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 物质分类 化学用语
角度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基本观点
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2.物质的微观构成
3.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分类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2018·全国卷Ⅰ,8A)
②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2018·全国卷Ⅱ,8A)
③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2017·全国卷Ⅲ,7A)
④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2015·安徽理综,9D)
⑤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C)
答案 ②③
2.(2019·海南,1)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图,,该试剂是( )
A.氨水 B.乙酸
C.氢氧化钠 D.硝酸
答案 D
解析 硝酸既有腐蚀性又有强氧化性。
3.(2019·浙江4月选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
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 B
解析 18O2和16O2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A项错误;正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H2NCH2COOCH3和CH3CH2NO2的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1.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树林晨曦中缕缕阳光是丁达尔效应的结果
B.为提高人体对钙的有效吸收,医学上常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
C.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其所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城郊的农田上随处可见的农用塑料大棚,其塑料薄膜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C
解析 空气中微小的尘埃或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阳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补钙药剂,葡萄糖酸钙属于有机钙,易溶解,易被人体吸收,医学上常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B项正确;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硅而不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塑料薄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
2.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
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解析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项错误;石墨烯是一种很薄的石墨片,属于单质,而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化合物,如烯烃中含有碳、氢元素,故B项错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项正确;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故D项错误。
3.下列有关“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及印刷术”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剂只有KNO3
D.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 A
解析 宣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素为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项正确;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故B项错误;反应2KNO3+3C+S===K2S+N2↑+3CO2↑中,N、S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所以KNO3和S都是氧化剂,故C项错误;Al2O3为两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项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
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依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④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酸可以分为一元酸和二元酸等,而不是根据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故①不合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则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合理;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故③合理;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④合理;分散系的分类是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⑤不合理。
角度二 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认识化学变化
1.宏观角度——化学变化的外部表象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光、热、物质颜色、沉淀等宏观现象。
特别提醒 ①有新物质生成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核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不属于化学变化。②有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焰色反应。③化学变化过程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
2.微观角度——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原子的重新组合。
特别提醒 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思路
1.(2019·天津,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 D
解析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
2.(2019·上海等级考,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答案 C
解析 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项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项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变化,C项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项错误。
3.(2018·北京,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答案 B
解析 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不是化学变化;A项,甲醇低温生成氢气和氢气用作燃料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厨余污油裂化为航空燃油
B.“深海勇士”号潜水艇用锂电池供能
C.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
答案 D
解析 航空燃油是厨余污油通过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煤制烯烃,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下列化工生产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硫黄生产硫酸 B.分馏法生产汽油
C.热还原法冶炼铁 D.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答案 B
3.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迷离海市华楼宇,迤逦琼阁玉岱山”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B.“滴水成冰,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包含化学变化
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 C
解析
空气中有雾属于胶体,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A正确;“水滴石穿”蕴含着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绳锯木断”体现的是物质间的摩擦,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了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角度三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掌握常用的10种图式
核素
Cl C
结构示意图
Cl: S2-:
核外电子排布式
S:1s22s22p63s23p4或[Ne]3s23p4
S2-:1s22s22p63s23p6
电子排布图
(轨道表示式)
O:
价电子排布式[来源:学科网ZXXK]
或排布图
S:3s23p4,
Fe:3d64s2,
电子式
H2O:
Na2O2:
结构式
CO2:O==C==O HClO:H—O—Cl
结构简式
乙烯:CH2==CH2 乙酸:CH3COOH
球棍模型
CH4: 乙烯:
比例模型
CH4: 乙烯:
1.(2020·山东等级模拟考,4)某元素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
A.3p64s1 B.4s1 C.3d54s1 D.3d104s1
答案 A
解析 A选项表示的是主族元素,价电子应为4s1。
2.(2019·江苏,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答案 D
解析 A项,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Cl,错误;B项,N2分子中N与N之间形成三键,结构式为N≡N,错误;C项,Na+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H2O为共价化合物,每个H原子和O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对,正确。
3.(2019·浙江4月选考,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答案 A
解析 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B、C、D3个选项均正确。
1.下列关于NH4Cl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3
C.工业上“氮的固定”:NH3+HCl===NH4Cl
D.NH4Cl的电子式:
答案 B
解析 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
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反应NH3+HCl===NH4Cl属于将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项错误;阴离子的电子式需要标出电子且用中括号括起来,正确的为,D项错误。
2.对下列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既可以表示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也可以表示甲烷的比例模型
B.最简式为C2H5的有机物,对应烃的分子式有多种
C.价电子为4s24p4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D.CuSO4和CuSO4·5H2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 D
解析 比例模型表现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及原子大小的关系,题给比例模型的中心原子比其他4个原子的半径大,故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A项错误;最简式为C2H5的有机物,对应烃的分子式只有一种,即C4H10,B项错误;违背洪特规则,C项错误;CuSO4是硫酸铜的化学式,为白色粉末,而CuSO4·5H2O是五水合硫酸铜的化学式,为蓝色晶体,是两种不同物质,D项正确。
3.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的结构式为CH3—O—CH3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
答案 B
解析 结构式需要用“—”
标明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题给二甲醚的结构中,省略了碳氢键,是结构简式,A项错误;题给乙烯分子模型既反映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类型,又体现了原子间的排列方式及分子的立体构型,因而是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B项正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能够反应原子间的连接顺序,硝基中与苯环碳原子相连的是氮原子而非氧原子,C项错误;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3,故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D项错误。
选择题特训
A组(10分钟)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贸易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中国丝绸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捷克水晶
答案 D
解析 水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2.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质成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来源:学科网]
D
名称
主要成分
双氧水
烃类小分子
硅酸盐
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
答案 A
解析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A项错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1~4个碳原子的小分子烃,B项正确;陶瓷是硅酸盐产品,C项正确;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聚产物,D项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水玻璃、双氧水、漂粉精、硅胶都是混合物
C.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NaCl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胶体
D.“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答案 C
解析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电离成Na+和Cl-形成溶液,不能形成胶体,C项错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苛性钾、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Mg、Cu、Ag可以分别用电解法、置换法和直接加热法冶炼得到
C.蔗糖、胆矾和苯酚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天然气、水煤气和沼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答案 D
解析 依据概念分析,硫酸、苛性钾、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A项正确;Mg是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制得,Cu是较活泼金属用置换法制得;Ag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得到,故B项正确;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胆矾是盐属于强电解质,苯酚是弱电解质,故C项正确;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在地下发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属于化石能源;沼气是由植物秸秆发酵形成的,属于可再生能源;水煤气是由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属于二次能源,故D项错误。
5.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答案 D
解析 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项错误;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项错误;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C项错误;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项正确。
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
B.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
C.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尘,是因为烟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且发生丁达尔效应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答案 C
解析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两者混合使用,盐酸和次氯酸钠发生如下反应:Cl-+ClO-+2H+===Cl2↑+H2O,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容易使人中毒,故A项正确;乙醇具有还原性,能与Cr2O反应生成Cr3+,依据Cr3+和Cr2O的颜色不同检验是否酒后驾车,故B项正确;水泥冶金厂的烟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因为胶粒带电荷,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其原理是电泳,故C项错误;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会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产生雾霾天气,故D项正确。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 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
B.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C.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加成后可以得到像动物脂肪一样的固态物质,称为人造脂肪
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pH小于5.6的酸雨,具有很大危害
答案 B
解析 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是白色胶状物,A项正确;液态植物油的烃基部分含有不饱和的碳碳键,与氢气加成后变为饱和的烃基,就由液态的植物油变为像动物脂肪一样的固态物质,称为人造脂肪,C项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pH小于5.6的酸雨,能够使土壤酸化,破坏建筑物、腐蚀文物等,具有很大危害,D项正确。
8.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据此推测,用于治气痢的巴石丸,其主要原料的化学成分为( )
A.CuSO4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答案 C
解析 提取实质性信息“白矾”,明矾也叫白矾,“烧令汁尽”意思就是固体本身有结晶水,“其色如雪”意为烧后颜色如雪一样白,CuSO4不含结晶水,A项错误;FeSO4·7H2O、Fe2(SO4)3·9H2O烧后不可能“色如雪”,B、D项错误。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4s2
C.Cr原子的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D.石英的分子式:SiO2
答案 A
解析 基态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其中价电子为4,分布在2s、2p轨道上,价电子排布图为,故A正确;不符合洪特规则特例,故B错误;Cr原子为半满的稳定结构,所以其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故C错误;SiO2为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式,故D错误。
10.用化学用语表示SiO2+4HF===SiF4↑+2H2O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C.SiF4的电子式:
D.中子数为15的Si原子:Si
答案 D
解析 F原子序数为9,得到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项错误;水分子是V形,比例模型能够体现出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项错误;SiF4中Si、F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则F周围应有8个电子,漏写F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故C项错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5的硅原子的质量数为29,符号为Si,故D项正确。
B组(10分钟)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和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A项,冰和水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二者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项,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错误;C项,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正确;D项,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D.Na2O2、Al2O3、Fe3O4均为碱性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 NO2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项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B项错误;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C项正确;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Fe3O4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项错误。
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加明矾使江水变澄清
B.自来水处理中加漂白粉[来源:学科网]
C.利用电泳的原理可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答案 B
解析 B项利用了漂白粉的强氧化性对自来水消毒,与胶体性质无关。
4.(2016·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 B
解析 A项,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项,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项,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为化学变化;D项,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为化学变化。
5.物理和化学变化通常包含结构和能量的变化,下列相关过程的结构、能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定是由化学键断裂、生成引起的
C.同一化学反应,只要起始和终止的状态与量相同,加催化剂后,反应总的热效应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D.放热反应一定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吸热反应一定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晶体的熔化,有化学键断裂,但没有新化学键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会引起能量变化,但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也会引起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1 mol H2与足量O2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水蒸气放出的能量不同,B项错误;反应总的热效应与催化剂无关,C项正确;反应是否自发进行是ΔH和ΔS、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3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O3和NO2都是非极性分子
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在反应O3+2KI+H2O===2KOH+I2+O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答案 D
解析 O3为单质,A项错误;O3和NO2均是V形结构,是极性分子,B项错误;有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含有分子,如水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7.在二氯化铂的HCl溶液中通入乙烯气体,再加入KCl可得K[Pt(C2H4)Cl3]·H2O(蔡氏盐),下列相关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17、质子数为78的铂原子:Pt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KCl的电子式:
答案 D
解析 A项,应表示为Pt;B项,应表示为;C项,有机物官能团不能省略。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6
B.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为35Cl-,也可以表示为37Cl-
C.NH5的结构与NH4Cl相似,NH5的结构式:
D.的命名:2-甲基丁烯
答案 AB
解析 O2-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6,故A项正确;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离子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的阴离子,既可以表示为35Cl-,也可以表示为37Cl-,故B项正确;NH5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C项错误;该有机物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故D项错误。
9.四种多硼酸根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3 B.硼原子均为sp2杂化
C.z=4 D.图(d)的化学式为BO2
答案 AC
解析 B是+3价、O是-2价,原子团“B3O6”带的负电荷数x=2×6-3×3=3,故A正确;图(b)中中间的两个硼原子为sp3杂化,故B错误;原子团“B2O5”带的负电荷数z=2×5-2×3=4,故C正确;图(d)中最小重复结构单元为“BO2”,所带负电荷为2×2-1×3=1,化学式为(BO2)或BO,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