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1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
重点
)
2.
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
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
难点
)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
(
核心问题
)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
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迎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小蝌蚪连忙
追
上去叫
:
叫着
:“妈妈,妈妈!”
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追
“连忙追上去”
说明小蝌蚪找妈
妈的心情很急切。
“连忙追上去”说明什么?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
串珠问题
1)
鲤鱼阿姨 一只乌龟
“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出小蝌蚪见到妈妈后欢快的心情。
自由读2—6自然段,用“
_____
”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
串珠问题
2)
你有什么发现?
小蝌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变成了一只披着
___________
露着
____________
鼓着一对
_________
的青蛙。
先长出
__________
然后长出
_________
接着尾巴
_______
两条后腿
两条前腿
变短了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大眼睛
大脑袋
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练一练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
)
,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
)
,
再过几天,
(
)
变短了,
渐渐地,
(
)
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
(
)
。
后腿
前腿
尾巴
尾巴
青蛙
这是课后第
2
题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
(
变成了青蛙
)
(
迎
)
→
(
追
)
→
(
游
)
→ 跟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青蛙石的传说
传说古代崂山一带闹虫荒,八仙从此经过,看到此处民不聊生,就对青蛙说,你去除害帮老百姓吧 ,等你为民除害后我们过来带你上天成仙。青蛙当然吃虫子是高手了,不长时间就帮老百姓太平了,完后就来到海边等着八仙再来好带他成仙。
可是,等呀等呀,八仙一直没来,青蛙也就在海边一直的望着大海等到天荒地老,也就变成青蛙石了。
其实,不是八仙没来,只是八仙觉得青蛙也就是在人间为老百姓吃虫子除害的,上天干什么呢,就把青蛙留在那里,虫子也不敢来了,此地也太平。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
,
恰如方口钓鱼时。
(《
盆池
》
唐
·
韩愈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
课堂小结
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1.
读词语,把表示动作的字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
衣服
__________
尾巴
__________
害虫
______________
迎 上 去
追 上 去
游 过 去
鼓 眼 睛
穿
甩
捉
拍蚊子
2
.排列句子。
(
)
又过了几天,他们长出了两条前腿。
(
)
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
)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
)
再后来,他们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小青蛙。
(
)
现在,他们正天天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呢!
3
2
1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