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练习(共37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练习(共37套新人教版)》 共有 3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B )‎ A.原始社会人类科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2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 ‎(2018·齐鲁名校协作体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3~4题。‎ ‎3.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 B )‎ A.产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 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 ‎4.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C )‎ 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 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 ‎【解析】 ‎ 10‎ 第3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错误;产品的运量小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选B。第4题,一次性餐具又轻又小,故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D错误;一次性餐具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故环保责任重大,故选C。‎ ‎(2018·揭阳模拟)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D )‎ 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 ‎6.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7.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B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 第5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第6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径流、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第7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2018·金华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8~10题。‎ 10‎ ‎8.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D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B )‎ A.饲料厂   B.油菜地 C.养鱼场   D.酒精厂 ‎10.该循环经济( C )‎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油菜、养鱼,最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D正确。第9题,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油菜地,围绕油菜地发展了养殖业、工业,充分利用了资源,所以B正确。第10题,各类型的工农业生产都会产生污染,不可能是零排放;该地企业彼此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该区域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所以C正确。‎ 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11~12题。‎ ‎1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是( B )‎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12.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B )‎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大规模营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 10‎ 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经济模式有利于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第12题,农家乐旅游为生态旅游,不宜大规模营造人工景点。‎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C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 C.科技创新与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 ‎【解析】 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手段、方法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导致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 ‎14.在工业文明阶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D )‎ A.资源质量的高低   B.资源数量的多少 C.资源类型的齐全   D.资源区位的优越性 ‎【解析】 在工业文明阶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区位的优越性。‎ ‎15.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与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分别是( B )‎ A.狩猎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 B.生态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 C.生态文明时代和农业文明时代 D.工业文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 ‎【解析】 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为工业文明时代。‎ ‎(2017·信阳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B )‎ 10‎ A.北京   B.黑龙江  ‎ C.云南   D.台湾 ‎17.关于该厂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解析】 第16题,该制糖厂的原料是甜菜,适宜在温凉的环境中生长,四省市中,只有黑龙江省符合题意。第17题,从制糖厂的生产过程看,重视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甲中的景观反映了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 B )‎ A.②   B.③  ‎ C.④   D.⑤‎ ‎19.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 A )‎ A.②③      B.①④     ‎ C.④⑤      D.②⑤‎ ‎【解析】 第18题,图甲中的景观是北极熊站在将要融化的浮冰上,反映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第19题,图乙中①~⑤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二氧化碳增多、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和臭氧层空洞。‎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 10‎ ‎20.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1.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B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22.实施清洁生产,该厂( D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第20题,酒精厂的厂址应临近原料产地。第21题,该厂的废弃物主要是CO2,可产生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第22题,清洁生产是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 ‎2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4.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25.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10‎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第23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24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25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2017·上冶高一检测)图1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表格为该地区2000年和2015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时间/年 耕地 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 水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2000‎ ‎4‎ ‎18‎ ‎33‎ ‎430‎ ‎1.5‎ ‎30‎ ‎2015‎ ‎4.4‎ ‎10‎ ‎38‎ ‎370‎ ‎4.5‎ ‎35‎ ‎(1)按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和乙地分别发展了林果业和乳畜业,请你说明其理由。‎ ‎__甲位于丘陵地区,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乙靠近城市,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___‎ ‎(2)结合表格分析本地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__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原因: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 10‎ 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___‎ ‎(3)简述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__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等。___‎ ‎27.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 农产品 玉米 蔬菜 苹果 乳、肉、蛋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5‎ ‎30‎ ‎15‎ ‎50‎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C )‎ A.广州近郊     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     D.长春郊区 ‎(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生产过程3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B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__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生态农业___。‎ ‎(5)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__建立良性生态系(或形态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经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回答)___‎ ‎28.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0‎ ‎(1)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__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交通条件改善,农业技术的发展(或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___‎ ‎(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上图中的具体表现。‎ ‎__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经济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生态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___‎ ‎(3)此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__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___‎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0‎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__这三家企业均属破坏环境的企业。__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___‎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__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___‎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合理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__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___‎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