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的应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中山市坦洲镇永一小学 李金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间的关系,正确运用它们间的关系计算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求高或求底的计算方法和画三角形的方法。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和掌握求高或求底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求高或求底的过程。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两个( )的三角形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怎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为新授作铺。】
二、新授
例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教师评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完成,使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或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一个知识点加深理解。】
2、练习: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张平行四边形纸,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教师评讲。
(3)小法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学生口答并说出想法,教师评讲。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0 B、60 C、30
(5)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高是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A、12 B、48 C、120
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出示有关等底等高的有关练习题和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例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两者间的关系。】
例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右图),求高。
1、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100÷20
(2)100×2÷20
2、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
所以先把三角形还原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
角形的面积的两倍,那么先将三角形的面积乘2,再根据平行
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提醒学生单位)
【设计意图:1、教学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2、让学生尝试完成这一要求充分训练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3、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锻炼学生整理思维、理顺思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教师小结是为了让学生加深求高的计算方法。】
4、练习:
(1)有一块三角形菜地,面积是36平方米,它的底是12米,高是多少米?
(2)有一个三角形模板,面积是2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5厘米,底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教师评讲。
【设计意图:通过对求高计算方法的掌握,举一反三地总结出求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画出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每一小格是1厘米)
(1)学生尝试画图后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说明想法。
(2)教师评讲并板演画法。
(3)学生验算与改正。
(4)再画一个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1、设计这一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2、引导学生推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画一个三角形必须知道底和高的长度。3、通过教师示范画一个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画法。】
2、拓展
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3平方米。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练习分层次设计,第一: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第三: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思路的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
五、板书:
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100÷20=5(米)
100×2÷20
=200÷20
=10(平方米)