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山市坦洲镇永一小学 胡志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考方法,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见,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还记得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内容:
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 )
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学生汇报。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转化的方法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并渗透继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习新知识的理念。】
二、探究新知
1、师:老师准备了一些三角形,请大家在小组内想一想,拼一拼,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为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拼完后,填写操作记录单。等一会,我要请拼的最快的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大的和学生数据一样的三角形。学生六人一组,每组发8张三角形的卡片。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是拼摆的前提。这样才能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用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等概念的建立。】
2、学生操作,填写操作记录单。
操作记录单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我发现
底(cm)
高(cm)
面积(cm)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我发现
底(cm)
高(cm)
面积(cm)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我发现
底(cm)
高(cm)
面积(cm)
两个( )的三角形拼成一个( )。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 )。
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 )。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三角形的面积=( )。
(小组拼的差不多的时候,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拼。)
师:你是怎么拼出来的。
生:略。
师:我们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来汇报表格。
3、分小组汇报。
(学生一边回答,课件同时出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师:通过这张操作记录单,我们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 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写成:S=ah÷2,并板书。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对自己发现和总结出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练习 1、师:你能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学生依次汇报,最后一题解说时,要说明底和高要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有层次,有变化,开放性强的特点。】
三、教学例一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大家有信心挑战下一题吗?
1、红领巾的底是100cm ,高是30c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汇报,教师讲解。
师:现在老师把问题改成这样,你会做吗?(课件显示练习1的问题变成“做100条这样的红领巾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布?)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新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提供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拓展
一张长方形的卡片,长为6cm,宽为4cm,现在要裁出底为3cm,高为2cm的三角形,可以裁出多少张三角形的卡片?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题,是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