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八)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1. 下列验证“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
图 G8-1
2.[2018·舟山]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 CO2 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 NaOH 溶液和 Ca(OH)2 溶液,
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 NaOH 和 Ca(OH)2 均
能与 CO2 发生反应。
图 G8-2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 。
(2)两同学根据 B 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 Ca(OH)2 与 CO2 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
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 NaOH 和 CO2 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
。
3.小金通过如图 G8-3 所示装置验证 CO2 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2 的集气瓶中注入过
量 20%的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图 G8-3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 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4.CO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 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 G8-4 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图 G8-4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Ⅰ
打开弹簧夹 K1,关闭弹簧夹 K2、K3、K4,将 20 mL 水注入锥形
瓶甲中,关闭弹簧夹 K1,振荡锥形瓶甲,打开弹簧夹 K2
无明显现象
Ⅱ
关闭弹簧夹 K2,打开弹簧夹 K4,将 20 mL NaOH 溶液注入锥形
瓶丙中,关闭弹簧夹 K4,振荡锥形瓶丙,打开弹簧夹 K3
锥形瓶乙中的热水剧烈沸
腾
实验分析 锥形瓶乙中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 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 CO2 与 NaOH 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
(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
5.[2019·贵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 G8-5 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 CO2 对本
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实验。
图 G8-5 图 G8-6
(1)步骤一:关闭 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 m g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 10% 的 NaOH 溶 液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转 化 为 碳 酸 钠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 。
步骤二:打开 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 G8-6 所示,B 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 (用含 m 的
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C 段溶质总质
量下降的原因是
。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
图G8-6中 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理由是
。
6.利用下列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情况。
(1)实验 1:为证明 CO2 和 NaOH 能发生反应,小丁设计了图 G8-7 所示的方案。则方案中所加试剂 X 应该是
。
图 G8-7
(2)实验 2:向饱和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已知:
乙醇中溶解度/g
NaOH(20 ℃) 17.3
Na2CO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