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焦 2020 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十二:溶液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 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4.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
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5.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 ( )
6. 如图所示,将液体 X 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 Y 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 X
和固体 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7.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硫酸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 2
③生理盐水中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碘酒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质:_______________
⑥铁与过量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质:_______ __________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压强 D.增加溶质
2.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考点三:溶解度
1.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
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2.据新闻媒体报道,夏季经常有啤酒瓶自爆伤人事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t1℃时,25g 甲充分溶解于 100g 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可析出晶体
4.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C 时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
量为_____________;
(3)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要使得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
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 b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a 物质,提纯 b 物质的方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 t2℃时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 t1℃时,有较多晶体析出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有较少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7)t1℃时 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吗?___________(填写“相
等”“不相等”或“不一定”)
(8)在 t2℃时,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分别加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
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9)在 t2℃时,用质量相同的 a、b、c 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中质量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10)a、b、c 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可能是气体。
考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4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对这句话理 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36g
B.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
D.20℃时,将 36g 氯化钠溶解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3.20 ℃时,将 40 g 氯化钠放入 100 g 水中,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 ℃时 NaCl 的
溶解度为 36.0 g)( )
A.40% B.28.57% C.36% D.26.47%
4.将 50g 98%的浓硫酸溶于 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2% C.10.8% D.19.6%
5.将 30g NaCl 放入 270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溶剂质量为
__________,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再把所得到的溶
液分成三等份,则每一份溶液质量为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1)第 1 份溶液中蒸发 20 克水,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第 2 份溶液加入 50 克水,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第 3 份加入 20 克 NaCl(NaCl 全部溶解),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 NaCl 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 10g 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g,可得到 5%的 NaCl 溶液。
7.下表是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5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30℃时 K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90℃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 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 KNO3 溶液是_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
_________。
8.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
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测定某黄铜的组成,称取了黄铜样品 50g 放入锥形
瓶中,向其中分 5 次共加入 250g 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x= ,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请在如图中画出样品中加入 250g 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示
意图。
(3)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6
聚焦 2020 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十二:溶液参考答案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 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答案】B
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答案】D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B
4.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
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答案】D
5.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 ( )
【答案】D
6. 如图所示,将液体 X 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 Y 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 X
和固体 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7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答案】C
7.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硫酸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
③生理盐水中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碘酒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质:_______________
⑥铁与过量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质: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Ca(OH)2 H2SO4 NaCl I2 FeSO4 CuSO4 FeSO4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压强 D.增加溶质
【答案】D
2.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考点三:溶解度
1.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
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8
【答案】C
2.据新闻媒体报道,夏季经常有啤酒瓶自爆伤人事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答案】A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25g 甲充分溶解于 100g 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可析出晶体
【答案】C
4.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C 时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
量为_____________;
(4)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要使得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 9
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 b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a 物质,提纯 b 物质的方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 t2℃时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 t1℃时,有较多晶体析出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有较少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7)t1℃时 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吗?___________(填写“相
等”“不相等”或“不一定”)
(8)在 t2℃时,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分别加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
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9)在 t2℃时,用质量相同的 a、b、c 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中质量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10)a、b、c 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可能是气体。
【答案】((1)t1℃时,物质 a 和物质 c 的溶解度相等 (2)75g (3)c、b、a (4)升高温
度、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5)蒸发结晶 (6)a b c (7)不一定 (8) c (9) c (10)
c
考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对这句话理 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36g
B.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
D.20℃时,将 36g 氯化钠溶解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B
2.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答案】B
3.20 ℃时,将 40 g 氯化钠放入 100 g 水中,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 ℃时 NaCl 的
溶解度为 36.0 g)( )
A.40% B.28.57% C.36% D.26.47%10
【答案】D
4.将 50g 98%的浓硫酸溶于 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2% C.10.8% D.19.6%
【答案】A
5.将 30g NaCl 放入 270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溶剂质量为
__________,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再把所得到的溶
液分成三等份,则每一份溶液质量为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1)第 1 份溶液中蒸发 20 克水,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第 2 份溶液加入 50 克水,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第 3 份加入 20 克 NaCl(NaCl 全部溶解),这样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 30g 270g 300g 10% 100g 10% (1)12.5% (2) 6.7% (3)25%
6.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 NaCl 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 10g 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g,可得到 5%的 NaCl 溶液。
【答案】(1)7.5 42.5 (2)往左盘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 30
7.下表是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30℃时 K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90℃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 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 KNO3 溶液是_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11
_________。
【答案】 (1)温度 不饱和 93.5
8.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
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测定某黄铜的组成,称取了黄铜样品 50g 放入锥形
瓶中,向其中分 5 次共加入 250g 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x= ,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请在如图中画出样品中加入 250g 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示
意图。
(3)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
【答案】(1)0.4 27.25 (2)
45.8g
45.8g+100g ×100%12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 x,反应的
锌的质量为 y
Zn+H2SO4===ZnSO4+H2↑
161 2
x 0.7g
161
x = 2
0.7g x=56.37g
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56.37g
22.75g+175g-0.7g×10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