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二)化学方程式梳理CO2+C 2CO
2CO+O2 2CO2
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点燃====C+O2 CO2
含碳的物质燃烧,呼吸等
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体光照
2CO2+2Na2O2===2Na2CO3+O2↑(航空氧气来源)
点燃====
====高温⑥ _________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CaO+CO2↑====高温
H2CO3 CO2↑+H2O====
△
CO2+H2O===H2CO3
2HCl+CaCO3===CaCl2+CO2↑+H2O
Ca(OH)2+CO2===CaCO3↓+H2O
2HCl+Na2CO3===2NaCl+CO2↑+H2O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2NaHCO3 Na2CO3+H2O+CO2↑====
△
CH4+2O2 CO2+2H2O点燃====
2C2H2+5O2 4CO2+2H2O
点燃====考点一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碳的循环图示2.温室效应
(1)成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使全球变暖。
(2)危害: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
响。
(3)缓解方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是氧气的间
接来源。CO2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只是影响环境,
不能算污染。考点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物质 色、态、味(常温) 密度 溶解性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
化碳固体叫 _____ 比空气 ___ ___ 溶于水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_________
干冰 大 能
难溶于水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结构不同 。
2CO+O2 2CO2
物质 CO2 CO
可燃
性
不能 _____,一般
也不 _________
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还原
性
没有还原性,有弱
氧化性,
如CO2+C 2CO
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uO+CO Cu+CO2====
△
====高温
燃烧
支持燃烧
点燃====与水
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不能与水
反应
与石灰
水反应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与石
灰水反应
浑浊
Ca(OH)2+CO2===CaCO3↓+H2O与氢氧
化钠
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与氢氧化钠
反应
毒性 无毒 有剧毒
用途
灭火、光合作用、作气体肥
料、作化工原料、干冰作制
冷剂
_______、
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作燃料
冶炼金属CO+CuO Cu+CO2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物质(括
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化学方程式
CO2(CO) 通过足量灼热
的CuO ____________________
CO(CO2) 通入足量的
NaOH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2NaOH+CO2===Na2CO3+H2O4.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CO2 CO
(1)分别通入澄清的
石灰水 变浑浊 无现象
(2)分别通入紫色的
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无现象(3)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无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
红色物质
(4)点燃 不燃烧 气体可燃
(5)用质地较软的塑料瓶装满
两种气体,再分别加入1/4体
积的水,盖紧瓶塞后振荡
塑料瓶变瘪 无变化5.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蜡烛 _________熄灭
CO2密度 _________,
既不 _____,也不
_________
干石蕊纸花 _______,
湿石蕊纸花 _____
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
酸
自下而上
比空气大
燃烧
支持燃烧
不变色
变红盖上瓶盖振荡,_____塑
料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_____________
_______
盖上瓶盖振荡,塑料瓶
变瘪,产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乙 NaOH与CO2反
应更剧烈
白色沉淀
CO2和石灰水
反应生成CaCO3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有酸性。====高温CaCO3 CaO+CO2↑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备
1.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需要填装置的选择装置序号)项目 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药品 _______(或 _______)、稀盐酸
反应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发生
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大理石 石灰石
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CO2能溶于水且密度
比空气大
实验操作
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将药品装入反应装置
(3)收:收集二氧化碳
(4)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检验
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_________________,如果溶液
变_______,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
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_________,若木条 _____,证明
CO2已收集满
净化
方法
将气体通过盛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除去氯化氢)
干燥
方法 通常使用 _____________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
澄清石灰水(或④)
集气瓶口 熄灭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⑦)
浓硫酸(或①)
浑浊 (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
得的CO2中混有大量氯化氢气体。
(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
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
进行。
(3)选用长颈漏斗时,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钾)粉末代替大理
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或碳酸钾)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
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剧烈不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及气体的收集。考点一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3年未考)
1.碳循环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2017·淄博沂源一模)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
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D 2.(2017·淄博张店一模)如图是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即可)(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
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
CO2的方式或途径 _________________。
造成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多植树(合理即可)(4)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
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
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6 H2 C2H4+ 4H2O=====催化剂
△考点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3年1考)
1.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2017·淄博高青一模)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
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 4.(2017·滨州模拟)如图是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
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_____。
Ca(OH)2+CO2===
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2)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此可
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____。
【思路分析】 记熟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因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灭火5.(2016·淄博中考)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
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
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
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讨论分
析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
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碳溶于水(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
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
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
现象是 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实验的现象不
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有气泡产生 Na2CO3+
2HCl===2NaCl+H2O+CO2↑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BaCl2===BaCO3↓+2NaCl(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
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
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思路分析】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
应的盐。检验碳酸根离子一般会选用稀盐酸或中性的钡盐、
钙盐,然后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备 (3年2考)
1.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3.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探究6.(2017·淄博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部分装置。
(1)同学们为了探究影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因素,进行
了以下四组实验:实验编号 Ⅰ Ⅱ Ⅲ Ⅳ
大理石 m g,块状 m g,块状 m g,粉末状 m g,粉末状
盐酸(过量) v mL稀盐
酸 v mL浓盐酸 v mL稀盐酸 v mL浓盐酸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此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用来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填写字母);
②若研究盐酸的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Ⅰ与
___(选择实验编号)进行对照。
2HCl+CaCO3===CaCl2+CO2↑
+H2O
C
Ⅱ
复分解反应(2)小丽同学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
定的太高,应调节图中的旋钮_____(填“①”“②”或
“③”)。
②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总
结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时的一般思路。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
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思路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装
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溶解度、密度等确定收集装置。做对
比实验时,一定要控制变量。7.(2015·淄博中考)结合以下几种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
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② _________。铁架台 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导气管口应
处的位置是____(填“a”或“b”),此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若要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填写字母)。
CaCO3+2HCl===CaCl2+CO2↑+H2O
b
B (3)若用下图装置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
氢和水蒸气,写出气体通过装置的接口顺序 _____________
(用“a”“b”“c”或“d”表示)。
cdba(或dcba)【思路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装置;
根据生成气体的溶解度、密度等确定收集装置。检验气体成
分时应将水蒸气的检验放在前面,使用多功能瓶检验气体时
气体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8.(2017·淄博张店一模)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
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1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HCl+CaCO3===CaCl2+CO2↑+H2O
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气管口
是否有气泡冒出(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
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
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如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
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将生成的
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气体是二氧化碳①该方法中加热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
②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
目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
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③思考图2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
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时,装置必须
是封闭的系统。明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原方法中的盐酸具有挥发性,随二
氧化碳逸出,干扰部分性质实验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