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专项试题全套及解析(共11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中考化学复习专项试题全套及解析(共11套新人教版)》 共有 1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项(四) 微观模型题 1.[2019·株洲]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如图 G4-5 为过氧 乙酸的分子结构图(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G4-5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CH3COOOH(或 C2H4O3)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16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2.如图 G4-6 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 子。则该化学反应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图 G4-6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3.[2019·陕西]“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 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 图 G4-7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4.[2019·江西样卷]最近,关于中美“中兴公司芯片”进口贸易战平息。芯片中硅的制取微观示意图如图 G4-8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G4-8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物质甲的原子种类是 4 种 D.X 的化学式为    5.[2019·上饶模拟]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图 G4-9 所示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图 G4-9 A.甲的化学式为 H2O B.若 32 g 乙参加反应,则生成 36 g 丁 C.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2￿1 D.              6.[2019·黔东南]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图 G4-10 所示。 图 G4-10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    种氧化物。 (2)参加反应的 与 分子个数比为  。 (3)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18·乌鲁木齐]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1)图 G4-11 甲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图 G4-11 Ⅰ. x 的数值是    。 Ⅱ.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Ⅲ.钾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硫化钾的化学式是    。 (2)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 Ⅰ.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 Ⅱ.反应中过量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现象为             。 8.[2018·湖州改编]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图 G4-12 甲是水分子和乙炔分子的 模型,图乙是原子核转变的模型。 图 G4-12 (1)乙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请结合模型判断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画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模型图:             (碳原子和氧原 子的画法参照上述图例)。 (3)图乙的变化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参考答案】 1.A [解析]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CH3COOOH(或 C2H4O3);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 素组成的;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6￿ 1￿ 1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 × 2 12 × 2 + 1 × 4 + 16 × 3×100%≈31.6%。 2.C [解析]根据小球分别代表的原子种类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C2H6O+3O2 2CO2+3H2O,分别为有机物、 单质和氧化物,没有盐。 3.D [解析]甲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乙、丙变化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由图可知,甲、丙中的物质均为化合物,乙中有化合物和单质,故图示的所有物质不均为化合物。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都含有水分子。 4.B HCl 5.B 丁是氧化物(合理即可)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2 2S+2H2O。由 上述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应是 H2S;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若 32 g 乙参加反应,则生成 36 g 丁;反应中甲、 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丁是氧化物。 6.(1)3 (2)1:1 (3)CO+H2O H2+CO2 [解析]由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 H2+CO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 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一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均属于氧化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水分子 与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7.(1)Ⅰ.8 Ⅱ.失去 Ⅲ.K2S (2)Ⅰ.锌原子和铜离子(或 Cu2+和 Zn)  Ⅱ.CuSO4 Ⅲ.Zn+CuSO4 Cu+ZnSO4 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浅 [解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6=2+x+6,x=8;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小于 4,在化学 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其化合价常显+1 价,硫原子最外 层有 6 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因此化合价常为-2 价,因此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K2S。(2)从图中看出,反应前主要是锌原子和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后是铜原子、铜离子、锌 离子、硫酸根离子,故变化的是锌原子和铜离子;因为反应后溶液中还含有铜离子,故过量的物质是硫酸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uSO4 Cu+ZnSO4,由于此反应置换出铜,故有红色固体析出,硫酸铜过量,故蓝色溶液变浅。 8.(1)-1 (2) (3)不属于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合理即可) [解析](1)乙炔的化学式为 C2H2,H 为+1 价,则 C 为-1 价。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