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
第
4
课时
隋唐时期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PART ONE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隋朝的统一、科举制、大运河
主题
具体内容
隋朝的统一
(1)
建立
:581
年
,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
建立隋朝
,
以长安为都城
,
杨坚就是隋文帝
(2)
统一
:589
年
,
隋文帝灭掉陈朝
,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三次走向统一
,
为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鼎盛局面准备了条件
(3)
灭亡
:618
年
,
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所杀
,
盛极一时的隋朝也随之灭亡。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考点知识回扣
科举制度的创建
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
选官看门第
,
不注重才能
目的
改善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在人才选拔上注重门第与出身
,
不注重真才实学
,
造成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特点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
,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
选拔官员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
,
而是考试成绩
;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
这也是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的最大不同
诞生
(1)
隋文帝时
,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时
,
进士科的创立
,
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
,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
一直维持了
1 300
多年
考点知识回扣
开通大运河
时间
隋炀帝时期
(
从
605
年起
)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
北抵涿郡
,
南至余杭
,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部分组成
,
全长
2 000
多千米
作用
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评价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
对巩固统一和后世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
但过度征发劳役
,
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
成为当时与长城一样著名的暴政工程
,
引发人民起义
,
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隋朝的历史贡献
(1)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
(2)
创建了科举制度
,
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3)
开凿了大运河
,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考点知识回扣
【特别提示】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如
:
举荐制、破格提拔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二
唐朝的兴盛
主题
具体内容
唐朝的发展演化
(1)
建立
:618
年
,
李渊称帝
,
建立唐朝
,
定都长安
,
李渊就是唐高祖
(2)
“贞观之治”
(627
年—
649
年
)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
,
唐朝出现第一个治世局面
,
史称“贞观之治”
(3)
“贞观遗风”
:
武则天统治期间
,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
,
重视发展生产
,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开元盛世”
:
唐玄宗统治前期
,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5)
衰败
:
唐朝爆发安史之乱
(755
年—
763
年
)
后
,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6)
灭亡
:907
年
,
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
唐朝至此灭亡
考点知识回扣
唐朝兴盛的表现
“贞观之治”
(
李世民
)
原因
(1)
治国策略
: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
勤于政事
,
虚心纳谏
,
从善如流
(
魏征
);
广纳贤才
,
知人善任
(
房玄龄、杜如晦
)
(2)
革新措施
:
政治上
,
完善三省六部制
;
制定法律
,
减省刑罚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
鼓励士人报考
,
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
经济上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表现
唐太宗统治时期
,
政治比较清明
,
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
社会稳定
,
国力增强
,
文教昌盛
,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
李隆基
)
原因
稳定政局
,
励精图治
,
重用贤能
(
姚崇、宋璟
),
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
整顿吏治
,
裁减冗员
;
发展经济
,
改革税制
;
注重文教
,
编修经籍
表现
唐玄宗在位期间
,
政治稳定
,
经济繁荣
,
国库充盈
,
民众生活安定
,
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
进入了鼎盛时期
,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考点知识回扣
唐朝
兴盛
的原
因及
启示
(1)
原因
:①
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
,
“戒奢从简”
,
爱惜民力
,
轻徭薄赋
,
减轻人民负担
,
发展生产
;②
统治者善于用人和纳谏
,
采取有利于发展的策略
;③
国家的统一
,
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
加强对外贸易
,
促进经济繁荣
;⑤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
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2)
启示
:①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
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
处理好民族关系
,
开展友好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繁荣
评价
唐太
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
其各种制度、用人政策、重视发展生产的方针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到唐玄宗统治时期
,
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易错
分析
【
易错对比
】
1.
秦、隋两朝的对比
项目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二世而亡
(14
年
)
二世而亡
(37
年
)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
500
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
实现统一
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约
300
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制度创新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科举制度
伟大工程
长城、灵渠
大运河
亡国原因
暴政
暴政
项目
秦朝
隋朝
对后朝
的影响
为续之而来的西汉王朝提供了借鉴
,
西汉初期实行宽松政策
,
出现“文景之治”及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续之而来的唐王朝提供了借鉴
,
唐朝前期的几位君主励精图治
,
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相似点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
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所创各项制度
,
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如秦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
隋科举制等
)
。都不惜民力
,
连年大兴土木
,
秦修长城
,
隋开运河
,
劳师远征。都历二世而亡。 灭亡根本原因不是长城、运河
,
而是暴政
(
续表
)
易错
分析
2.
汉朝、唐朝相似点
(1)
都吸取前朝衰亡的教训
,
出现了繁荣局面
(
汉武帝大一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
(2)
都注重农业生产
,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整顿吏治
,
任用贤良。
(3)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易错提示】
1.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
;
“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