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六)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梁启超说:“(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 )
2. 1662年初,葡萄牙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 )
3.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 )
二、综合题
4.[2018·襄阳改编]【制度文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统治全国的权力,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唐朝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三司”分治
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始于雍正年间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产生了什么作用?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明朝中央政权机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3)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3
5.[2018·滨州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4)结合上述内容,归纳上述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3
参考答案
1.T 2.F 3.F
4.(1)作用: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3)皇权不断强化,丞相权力逐渐削弱,甚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弱化。
5.(1)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
(2)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3)武力镇压分裂势力;册封;设置管辖机构。
(4)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