涵。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科幻小说。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2.了解机器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环境
1.《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
(“他们”就是我们爷爷的爷爷,“那时候”是几个世纪前。)
2.一个生活在几个世纪后的小女孩,怎么会知道“那时候”的事情?
(通过一本“真正的书”。)
3.“真正的书”是指什么样的书?玛琪平时看什么书?
4.请你找一找,除书本之外,文中的教育环境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学习地点、执教人员、教学方式、学习氛围)
三、总结科幻小说的特点
1.有现实基础的科学想象:机器老师——网络教学、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生活方式改变,但生活的内容却是不变的:学生写作业、母亲教育孩子、玛琪仍在学习分数运算……
3.真实的人性:玛琪、托米的性格,对话、思维方式仍和我们一样。
4.总结:科幻小说的构思是基于现实的大胆想象,是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展望,而不是漫无边际、乱力怪神的幻想。
(科学性——基于现实;预言性——大胆想象)
四、细读课文,分析人物
玛琪很孤单,无法结交朋友,玛琪对自己的学校很讨厌,因为没有真人老师,有的只是机器人老师。那个机器老师总让她做地理测试题,而她是出错。机器人老师还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让她回答,还要把作业和试卷塞进机器里去。
五、默读课文,思考从这篇科幻小说中,作者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想法
小说中的玛琪内心非常孤独,没有同伴,她在无趣中学习,她需要同伴,需要交流。小说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的依赖科技手段,忽视了孩子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流露出作者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学习地点 执教人员
教学方式 学习氛围
对于科幻小说,我平时接触也比较少,这就要求我在上课前多了解科幻小说,多阅读科幻小说,在上课之前做足功课,也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现在的学习模式是最好的,所以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口语交际:辩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这种辩论会的,辩论会可以开阔思维,锻炼辩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因此,在交际中学会辩论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要主导局势,把握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表演让学生在事迹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然后小组讨论进行辩论,师生互动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辩论,积极参与辩论。
2.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辩论演练,体会辩论的过程,联系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辩论活动使学生懂得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要全面,就必须和别人进行交流。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辩论的意义在于沟通思想、丰富认识等。
重点
联系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坚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难点
锻炼倾听别人发言,抓住要点快速应对的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辩题、搜集资料。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吗?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也让我们佩服,那就是他雄辩的口才。(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视觉上感受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这节课,我们也来开展一次辩论,希望同学们也能练就一番好口才。
二、概念解读,辩论准备
1.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2.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题,组员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
3.了解辩论内容,学生小组合作为辩论作准备。
(1)搜集证明己方的材料和反驳对方的材料。
(2)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
三、小组讨论,明确要求
1.为了使辩论激烈而有序,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时要注意三点(出示课件):
(1)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陈述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做到理由充分。
(3)要做好发言准备,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激烈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四、畅所欲言,展开辩论
1.刚刚大家抽签决定了正方、反方,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辩论时的要求(出示课件):
(1)举止有礼,态度大方,声音洪亮,说话有理有据。
(2)尊重发言人,讲文明,有礼貌,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2.现在,先请正方一辩阐明自己的观点,注意向对方问好。
3.正方一辩发完言后,请反方一辩阐明自己的观点。(接着请正、反二、三辩补充一辩,并对对方一辩的观点提出质疑)
4.刚才我们听了各个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他的同学还有你自己的想法吗?哪位勇敢的同学能告诉老师?
5.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老师认为如果正、反方双方的同学能把自己的意见一条一条地综合起来一定更有说服力。同学们,你们愿意集中在一起讨论讨论,把意见综合起来吗?那就赶快集中讨论吧!
6.学生组内讨论。
7.现在,请每个小组的正、反方四辩总结观点。
五、小组评议,总结归纳
1.小组交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每个小组组内评议,选出最佳辩手。
3.老师结合每个小组的发言情况,选出每个小组获胜的一方。
4.教师总结:(1)辩论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很正常,辩论只是让我们知道考虑问题要多角度。
(2)指出辩论过程中优、缺点。
(3)提出希望: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我们做到有礼貌会合作:与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恰当处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与他人融洽、愉快地交流与合作。认真听,注意看:听别人讲话要认真、有耐心,边听边注意观察对方,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勤思考会发问:能结合发言者说说的主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口语交际
辩论
素质教育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育。通过辩论看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即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我要主导局势,把握方向。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这次的习作是写一个科幻故事,而科幻故事的编写,正适合学生的自主写作,放飞想象和创意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教材安排学生“编写科幻故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编写科幻故事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习作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的,也是好奇心和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并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和句子,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谈论如何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时,显得比较困难一些,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图片、画面来激起兴趣。
爱读科幻故事,爱看科幻影视片,这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课始,老师组织学生畅谈自己阅读过的科幻故事或观看过的科幻影视片,有效地触发学生情趣,引发情感兴奋,让学生浮想联翩。
【知识与技能】
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让学生领悟科幻故事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取分组互议方法,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想象,敢于幻想的思维方式。
重点
清楚、完整地编写科幻故事。
难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相关科幻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清楚、完整地编写科幻故事。
2.从编拟故事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重点
清楚、完整地编写科幻故事。
难点
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①出示相关未来的图片;
②看到图片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③板书习作内容:编写科幻故事
④认识什么是科幻故事。
1.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对科幻故事的认识。
2.教师小结,准确理解概念。
(科幻故事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编写的,其故事中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或者将来世界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些内容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般是比现代科学要先进许多年的科学依据。)
二、启发情感,交流阅读
1.谁给大家讲述一个你喜欢的科幻故事?
2.学生自由讲述。
3.让学生谈一谈听到的感受。
4.出示一些电视里的画面。
5.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描绘自己眼前看不到却已在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幻想的世界。
三、自由读习作讨论平台,再交流
1.怎样大胆展开想象?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否可以写?为什么?
①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教师小结。
③板书:现实生活为基础,现代科技发展为依据
2.怎样通过想象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①确定一个中心意思。
②表达情感。
3.怎样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4.为了让自己编写的科幻故事能够吸引读者,该给故事取个什么名字。
5.注意与一般故事的区别:
①闯进未来科学的时间。
“2200年”的中国少年
“奇妙的农场”
(科幻需要创进未来的时间,同样需要闯进未来的空间。)
②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
③熔幻想与科学色彩于一炉。
④熔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炉。
四、习作要求
1.故事情节要生动。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
3.大胆发挥想象,中心要突出,详略要恰当。
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要表达一些人们美好的愿望。
五、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现实生活为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为依据
一个中心
健康向上的情感 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1.讲评习作。
2.办一期习作专栏。
引导学生通过赏析优秀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谈话激趣,重温习作要求
二、赏析优秀习作,示范修改
1.范文展示。教师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
2.请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3.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三、评改典型问题习作,对照自评
1.教师出示典型问题习作,共同修改。
2.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3.教师小结。
四、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五、誊写展览
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再认真誊写一遍,然后在“学习园地”张贴展览,同时也鼓励学生向当地报纸及杂志投稿。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现实生活为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为依据
用词造句要妥帖、流畅
这次习作课我采用“激—说—写—改”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运用了自主合作交流方式,从指导学生放飞思维、构思故事入手,先说后写,从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有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个小板块,第一个小板块是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个小板块是让学生体会引用的好处。“书写提示”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楷书,发扬传统文化。“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文言文。
整个小学阶段就快结束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终身受益,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即将进入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会频繁起来,这个“语文园地”初步让学生接触一下,为上初中打基础。
交流平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词句段运用——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引用这种修辞。
书写提示——让学生爱写字,写好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日积月累——积累文言文,指导背诵。
【知识与技能】
1.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引用。
4.了解书法家赵孟及楷书书法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背诵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书法、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名句,体会名句揭示的哲理。
重点
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背诵名句。
难点
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学会运用;认识书法家赵孟,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赵孟资料,准备临摹书法用的纸张。
2课时
第一课时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
2.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重点
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
1.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觉性。
2.借助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猜谜语导入:请同学看大屏幕,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吗?“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2.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平台”的内容,交流、体会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好处。
3.(多媒体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想一想这几段话说的是关于学习哪些方面的良好习惯。
4.小组交流,汇报。
(1)课外阅读名著,可以提高阅读品位。
(2)边读书边思考,批注下自己的感受,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写完习作后多读几遍,发现问题后用修改符号修改,可以不断完善习作。
(4)不懂向别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勤问勤查,可以增长知识。
5.师: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大有益处。通过这几年学习,你有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学生甲:我在学习新课前,会对课文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这样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生乙:我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可以为我们的习作积累很多素材。
学生丙:我为自己的学习制定了计划,安排好时间,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对该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只有有计划、有总结地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有了许多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平台”的学习,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定一个学习计划,以帮助自己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多媒体出示词语,请学生朗读,并注意加点的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2.联系之前学过的文言文,小组内交流加点字的意思。
走:跑。 弗:不。 俱:全,都。 然,这样。 及,达到。 汤,热水。
3.请学生推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仔细听,并进行补充。
5.对照字典中这些词语的解释,看看自己的推想是否符合。
语文园地
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1.体会引用的好处。
2.认识书法家赵孟,了解其楷书特点。
3.背诵名句。
重点
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引用这种修辞。
难点
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背诵名句。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①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②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这样如饥似渴阅读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找出句子中引用部分的内容,小组讨论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与好处。
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4.对照两个句子被引用的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引用时正确使用双引号)
5.运用引用的写法,写一句关于学习或珍惜时间的话。
二、书写提示
1.展示赵孟的楷书《三门记》。
2.了解楷书,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知道楷书的特点。
3.仔细观察《三门记》书法作品,交流你对赵孟楷书特点的认识。
4.学习临摹,可以买份字帖。
三、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上一单元的“日积月累”我们学习了几句俗语,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智慧、通透,本单元的“日积月累”我们将一起学习几句名言,体会古人对事物发展持有怎样的看法。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5.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语文园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交流为主,但最后我会总结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词句段运用”我只是引导,仍然以学生查找资料、交流为主。“书写提示”主要是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欲望。理解名句不能仅仅是积累,还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引导他们快速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