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 新文化运动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视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局限性。
课前预习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
1.背景
(1)政治方面:在________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
(2)思想方面
①________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②辛亥革命后,________的思想深入人心。
(3)文化方面:新式学堂的建立和________风气的盛行。
(4)阶级基础:接受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并奋起反击。
2.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
(2)代表人物:________、胡适、________、蔡元培。
(3)指导思想:________和________。
(4)运动中心:蔡元培实行“________,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
(1)陈独秀指出________与________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2)李大钊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________与专制不能并存(3)人们要用理性和________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________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2)陈独秀指出________与时代潮流不相符,与________不相容(3)鲁迅在《________》中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提出“________”的口号(2)胡适发表《________》,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3)陈独秀发表《________》,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运动。
2.积极作用
(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百家争鸣局面,________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________事务的关心。
(4)是一场全面的________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________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________的偏向。
答案:
一、1.(1)北洋军阀 (2)袁世凯 民主共和 (3)留学 (4)资产阶级
2.(1)青年杂志 (2)李大钊 鲁迅 (3)民主 科学 (4)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
二、科学 民主 自由 科学 李大钊 三纲五常 民主共和 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三、1.思想解放
2.(1)新思想 (2)马克思 (3)国家政治 (4)文化转型 (5)文化
3.西方文化 形式主义
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新青年》与新觉醒
1.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
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被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可判断,这些都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相关,而袁世凯提倡“忠孝节义”以及提出“八德的建议案”是为其恢复帝制制造舆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复古主义披靡一时”“忠孝节义”“八德的建议案”等不存在因果联系,故排除。
2.右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作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 由图中人物的穿着可以看出;有身着长袍马褂者,有身着西服者,再结合油画名“宽容”可知,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并存。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正确。
3.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答案:B
解析:注意两个关键信息:一是“1917年”,二是“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前者表明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后者表明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结合当时的形势可知B项正确。
知识点二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4.《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是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5.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材料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答案:D
解析: 本题易错之处在于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的内涵理解不透彻。解题关键在于抓住胡适所述的“三十年来”国内思想界的变化来分析。根据题中时间“1923年”和“三十年来”推断,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洋务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故这个名词应是“科学”,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近代中国皆曾遭到反对,不符合题意。
6.“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言论可能出自( )
A.《文学改良刍议》 B.《文学革命论》
C.《狂人日记》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C
解析: 由“历史”“仁义道德”“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可知,作者意在抨击封建礼教披着“仁义道德”的外衣剥削百姓,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据此分析各个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A、B重在文学革命方面,D重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7.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知识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8.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开始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体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C.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抨击了专制、愚昧和迷信
D.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和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主要是属于政治革命,而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思想猛烈抨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辛亥革命主要是传播新思想,对旧制度的批判不彻底,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为辛亥革命补课,补思想启蒙的课。
9.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促使中华民族出现巨大觉醒
B.将抨击封建专制运动推向高潮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的第一句话可知,题干主要强调新文化运动对青年人的影响;再由孙中山的赞叹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上是空前的,故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没有深入到广大劳苦大众,因此谈不上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A项错误;B、C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他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D.有利于文化普及,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
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这些信息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故答案为C。A、B、D三项与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不符。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4)材料四中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持何种态度?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答案:(1)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许多人都还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封建的斗争。
(2)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导致中国的危亡,使民主科学不能实现,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4)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影响。不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应“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 后 作 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阅读下图,此令的发布意在( )
大总统祭圣告令
袁世凯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
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 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礼俗要当保守”“秉诸先民”“服循圣道”可得出袁世凯主张尊孔复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宣扬了专制主义思想,是为其复辟意图服务的,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袁世凯已经过世,A项错误;袁世凯尊孔复古是政治的倒退,B项错误;“中国服循圣道……无不本于修身”是在宣扬传统思想而不是提高公民责任意识,C项错误。
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
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C.改革教育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A
解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青年杂志》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思想大变革的风暴。
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阅读理解题干材料。据材料中的“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直接获取正确答案;唤醒国民民主意识,故正确答案为D项。B项是直接目的。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以西方进化论和人性论为思想武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故A项排除。
4.右图是近代中国某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该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A
解析:由“《新潮》”“白话文学”可知,该学者谈论的对象是新文化运动,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不是“白话文学”,B项错误;C、D两项所处时期没有提倡“白话文学”。
5.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时务报》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之一;《新民丛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维新派论战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
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由题干可知徐志摩生于1896年,卒于1931年,所以他24岁时是1920年,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而相对论或社会契约论都是西方国家的科学和民主思想,由此可知,当时的知识青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直接反映。
7.“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民主共和思想日渐占据主流
D.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由“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可知,题干材料强调只有从思想层面上反封建,才能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即阐明思想解放的必要性。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从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8.右图所示是近代某杂志第一卷的目录。对该期杂志评述正确的有( )
①使用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②批判封建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③盛赞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提倡民主、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敬告青年”“春潮”可知图中所示是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青年杂志》。据此分析各个选肢: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才出现,即1917年,故①错误;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文化,故②正确;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出现的,故③错误;《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前身)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项。
9.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
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材料反映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主张,“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则反映出反封建思想,二者结合,可知材料应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10.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语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
A.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和“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可知,陈独秀主张以文学革命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材料主要涉及“文学革命”,不足以说明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1.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C、D三项适用于新文化运动;本题是对《孔子改制考》和“打倒孔家店”共性的考查,康有为借用孔子来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
12.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仅)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作用。A、B、D在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2分)
(2)依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4分)
(3)依据材料二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3分)
(4)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任选一件从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进行评价。(3分)
答案:(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中国革命;革命纲领不彻底。萌发的表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3)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如选新文化运动,则从“宣传民主与科学,促进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是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方面进行评价。(回答其他事件,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第(1)问要注意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剪断了一些树枝”的表现。第(2)问应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分析。第(3)问应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方面分析。第(4)问要注意理解材料三,并要从“近代前期”选出评价较高的事件,再列举“从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又要写出评价。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二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简要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6分)
答案:(1)思想观点:陈独秀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相容;提倡学习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评价:对旧有的君主专制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有偏激的一面。
(2)观点:胡适主张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评价:胡适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这对于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既要指出彻底批判旧文化的进步意义,又要指出彻底批判旧文化的局限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对比二者的思想观点可知,胡适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对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