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 及其高和底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在编写时以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先让学生借助数方格 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引发猜想,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实验,把平 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从而推导出新的图形面 积计算公式。整个安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为后 面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计算。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具备了一 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受年龄的限制, 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 需要在不断的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 才能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因此,我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 点。 三、说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高效课堂的新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利用多种媒体,采取活 动体验、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获得直接体验,有效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以激趣为基点,创设多种活动情境,让学生在 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 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将:让学生在数、剪、拼、摆 的操作活动中体验“转化”的魅力,发展空间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 学特色。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用公式怎样计算, 顺势导入了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直接提问,让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知识迁移,合理猜想 (1)小组内讨论: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汇报交流。
2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数格子的结果暗示不简便、不高效,为学生利 用转化的思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好了准备。 2、合作转化,验证猜想 (1)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小组汇报。 剪拼的方法有很多种, (课件演示多种剪拼方法)也许同学们的 语言不是那么规范, 但是他们都能够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 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合理推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就是底乘高。 3、归纳总结,推导概括。 (1)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 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板书) 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a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 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S=ah。 (板书) (2)教师小结。 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这种方法, 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 思想方法――转化。 (板书:转化)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 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运
3
用这种方法,尝到它给你带来的喜悦。 设计意图: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学生通过思 考、操作、探究、交流后,不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了思维 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领悟到了 “转化” 这一研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 4、知识再现,巩固理解。 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必要的再现,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习数 学的终结所在。 (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 、课堂小结,巩固提升 通过回顾式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完整地认识, 进一步 强化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 =ah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强调转化思想,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 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