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及离子推断
突破训练(五)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1×10-12的溶液中:K+、Na+、CO、NO
C.c(Fe2+)=1 mol·L-1的溶液中:K+、NH、MnO、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SO、HCO
2.常温下,下列各种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pH=0的溶液中:Fe2+、Cl-、SO、I-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4 mol·L-1的溶液中:
Na+、AlO、S2-、SO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Mg2+、Al3+、Cu2+、SO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中:
K+、Na+、Ca2+、HCO
3.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CO还是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
A.检验CO: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检验SO: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4.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2-、SO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K+、I-、NO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Fe3+、SO、Cl-
D.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Ca2+、ClO-、SO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SO42、Cl
C. 的溶液中:、、、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6.在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Fe3+、ClO-、SCN- B.Mg2+、Cu2+、SO42-、NO3-
C.Na+、K+、NO3-、SO42- D.K+、Al3+、CO32-、Cl-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OH-)/c(H+)=10-12的溶液中:NH4+、Cu2+、NO3-、SO42-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4+、K+、Cl-、I-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O42-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O3-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Na+、K+、、
B.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Mg2+、Ba2+、ClO−、
C.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Al3+、、Cl−、I−
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K+、、I−、C6H5O−
9.M和N两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二种离子中的五种和七种离子:K+、Na+、H+、NH4+、Fe3+、A13+、Cl―、OH―、NO3―、S2―、CO32―、SO42―。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
A.Cl―、SO42―、NO3― B.S2―、Cl―、SO42―
C.CO32―、NO3―、S2― D.OH―、CO32―、SO42―
10.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11.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1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 Ksp(AgCl)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
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13.下列评价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选项
离子组
评价
A
H+、Fe2+、N、Cl-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Fe2++N+6H+4Fe3++2NO↑+3H2O
B
Na+、C、Cl-、Al3+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了相互促进水解反应
2Al3++3C+3H2O2Al(OH)3↓+3CO2↑
C
Fe3+、K+、SCN-、Br-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有红色沉淀生成
Fe3++SCN-Fe(SCN)3↓
D
HC、OH-、Na+、Ca2+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如下反应
HC+OH-CO2↑+H2O
14.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Ba2+、Cl-、N
B.K+、Al、Cl-、S
C.Ca2+、Mg2+、N、HC
D.Na+、Cl-、C、S
15. 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0.1 mol·L-1 Ca(NO3)2溶液中:Na+、N、C、CH3COO-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a+、N、Cl-
C.3% H2O2溶液中:Fe2+、H+、S、Cl-
D.0.1 mol·L-1 KSCN溶液中:Fe3+、N、Br-、S
16.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Na+、Fe3+、N、Cl2都可在该物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B.向0.1 mol·L-1该物质的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K7-1所示
图K7-1
C.检验该物质中Fe2+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S+2Ba2++2OH-2BaSO4↓+Fe(OH)2↓
1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Mg2+、Cu2+、SO、SO、Cl-、Br-、CO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若把Ba(NO3)2和HNO3溶液改为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CO,是否含NH另需实验验证
18.某无色溶液X中,可能含有Na+、Cu2+、Mg2+、Al3+、SiO、AlO、CO、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X中一定不含Cu2+、Mg2+、Al3+,可能含有Cl-
B.OA段参加反应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或1∶2
C.AB段一定生成了气体
D.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19.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K+、Ba2+、Al3+、Fe3+、I-、NO、CO、SO、AlO。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
a.溶液从酸性变为中性;
b.溶液中逐渐产生沉淀;
c.沉淀完全溶解;
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以排除____________的存在。
(2)由②可以证明__________的存在;同时排除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可以证明__________的存在;写出c、d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④可以排除________的存在,同时证明__________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