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1.(2017·庆阳宁县质检)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道路;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是走苏联的建设道路;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使中国经济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故选B。
2. 右图为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
幕词的画面。下列哪一句话会首次出现在邓小平的开幕词中
( )
A.“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思想路线;B出现于中共十二大的邓小平开幕词中;C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D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言语。故选B。
3.习近平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5 -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5.如图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一张照片,如果请你为这张照片配音,应该选择的台词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故此题选B。
6.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分析,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2017·徐州质检)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是现代中国两次意义深远的思想大解放。比较两者的异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困扰时
B.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C.前者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后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D.前者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后者指出了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经济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者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困扰时期,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故选D。
- 5 -
8. 右图为邓小平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一起。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
A.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讲话中提出的,故排除B、C、D,选A。
9.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讲话 D.高举旗帜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
10.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该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那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上 B.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时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1.下图为中共十八大的会场。中共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下列对该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
- 5 -
B.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指明了方向
C.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D.大会主题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判断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A应为中共十六大的内容,因此A表述错误。
12.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挫折之路】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下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转折之路】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 5 -
【光明之路】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依据“1978年”可知材料一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因此材料中“极端主义”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的严重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可判断该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余的两问结合该会议相关史实回答。第(3)题,依据材料三的表述,可判断该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解答。第(4)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余两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通过分析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得失成因得出启示。
答案:(1)“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村)。深圳。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5)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