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案练习(共10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案练习(共10套新人教版)》 共有 1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对外开放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1.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所以答案是C。‎ ‎2.(2017·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期中)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  )‎ 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选B。‎ ‎3.(2017·厦门质检)下图是中国南方某市市政府门前的一座标志性雕像,名为“拓荒牛”,蕴含的是“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厦门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的雕塑与“一夜崛起之城”的美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率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且在这四个经济特区中,深圳的发展速度最快,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故选A。‎ ‎4.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7月28日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在(  )‎ - 5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年4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8月,国务院公开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故选B。‎ ‎5.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较大,故选D。‎ ‎6.(2017·泰州质检)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5 -‎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0年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选D。‎ ‎7.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有(  )‎ ‎①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开始 ‎②逐步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 ‎③进一步开放到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 ‎④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示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示意图中1980、1984和1992年三个时间点对应的内容可判断①②③正确。对整个示意图综合分析可知,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④亦正确。‎ ‎8.(2017·南京质检)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我国(  )‎ A.城市改革走向深入 B.实现现代化 C.农村改革全面实施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涉及的内容都是关于对外开放的内容,这些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逐步扩大开放,融入世界,A、C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B说法错误。故选D。‎ ‎【思维拓展】‎ 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的不同 ‎(1)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国家主权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 5 -‎ ‎(3)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是不平等的。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原则的。‎ ‎(4)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给国家带来耻辱;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发生在2001年,符合这一时间点的是C。A发生在1978年,B发生在1992年,D发生在1985年。故选C。‎ ‎10.(2017·新疆学业考)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根据材料分析、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提取材料一的有效信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然后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充分说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3)‎ - 5 -‎ 题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说明对外开放已深入到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需从经济特区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如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 答案:(1)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言之有理即可)‎ ‎【备选习题】‎ ‎1.(2017·寿光世纪学校月考)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让世界进入中国”,故选A。‎ ‎2.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局面,在这一格局中,首先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港口城市 C.经济开放区 D.内陆大城市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选A。‎ - 5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