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满分策略(15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篇 选择题8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高考选择题满分策略(15份)》

共有 15 个子文件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选择题8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原子越容易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与价电子排布的关系 ‎(1)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2)各区价电子排布特点 分区 价电子排布 s区 n s1~2‎ p区 n s2n p1~6(除He外)‎ d区 ‎(n-1)d1~9n s1~2(除Pd外)‎ ds区 ‎(n-1)d10n s1~2‎ f区 ‎(n-2)f0~14(n-1)d0~2n s2‎ ‎3.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第一电离能 呈增大趋势(Ⅱ A、Ⅴ A族元素除外)‎ 逐渐减小 电负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4.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 ‎“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2020·山东等级模拟考,6)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所组成的化合物。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B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五种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X、Z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Y、Z组成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 D.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出物质A为CH2==CH2,B为HCl,C为CH3CH2Cl,D为H2O,E为CH3CH2OH;则X为H,Y为C,Z为O,W为Cl。A选项,C、H组成的化合物可为固态(如聚乙烯,沸点比水高);C选项,CO2为非极性分子。‎ ‎2.(2019·全国卷Ⅱ,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W B.元素Q和Z形成的化合物QZ2属于离子化合物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能发生反应 D.Z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W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答案 C 解析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X为钠元素,Q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Q为碳元素,W、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含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Y为铝元素。A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Al3+,错误;B项,CS2属于共价化合物,错误;C项,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H2S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故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正确;D项,忽略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判断错误,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沸点,错误。‎ ‎2.(2019·潍坊一模)‎ 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R>W>Z B.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W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与W、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答案 C 解析 同周期相邻元素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的分别为6C、7N、8O;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则X为H,最后根据R与X、Y、Z、W质子数的关系确定R为Na。A项,Na+与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Na的核电荷数大,因而Na+半径小于O2-,错误;B项,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常温下为非气态,错误;C项,Na2O或Na2O2为离子化合物,正确;D项,CO2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 依据结构推断元素的常考突破口总结 ‎(1)利用特殊的结构推断(短周期主族元素)‎ 特殊电子层结构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 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第一周期ⅠA族、第二周期ⅡA族、第三周期ⅢA族 H、Be、Al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第二周期ⅣA族、第三周期ⅥA族 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第二周期ⅥA族 O 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第三周期ⅠA族 Na ‎(2)定位法:“阴上阳下”规律,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位于相邻周期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如aX(n+1)+、bYn+、cZ(n+1)-、dMn-‎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 ‎…‎ cZ dM ‎0族 bY aX ‎…‎ 题组二 依据周期表的位置推断 ‎3.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元素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分子 C.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B>D>A>C 答案 D 解析 根据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如果设A的原子序数是x,则B是x+9,C是x+2,则x+x+9+x+2=32,解得x=7,即A是N,B是S,C是F。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D是碳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HF的稳定性最高,选项A不正确;碳元素的氢化物乙烯是平面形结构,选项B不正确;氨气和硝酸反应是化合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H2S和浓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类型不同,选项C不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B>D>A>C,选项D正确。‎ ‎4.R、X、Y、Z、A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R>X>Y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Zr(Z)>r(X)>r(W),B项错误;X、Y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项正确;W、X、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HClO4,HClO4为强酸,D项错误。‎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它们的单质有一种固体和三种气体。由这四种元素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三种有色物质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W>Y B.原子半径:r(Z)>r(W)>r(X)>r(Y)‎ C.这三种有色物质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均呈酸性 D.X、Y、Z、W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答案 B 解析 有色物质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符合要求的常见物质有过氧化钠、二氧化氮、氯气。所以X、Y、Z、W依次为N、O、Na、Cl。常温下,W(氯)的简单气态氢化物(HCl)为气体,Y(氧)的简单气态氢化物(H2O)为液体,所以沸点:Wr(W)>r(X)>r(Y),B项正确;三种有色物质为过氧化钠、二氧化氮、氯气,其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钠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NaH,NaH只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 熟记高考常考典型物质的特性,锁定突破口 ‎(1)根据含量推断: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根据元素的性质推断: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其单质为半导体的是硅。‎ ‎(3)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推断(短周期元素)‎ ‎①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常见物质有Al、Al2O3、Al(OH)3、NaHCO3。‎ ‎②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显碱性,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N。‎ ‎③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是S。‎ ‎④同主族并且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是H和Na。‎ ‎⑤密度最小的气体为H2,硬度最大的单质为金刚石,有色的气态物质为Cl2和NO2。‎ 题组四 依据物质转化关系推断(不定项选择题)‎ ‎7.(2019·原创预测卷七)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灰黑色晶体Y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一种制备晶体Y的路线如图所示,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电负性:Z>Q>W B.YQ2中Y为sp杂化,YQ2为直线形分子 C.简单离子半径:Z>Q>X D.氢化物的稳定性:Q>Z>Y 答案 AB 解析 根据“灰黑色晶体Y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可判断Y是硅元素,硅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4,则“YQ2”中的Q元素显-2价,结合Q的原子序数小于硅可判断Q是氧元素,“YQ2”是SiO2,Si原子为sp3杂化,SiO2为原子晶体,B错误;硅元素还可以显-4价,则“X2Y”中X元素显+2价,结合X的原子序数介于氧和硅之间可判断X是镁元素;由“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和W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判断W是氢元素;结合“WZ溶液”和Z的原子序数大于硅判断Z是氯元素。电负性:O>Cl>H,A不正确;离子半径:Cl->O2->Mg2+,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Cl>SiH4,D正确。‎ ‎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K、L、M是由A、B、C、D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体单质,乙常温下呈液态,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常温下0.05 mol·L-1丙溶液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C<D<E B.元素的非金属性:C>D>E>B C.由元素A、C、D仅能组成共价化合物 D.由元素B、D组成的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 答案 CD 解析 0.05 mol·L-1丙溶液的pH为1,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H2SO4,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H2SO4,则应为SO2,可知乙为H2O2;甲为B的固体单质,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K、L、M,可知甲为C,则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则E为Cl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S2->Cl-,故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Cl>S,故B错误;由元素A、C、D组成的化合物为硫酸、亚硫酸等,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由元素B、D组成的化合物为CS2,结构与CO2‎ 相似,为非极性分子,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故D正确。‎ 选择题特训 A组(10分钟)‎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仅有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 C 解析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区的名称来自于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非金属除氢元素位于s区外,其余都位于p区,选项A不正确;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也可能位于p区,例如He,选项B不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而不是仅指金属性,选项D不正确。‎ ‎2.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B.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 C.对于分子,其范德华力只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NH3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是NH3稳定性强 答案 B 解析 ‎ 氢键属于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稳定性无关,A项错误;邻羟基苯甲酸分子()内的羟基与羧基之间存在氢键,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B项正确;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有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项错误;NH3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氨气易溶于水。‎ ‎3.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Al、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Al3+、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 B.在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H2R)中,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一定最高 C.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答案 B 解析 A项,Na+、Al3+为10e-离子,Cl-为18e-离子,Cl-半径大于Na+、Al3+半径,错误;B项,因为在第ⅥA族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氢化物H2O热稳定性最强,因为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沸点也最高,正确;C项,第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强的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F无正价,错误;D项,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错误。‎ ‎4.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R、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Y C.单质的氧化性:X>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R>Z 答案 D 解析 设R的原子序数为a,则有a+(a+3)+(a+9)+(a+10)=46,解得a=6,所以R为碳,X为氟,Y为磷,Z为硫。热稳定性:HF>H2S>PH3,A项正确;酸性:H2SO4>H3PO4,B项正确;氧化性:F2>P,C项正确;常温下,SO3是液态,CO2是气态,所以沸点:SO3>CO2,D项错误。‎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 B.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 C.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D.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WX的水溶液呈中性 答案 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可知W为碳元素,Z为氯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故X、Y分别是氮元素和钠元素。氯离子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故简单离子的半径:Z>Y,A项错误;X的最简单氢化物NH3与Z的单质Cl2混合后可产生白烟NH4Cl,B项正确;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W的强,如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C项错误;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D项错误。‎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中W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大小:XW C.Z2Y和ZWY3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实验室制备W单质常选用电解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X、Y、Z、W分别是C、O、Na、Cl。金属性最强的是Na,A项错误;原子半径:C>O,Na>Cl,B项错误;Z2Y和ZWY3分别是Na2O、NaClO3,都是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实验室制备Cl2常选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法,D项错误。‎ ‎7.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下列实验事实,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X的单质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X的金属性比Cu强 B 向Y的氯化物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 Y的金属性比N强 C HZ溶液的酸性比HBr溶液的酸性强 Z的非金属性比Br强 D 将W的含氧钠盐与SiO2在高温下反应得到Na2SiO3和W的气态氧化物 W的非金属性比Si强 答案 A 解析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W是碳元素;X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X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故X是钠元素,Y是铝元素;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Z为氯元素。‎ A项,因钠与硫酸铜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就认为不能比较两者的金属性而判断错误。将单质钠投入CuSO4溶液中,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和CuSO4反应生成Na2SO4和Cu(OH)2蓝色沉淀,可以根据NaOH―→Cu(OH)2,判断Na的金属性比Cu强,正确;‎ B项,认为Al是金属元素、N是非金属元素,直接判断结论正确,忽略了实验事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验事实只能判断出NH3·H2O的碱性比Al(OH)3强,但NH3·H2O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错误;C项,HCl和HBr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按酸性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D项,根据反应Na2CO3+SiO2CO2↑+Na2SiO3无法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 ‎8.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元素核电荷数之比为8∶11,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氢化物热稳定性:X>Y B.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ZY>Z;B项,H与N、O可分别形成N2H4、H2O2,均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项,Cl与Mg形成的MgCl2为离子化合物,但与Al形成的AlCl3为共价化合物。‎ ‎10.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之和为3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的上述四种溶液的pH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Y>R B.R、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可得化合物M,M的水溶液中c(H+)<c(OH-)‎ C.Z、R组成的化合物R2Z8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L层上都有8个电子,它们都位于第三周期,由图像知,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元强碱,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元强酸,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二元强酸,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推知,R为钠,X为磷,Y为氯,Z为硫。离子半径:r(S2-)>r(Cl-)>r(Na+),A项正确;氢氧化钠与硫酸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NaHSO4,其水溶液呈酸性,c(H+)>c(OH-),B项错误;化合物Na2S8是由Na+和S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而S内的硫原子间则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C项正确;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PH3,D项正确。‎ B组(15分钟)‎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龙江河铬污染事故再一次令人触目惊心,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关于铬的一种原子Cr说法正确的是(  )‎ A.Cr与Cr互为同素异形体 B.Cr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个 C.Cr与Cr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D.Cr含有24个中子 答案 B 解析 Cr与Cr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故A项错误;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铬(Cr)的原子序数为24,铬原子核外电子数也应为24,在原子中,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而质子数又等于原子序数,因此铬原子的中子数为52-24=28,故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个,故B项正确;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相同,故C项错误。‎ ‎2.联合国大会确定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即发现了118种原子 C.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 答案 B 解析 ‎ 短周期元素为前三周期元素,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共18种,选项A正确;目前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某些元素具有同位素,如H元素有H、D、T三种原子,则原子的种类多于118种,选项B错误;金属元素的单质容易导电,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不容易导电,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选项C正确;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选项D正确。‎ ‎3.短周期主族元素e、f、g、h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f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g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0,f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g>e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g C.简单离子半径:f>h>e D.e和g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答案 BD 解析 依题意,e为氮,f为钠,g为硅,h为氯。酸性:HClO4>HNO3>H2SiO3,A项错误;热稳定性:NH3>CH4>SiH4,B项正确;简单离子半径:Cl->N3->Na+,C项错误;氮化硅(Si3N4)中只含有共价键N—Si键,D项正确。‎ ‎4.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来源:学科网ZXXK]‎ W 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 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 Z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C.简单离子半径:Z>W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中性质可知W是硫,X是硅,Y是碳,Z是铝。Al2O3是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所以酸性:H2CO3>H2SiO3,B项正确;S2-比Al3+多1个电子层,S2-半径较大,C项错误;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则硫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D项错误。‎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和族序数均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r(X)Z>W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含Y的阴离子溶液与含Y的阳离子溶液能够发生反应 D.工业上可用电解法或热还原法制备X和Y的单质 答案 C 解析 W的气态氢化物遇到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产生“白烟”,W为氮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有C、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7,所以Z为硫元素;又因为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X为钠元素;由图知,通入CO2产生沉淀,且沉淀不溶于过量的CO2,NaAlO2、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且硅酸、氢氧化铝不溶于CO2,但四种元素中有两种非金属元素,故Y为铝元素,不能为硅元素。S2-、N3-、Na+、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错误;硫的含氧酸有H2SO3、H2SO4,H2SO3是弱酸,B项错误;含Al3+和AlO的溶液能够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项正确;工业上可以采用电解法制备钠、铝,但是不能用热还原法制备,D项错误。‎ ‎10.五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L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且保存时需要用水液封。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A.原子半径:X

资料: 18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