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排的,是在五年级上册“我爱读书”、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提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的视野,从中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3篇文章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节选的片段的编排方式。《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主要记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般大小后,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禽畜们的嘲笑和起哄等情节,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写了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中脱险回家后的故事,表现了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3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引人关注。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习作”部分要求学生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其中“交流平台”讨论的是在阅读名著时怎样评价人物;“词句段运用”则列举文中一些运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列举了不同译者对同一句子的不同翻译,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部分则要求我们积累一些关于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快乐读书吧”一方面意在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们认识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阅读名著的方法,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名著。
1.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国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片段欣赏)、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4.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2课时
《骑鹅旅行记(节选)》 1课时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由该书的梗概和节选的片段组成。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20多年。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鲁滨逊。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外面世界十分向往的时期,充满求知、探险精神。因此,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本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阅读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简单讲述梗概中鲁滨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节选的片段,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谈谈自己对鲁滨逊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
2.教授本课,要使学生感悟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独立生存、战胜困难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鼓励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还可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节选的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
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难点
抓住节选的片段,自读自悟,体会人物内心斗争所传递出来的知足安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介绍《鲁滨逊漂流记》和作者笛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生字的书写。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组成特点,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小说讲了一位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严重受损,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了英国。)
4. 我们能快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看的是哪一部分?(梗概。)那我们先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三、学习“梗概”
1.请学生默读梗概部分,并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部分主要讲了哪些故事情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2.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从“梗概”中,我们能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写什么?(写鲁滨逊漂流到岛上遇到的重重困难及他想方设法克服了那些困难。)
3.具体地说,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梗概”,并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做上记号。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4.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四、总结、拓展
1.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启发)
2.你想更加详细地了解鲁滨逊吗?可读一读原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
第二课时
1.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
抓住节选的片段,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难点
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的梗概。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引人入胜。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节选的一个片段。先请大家浏览节选的片段,想想这个片段大致出现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呢?(生浏览节选的片段)
二、学习精彩片段
1.谁来说说你认为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小说的开始部分。因为片段的第2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从这儿可以知道这个片段的大概位置是在“梗概”的第6自然段。)
2.浏览节选的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节选的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3.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4.感悟精神光辉。
(1)请学生小声朗读节选的片段部分,并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2)引导学生找到能充分表现鲁滨逊在困难面前积极乐观,战胜自己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部分。
(3)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和活下去的理由,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冷静理智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接受现实,一心往前走。)
(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鲁滨逊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或者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5)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6)出示并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语言很精彩,如“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2.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语言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原著,欣赏更多的警句。
3.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4.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四、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
2.阅读原著,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悟。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节选片段知足安命、冷静理智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动口、动脑、动手,找出有关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注。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体会,并在相应的句子下方做上批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着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品词品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体会到鲁滨逊是个机智勇放、不畏艰险、聪明能干、善于思考、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特别喜欢欺负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般大小。由于小
男孩以前太调皮,他变成小人后,遭到了麻雀、鹅、鸡的嘲笑,被猫教训了一顿,还遭到了三头牛的控诉、排斥。最后为了追上家鹅,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远离了家园。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本文的语言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学生对此会有很大的兴趣。基于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从情节着手,激发学生去阅读原著的愿望,以及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童话作为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其课外阅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教师可以从有趣的情节入手,鼓励学生去读原著,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总结。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节选课文的大意,弄
清楚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阅读小说并关注情节的发展,据此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猜想、讨论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品析作品的能力,感受作品的人物魅力。
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节选课文的大意,弄清楚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难点
阅读小说并关注情节的发展,据此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原著。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就快小学毕业了,可不可以这样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地学习,你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一种能力却恰恰相反,那就是想象力,读童话故事,更需要想象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部童话作品的节选——“骑鹅旅行记”。
二、预习检查
1.带着想象再来读这个题目。
2.所有的童话都是带着魔幻色彩的。本文主
人公身上带着什么样的魔幻色彩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带着魔幻色彩呢?
三、初识人物
1.男孩被一只小狐仙变成了只有拇指大的小人,他为什么会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呢?浏览课文,可以通过哪些细节来推想其中的原因?
2.出示院子里动物说的话,引导带着想象读动物说的话。
①院子里的麻雀
引导想象:麻雀此时是高兴还是难过?为什么高兴?
②院子里的鸡
引导想象:第一句话是公鸡说的,那么第二句和第三句是谁说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③院子里的猫
引导想象:读猫咪这段话的时候,是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为什么?
④院子里的牛
引导想象:在牛角上“跳舞”怎么理解?
男孩对妈妈做的这些事,你敢吗?
3.从这些动物的言行当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板书:坏孩子)
4.大胆地推想一下小狐仙为什么要把男孩变成小人儿?
5.所以当大家看到尼尔斯变成了只有拇指大小的小人儿,他们纷纷这样说——出示对话再指名朗读。
6.看到尼尔斯的经历后,你有什么感受?(不能捉弄小动物;不能以强欺弱等。)
四、推想结局
1.看来院子里是呆不下去了,男孩尼尔斯在无意中骑上了鹅背,开始了八个月的旅行,回来后,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你大胆地猜想一下,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男孩八个月的时间,骑着这只鹅去旅行,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让他有了这么巨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看看原著,了解一二。
五、再识人物
1.当初的男孩真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坏孩子吗?(不是。他也是个知错能改、体谅父母的孩子)再回到片段当中,默读批注。
2.指名交流。
3.你的身边有像尼尔斯这样的人吗?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应该如何去看待他们呢?
骑鹅旅行记(节选)
尼尔斯 “坏孩子” 知错能改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本文选自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讲述了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夜晚。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述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在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带有讽刺夸张之感,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惊险并举,是这部名著吸引读者的地方。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导”为主,扶与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张有弛,既体现老师的引导者作用,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由点及面,让学生由阅读精彩片段到有兴趣读整本书,再到阅读其他儿童文学类作品。
1.本文是一篇探险文章,学生对这类文章充满了兴趣,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测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的内容,并围绕“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交流读书感受,体会小说的有趣之处。
3.如果有条件,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如交流读原著的感受、评价书中的人物、朗读有趣的片段等。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浏览作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感知人物的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重点
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作者马克·吐温和本书的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学完两篇节选自外国作品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和《骑鹅旅行记(节选)》。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险经历连大人都羡慕不已。《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语言,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撒切尔法官、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汤姆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在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重义气的孩子,在山洞迷路时鼓励贝琪走出山洞,等回家身体恢复后去看望朋友哈克和贝琪;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用嘲讽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他是不会在意的;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听说乔埃被封在洞里还为他担心。)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精神与勇敢机智;幽默——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三、拓展延伸
1.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多个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也有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你认为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四、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有趣、惊险、神奇
汤姆·索亚——淘气、勇敢、机智、正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行为。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于一身。他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汤姆·索亚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作者笔下的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书的内容,了解汤姆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对背景的介绍,体会作品的主旨,使学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深化了对主旨的理解。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同读一本书”。让学生找出大家都在读的同一本书,从不同的角度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这次的口语交际是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感而发。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带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活动,没有压力,乐于表达,乐于表演。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养成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读书习惯。
2.通过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收获,培养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读书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重点
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难点
培养学生用书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师:课前对学生所喜欢的书进行大概的了解,准备好课件。
学生:课前确定共读书目,完成读书计划。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必同学们读了共读的书目《XXX》后,同学们的收获和心得肯定也会有所不同,这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聊作者
1.有句话说“知人论世”,我们了解作品之前,先了解作者的一些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表达的情感。这本书的作者是xx,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关注书中的内容,也要关注书的封面、封底、序言、结语等内容,加深阅读。)
2.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那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聊内容
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指导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将目录的内容串联起来等方法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小组内讨论。
(2)全班汇报。
2.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书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说)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你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学生小组间互相分享、答疑,解决不了的教师适时点拨)
四、聊人物
1.是啊,这本书有太多有意思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所以这本书大家都爱不释手。那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你还记得主人公的样子吗?谁来说一说。
(1)主人公的样子。
(2)读描写主人公的相关句子。
2.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1)引导学生透过这个人物的相关外貌描写或者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情来说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2)请学生用“我认为xx是个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指导学生说出原因,能用书中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提示学生在说的时候,要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4)全班汇报。(同学间互相补充)
五、拓展延伸
1.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1)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书和人,并说出依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分辨别人的依据是否充分,如果自己有不一样的想法,要勇于表达。
2.这本书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指导学生重新写结局的时候,注意结局要符合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特点。)
六、分享阅读收获
1.和同学分享交流之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提示:可以是对人物的认识,
可以是对情节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这本书的主旨的感悟等。)
2.先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推荐交流。
3.分享交流阅读收获。(展示读书笔记)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了这本书,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是个美好的世界。愿同学们今后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同读一本书
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活动,其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它要求交际双方具有明确的话题意识、目的意识、对象意识、情景意识和应对意识。本堂课的话题内容是“同读一本书”,交际形式是“讨论会”。我应让学生做主人,实实在在地充当读书交流会的参与者,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从同学的观点中发现不一样的理解事物的角度,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习作:写作品梗概
梗概——是一种应用文,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作简单的介绍等。本单元“写作品梗概”就是选择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把书里面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六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写作品梗概”,刚开始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这次习作的目的其实一方面是激发学生读书,读好书,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教学生如何来阅读,让学生读完作品之后,知道故事梗概。
在开展教学前,让学生统一重新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围绕这本大家都熟悉的书,引导、点拨如何写作品梗概,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写作品梗概,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熟悉的作品入手,指导写梗概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更认真、更有目的地阅读的能力。
重点
1.把握原文内容。
2.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
难点
引导学生把各部分主要内容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名著、一本书。
2课时
第一课时
1.快速阅读作品,抓住作品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
重点
在快速阅读培养把握主要作品的能力,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难点
学会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
一、回顾导入
让同学们回顾本单元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让学生了解到写作品梗概,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梳理思路,指导概括
1.让学生认真阅读一本书,把握原文内容。选择一到两个同学,让他们用简练的语言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2.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确定重点内容。让学生理清整本书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3.指导学生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重点可从方法上引导。(比如说可以把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可将动作描写进行筛选后,概括成简明的叙述性语言,为下文的“梗概”做好准备工作。)
4.引导学生把各部分主要内容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写作品梗概
把握要点 连贯表达
第二课时
1.练写习作。
2.修改、讲评习作。
重点
练写习作。
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提炼主要内容,过渡自然,连贯表达。
一、动笔练字
1.选自己比较熟悉的书、文章、名著,重温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写作梗概的方法。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认真阅读全书,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每个框架的基本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重要的部分,去除“枝叶”次要的部分,并且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主干”部分的内容。
(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将“主干”部分的大意串联起来,适当补充内容,做到上下衔接,自然过渡,使得内容完整,语意清楚连贯。
2.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3.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巡回指导。
二、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
2.同学互改。
三、全班评议
写作品梗概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这次习作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另外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本次习作的目的之一,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学生才不会感到困难,并且让学生大胆交流,让他们从阅读和习作中找到乐趣。
语文园地
本次“交流平台”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二是留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把握人物的性格;三是从多个角度评价人物。
“词句段运用”有两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让我们感受夸张手法的作用,并进行仿写;第二道题目通过展示不同译者笔下的句子,让我们体会不同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表达效果。
“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出自《增广贤文》的五个句子,向我们传授读书、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道理。
本次“语文园地”是在学生学习完“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个练习。课文的学习、口语交际的练习都有讲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因此,学生能够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且“词句段运用”所列举的句子都是前面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理解、练习起来比较容易。“日积月累”精选《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道理的五个句子,学生要注重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1.交流平台: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展开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流阅读名著时怎样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并注意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留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
2.词句段运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朗读,然后结合课文的语境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夸张手法和选择适合的句式。
3.日积月累:先带领学生弄清每句话的主要意思,再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来加强理解,从中获得启发,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进行仿写。
2.了解不同句式的表达特点,体会语言的魅力。
3.学习、积累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评价人物的方法,掌握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有关读书、做人、做事的名句,激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
1.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学会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出评价。
2.发挥想象,学会运用夸张手法仿写句子。
3.积累名句,加强理解与记忆。
难点
通过交流,学习一些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名著。
2课时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进行仿写。
重点
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学会仿写句子。
难点
学会对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本单元课文我们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二、交流平台
1.刚刚我们简要地回顾了本单元课文的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你对他们有着怎样的印象?(学生结合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
2.如果让你对他们作出评价,你会如何评价他们?
(1)请学生快速浏览“交流平台”的内容,简要概括教材提到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结合自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评价人物;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多角度评价人物。)
(2)学生结合自己阅读名著的情况,谈谈评价人物的方法。
①小组交流讨论。
②全班交流。
③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
A.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B.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评价人物。
C.结合小说的环境理解人物的言行,从而作出评价。
D.关注小说中其他人对于人物的评价。
E.结合小说的主题评价人物。
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例句)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运用夸张手法说明事物。)
2.结合这些例句在课文出现的地方,请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这些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表达的意思。(“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写出了镇里的人们悲喜交加、喜极而泣的情态;“
眨眼”写出了腊月二十三后时间过得快的特点,侧面突出了人们繁忙的程度;“快要发疯了”写出了八儿欣喜若狂的状态,表现了他对腊八粥的喜爱。)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指导。并适时向学生拓展运用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4.请学生发挥想象,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仿写句子。
(1)学生展示自己所写的句子,并读给大家听。
(2)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学生仿写句子的情况提出运用夸张时应注意的地方: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们交流、汇报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收获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评价人物的方法——关注情节、主题、环境等
词句段运用:夸张——夸大或缩小
第二课时
1.感受不同译者的语言风格,体会语言的精妙与魅力。
2.积累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道理的名句,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重点
1.感受不同译者的语言风格。
2.积累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道理的名句。
难点
1.体会语言的精妙与魅力。
2.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阅读名著时评价人物的方法,学习了夸张手法对表现人物心情、形象的作用。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感受不同译者笔下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二、词句段运用
1.学生自读不同译者笔下的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交流,这三组翻译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词汇、句式的长短、语言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展开交流。)
3.学生齐读这三组句子,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个译者翻译的。(三组翻译各有千秋,第一组多用短句或成语,语言简洁,但富有韵味;第二组的语言富有儿童特色,更贴近我们的语言习惯;第三组善用长句,富有口语特色,读起来仿佛有人在耳边轻轻诉说一般。)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5.根据自己喜欢的译者的语言风格,课外可以阅读其翻译的整部作品,深入体会语言的精妙与魅力。
三、日积月累
1.《增广贤文》是我国明代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孝义的可贵,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语句通俗易懂。本单元“日积月累”的五句话都选自《增广贤文》,向我们传授了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道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学生齐读,掌握大意。先朗读,再借助工具书了解这五句话的主要意思。
3.小组交流,分享感悟。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来领会这五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从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小结:这五句话都是古人关于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的总结,大家要学会从古人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汲取营养,来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增广贤文》中五个句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于读书、做人、做事的一些方法和道理,也感受到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布置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
2.课后阅读《增广贤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关于古人读书、做人、做事的一些方法和道理。
本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我觉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某单元课文进行讲解,而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之下,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习到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年级的学生对怎样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而且经过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由来、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主人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有所体会。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快乐读书吧”比较轻松。因此,阅读这本书主要采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读书,教师进行一些读书方法指导的方式。
1.课前,让同学们自由搭配合作阅读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一起互相交流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讨论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等。
2.教学时通过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展现学生对于整本书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培
养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感悟名著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高读后交流、分享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掌握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读书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重点
1.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感悟名著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高读后交流、分享的能力。
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感悟名著的语言魅力,感受读书的快乐。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鲁滨逊漂流记》名著。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本次“快乐读书吧”给我们推荐的名著是《鲁滨逊漂流记》。我们学过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篇课文,课余时间我也让同学们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同学们肯定对这部小说了解很多了。这节课,咱们就来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
二、交流阅读策略
1.同学们,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将越来越多地阅读整本的经典、名著。读整本书,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始接触了,相信你也从老师这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谁愿意到台前来与大家聊一聊,这本书你自己是怎么读的?(学生分享)
三、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2.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所遇到的困难。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①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的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文明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②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来说明。
③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
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部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号、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阅读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还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四、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充满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是语文园地一个很小的板块,也是最后一个板块。很多人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忽略这个板块。“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对阅读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言。基于此,本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所以,我在本堂课主要以学生交流和分享为主,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